文/钟 静
新媒体时代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新模式
文/钟 静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不仅推动了传媒业的发展,而且也为传媒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央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只有培养能够适应新兴媒体发展要求的传媒人才,才能适应媒体发展,才能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力图从学科设置,教师建设,学生实践等三个方面论述传媒人才培养的模式。
新媒体 传媒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2014年开始中央做出了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标志着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当前传媒业重要的力量,新兴媒体发展的好坏已经关系到党和国家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要实现好的发展,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当前的传媒发展形势下,新兴媒体不断变革,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颠覆了传媒业的方方面面。如何培养适应新兴媒体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就成为决定传媒业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日常实践三个层面对其进行探索。
1.注重技术性课程设置,实现文理交叉。当前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技术性,技术是媒体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塑造新媒体形态的决定因素,可以说技术发展的好坏决定了新媒体发展走向。因此从目前来看,技术已经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未来传媒业将更依赖于技术的发展。根据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当前的传媒业人才需求中,图片处理软件的应用、H5应用以及对熟悉两微一端传播、视频后期制作等人才的需求较大。甚至一些单位需要应聘人员具有编程能力,这表明当今传媒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单纯依靠新闻学和传播学来培养传媒人才,已经难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学科交叉的能力,不仅仅注重新闻学和传播学等传统的课程设置,还是要从其他学科来进行借鉴。如计算机技术、统计学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图形技术等其他学科。这些技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经常运用,如数据新闻。数据新闻要求新闻的制作者不仅要有统计学的基本知识,也要有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还要有将其进行可视化呈现的能力,这个能力从传统新闻学和传播学培养角度来看,是远远不够的。
2.注重社会科学,培养学生新观念。新媒体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新媒体舆论的发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一因素就可以解释的现象。如何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成、发展和传播,不仅仅是舆论学、新闻学和传播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期,各个阶层不同的心态和利益诉求不同也应该成为理解新媒体舆论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形态也在发生转型,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政治学的角度、经济学的角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等各个领域对新媒体时代的新现象进行解析。因此,在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需要注重其他社会科学的培养。可以说,技术层面是支撑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硬件,而其他社会学的理论素养是支撑新闻工作者的软件,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新型人才。
3.注重政治敏感性教育,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的传媒人才。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西方思潮传入中国,中国的政治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一挑战不仅是技术上,而且是思想文化上,同时也是意识形态上的。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新闻传播业和中国的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党领导媒体的发展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原则。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所谓党管媒体就需要培养一批具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同时又具有高度新闻敏感性和舆论敏感性的新闻从业者,时刻传达党和人民的声音。因此,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来说,政治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那些政治素质过硬,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的新闻从业者,才能在新的环境下做好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1.培养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新型人才。首先就需要那些懂得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理论,并具有广博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的老师。因此,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在各自师资力量的建设上不应仅局限于新闻传播学这一传统的学科领域,而应该聘任一些懂计算机技术,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老师。形成以新闻传播学为中心,以计算机、统计学、设计学等为辅助的教师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领域之外,掌握那些新的技术,让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性人才,同时也应是一个技术型人才,这是媒体融合时代对人才的最新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新闻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该具备其他学科知识与素养,应该是懂得相关技术。
2.新闻学院的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媒体工作经验。
当前的新闻学院教师中,具有高学历,丰富的知识储备的教师有很多,但是有一定的媒体工作经验的教师却少之又少。造成在教学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和技能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的,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实践和理论之间往往是有偏差的,一些理论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就未必合适,而事件是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未必所有的实践都能够及时地被总结成理论知识。因此,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理解和掌握纷繁复杂的实践发展。这就要求那些具有业界经验的教师将业界的一些基本情况及时总结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重新认识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只有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实践,了解实践的发展,才能为更好地投入实践做充分的准备。
3.需要一批懂得新媒体运作和经营的教师。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中,如何保持盈利是媒体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当今,各个媒体无不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这成为媒体发展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不具备盈利能力的媒体注定要被淘汰。一些媒体单位甚至在用人时需要懂经营的人才,大量的媒体将运营和营销人才作为招聘的重点,这说明当今媒体运营和媒体经营已经关系到媒体的生死存亡,因此,仅仅从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进行人才培养也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一批懂经营,会运作的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媒体的运作思路、培养一批懂技术、懂业务也懂经营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契合当今业界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的进一步突破。
传媒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高校或者媒体和个人能够单一完成的任务,这就需要三方面共同努力。从高校方面来看,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实践,这就需要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实践纳入学生的基本能力考核范围之内。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多种多样,成本也比较低廉,如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头条号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实践的基础平台,只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才能深刻理解并掌握新媒体传播的基本规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如当前各个高校没有自己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如高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学生在通过基本的实践之后,也能够进一步适应当前各个媒体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近年来的媒体招聘中,对新媒体运营如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的运营人才需求量已经大大提升,这正表明了新媒体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
同时,高校应和媒体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将实践作为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媒体也可以通过这一实践平台为自身的人才招聘做足准备。一旦媒体自身需要招聘,就可以从这些实习的学生中选择适合媒体需求的人才。
此外,就学生自身来讲,不断通过自我学习也是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重要方式。为此,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中心,重点通过实践岗位培养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紧跟业界需求,实现自我超越。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需要高校从学科设置、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日常教学实践中进行培养。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人才是决定传媒业发展的最终因素。只有培养出符合实践发展要求的人才,才能推动传媒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1]刘峰.移动互联时代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研究[J].传媒,2016(22).
[2]黄玲,闫冰洁.泛媒体时代地方高校传媒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创新[J].新闻知识,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