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红 吉兴旺
(1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长春130021;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长春130021)
提高中医院校研究生专业素质的思考与对策※
王亚红1吉兴旺2
(1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长春130021;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长春130021)
本研究从中医研究生的视角出发,选取了200名中医研究生,以东北三省三所中医院校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目前中医院校研究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基本情况。探讨中医人才培养规律,以期在提高中医院校研究生专业素质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专业素质;研究生教育;中医院校;人才培养
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中医人才,因此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中医临床人才是我国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相关政策引导下,中医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同其它学科一样,“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同时也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1]。以中医临床实践为根基、中医思维教学为土壤、中医师承教育为溪水、导师带教为阳光的[2]教育思想和方式正在蓬勃的发展。但是,近几年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中医研究生毕业了不能开具完整中医处方的尴尬现象。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目前研究生专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1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矛盾中医学讲究辨证论治,讲宏观;西医学讲究生理病理,讲微观。中医学渗入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学说等,摸不着看不到,只能去理解记忆,初期显得枯燥乏味。西医学则看得到,摸得着,如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容易让年轻人接受和理解。有学者指出,共存于医学科学的统一体内,产生于中国的传统医学与世界人类所共同创造和公认的现代医学,其对立统一的过程及其终结产物,即为中西医结合[3]。二者作为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两个学科,时间已经证明了他们的科学性、合理性,但二者如何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还是一个热门、疑难的课题。然而最近几年中医研究生总体质量有下滑趋势,首先,由于大多数中医研究生平时用于钻研中医理论与技术的时间过少,导致他们毕业后很难承担中医事业的重任;其次,很多中医研究生在临床上走了中西医并用的路子,甚至不能正确开具中医处方。这与中西医之间的矛盾不无关系。
1.2 中医理论与临床严重脱节当今中医院校的研究生大多没有精研中医经典理论,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也没有潜心跟师随诊,而是把有限的时间耗在教室、实验室里。原因是当今主流指导思想是把研究生培养成高级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掌握最新的西医学技术、思想,争取与国际接轨。直接后果就是掌握了在实验室和教室学习的大量科研实验技能,而这些技能在诊室则一无是处,无法发挥作用。可见,中医研究生教育实际上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培训班。试想,四大经典都不熟悉的研究生怎么能运用中医理论去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呢?又谈何发展中医呢?总之,目前中医理论与临床的严重脱节。研究中医理论要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从临床实践、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诊疗经验中提炼中医诊疗规律,升华中医理论。中医药理论研究要注重传统和创新的有机结合,坚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1.3 科研创新能力严重缺乏中医研究生不但要钻研中医古籍,而且要培养自己独特的科研创新思维、科研创新方法的科研技能。凭空想象出来的不叫科研,科研思维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尽管,中医经典理论概念中的内涵及其间的逻辑关系往往带有经验与思辨特性,却同时能够经得起临床事实的检验,现代中医所提出的新假说、新概念,应最大限度的剥离其思辨属性,进入因果逻辑、理性思维世界之中,才有可能促进所谓中医真正的现代化,提升中医的科研水平。当前中医研究生声源质量参差不齐,本科时代基础较好不代表科研能力就强,当考研成为应届毕业生逃避就业压力的方法之一时,这就注定了考生在入学后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会很低。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通常是第一年理论学习,第二年进入临床,由导师安排实验技能学习,分配任务,完成实验课题。甚至有些临近毕业的研究生,完全不了解自己所研究课题的意义,机械执行,毫无思考,根本谈不上科学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
1.4 人文课程少导师水平不均研究生导师的科研能力及其指导学生的模式被认为是影响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两大重要因素,尤其在科研型研究生培养中更是居于首位[4]。目前中医研究生的导师制度多为一师多生,受到研究生扩招的影响,入学后导师不认识自己学生的尴尬局面时有发生,而且除基础课学习外,其余时间不是围着导师转,便是研究生自己摸索。很少有其他教师过问研究生的学习和课题研究。医师执业能力的培养不应仅在临床能力上,还应兼顾人文执业能力。中医是一门生命之学,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在医学中的浓缩和升华,体现了古人对天文、地理、哲学、社会、人文、生命等的综合思考。因此,要想学好中医,用好中医,就要提倡文化中医。就自然要从中国古代哲学入手。目前中医院校很少开设人文系列讲座,而且即使有这些课程和讲座与专业课程相比,数量与质量均显不足,从实际效果来讲,起不到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调查东北三省三所中医院校(长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共200名,其中男性76名,女性124名,硕士158名,博士42名,中医基础72名,中医临床54名,中药学41名,针推学33名。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填写及收集整理,了解中医研究生教育中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科研论文以及培养中的突出问题等方面的情况,现将问卷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2.1 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医教育是发展中医事业的基础,而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才和学术。中医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发展历经30多年,从单纯的文献整理的“四大经典”类走向了中医内、外、妇、儿、针灸、骨伤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等综合性人才培养方式,进入80年代中期,中医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初步经验,趋向正规[5]。但是仍不能满足适应社会多向化的人才需要的要求。62%的被调查者认为侍诊、跟师学习方式对中医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更合理,21%的被调查者赞同7年制硕士教育,7%的被调查者赞同8年制博士教育,10%的认同5年制本科教育。当今国家中医研究生不断扩招,但是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研究生临床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3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学成才是中医成才的最佳方法。笔者认为成才途径就是院校教育结合中医师承,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
2.2 中医研究生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中医高等院校研究生课程设置上,重点组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及医古文、各家学说等中医的经典著作学习研究,强调中医基本功的学习[6]。68%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不太满意,只有32%的被调查者满意。32%的被调查者认为本科课程与研究生没有差别。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重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14%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医科研方法不合理,22%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文知识很重要,只有8%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知识欠缺。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医古文、医学历史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注重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两条腿走路,中医精西医通的道路,从而实现中医的现代化。
2.3 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对中医研究生教育考核方法,59%的被调查者赞同开卷考试,17%被调查者赞同闭卷考试,16%被调查者赞同取消考试,8%被调查者赞同写学科报告。72%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医研究生在读期间实行学分制是合理的,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没有影响,只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
2.4 中医研究生科研论文临床与科研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临床是科研的基础,科研的目的是为临床服务,二者缺一不可。中医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要有突出的科研能力。65%的被调查者认为科研教学安排不合理,21%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只有14%的被调查者认为合理。研究生导师在科研方面应该起带头作用,应该指导学生撰写综述,加强指导课题设计、开题报告等重要科研技能,同时给予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大部分中医院校都要求研究生毕业时至少要有1篇以上省级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64%的被调查者认为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30%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只有6%的被调查者认为很有必要,至少1篇以上。65%的被调查者认为写论文的主要资料来源是中国知网等学术期刊,3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著作和报刊。笔者认为在科研能力培养上,应大力发挥研究生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第一年理论课结束后,第二年应该大量搜集资料,但不能盲目收集,应该围绕课题研究方向选择专题,完成1~2篇质量较高的文献综述和论著1篇,这样能够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科研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中医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些培养规律,对于提高中医研究生专业素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改变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传统中医的继承与发展;②改革中医研究生课程设置,加强医古文、古代哲学、人文医学等方面的学习;③教学考核实施开卷考试,注重临床思维能力,避免培养高分低能考生;④注重科研质量而非数量,大力发挥研究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和科研水平。作为培养临床型人才的基地,高等中医院校既承担着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任,又肩负着中医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特殊使命,理应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主力军。我国临床专业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寻求经验,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医药发展规律,使我国的中医临床研究生教育日趋成熟,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临床人才,为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1]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1.
[2]王先敏,包海勇.中医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8):3,38.
[3]唐蜀华.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上)[J].江苏中医,2000,21 (3):1-3.
[4]费菲.中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量性与质行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13.
[5]陆莲舫.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J].中医教育,1997,16(3):7-8.
[6]王发渭,杨明会,窦永起.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4,25(6):428-429.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on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in University of TCM
WANG Yahong1,JI Xingwang2
(1.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021,China; 2.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Jilin Provinc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021,China)
From the view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graduate students,200 graduate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re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CM in the three northeast provinc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this study.Using questionnaire,we understoo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graduate student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xplored the ru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rsonnel training to improve graduate student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solutions.
professional quality;graduate education;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1.002
1672-2779(2017)-01-0003-03
李海燕 本文校对:张京州
2016-08-30)
长春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No:XJ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