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构架的探索和研究
方 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设计基础教学与绘画的基础教学的内容体系及手段方法是完全不同的。目前国内的设计基础教育中有许多不合理的结构和内容。单一的学术环境正在转变为开发、多元、国际化的学术平台。为了使设计基础教育能更好的发展完善,应在现阶段应积极构建设计基础课教学的新构架。
设计基础教学;基本构架;教学内容
身处知识与信息更新换代迅疾的时代,各种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知识的飞速更新让所有教育与学习环节的参与者,都必须跟上节奏,否则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艺术类教育也不例外,时代的发展要求其中的基础设计教学也应做出相应的变化。下面进行具体论述。
千禧年以来,具有创新思维的“设计”在商业世界变得越来越主流,创新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创新创意的能动者是设计师,他是整个创意活动中具有开放精神,致力于探讨各种可能性的人。他应该具有原创思维,也就是我们说的创新思维,由于创新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原创思维也可被视为一种由激情推动的思想活动,设计师在将创新思维化为具象时将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但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已日益受到重视,这就给我们现在的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现有的设计教育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社会要求设计教育建立起一个新的创新模式,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者发挥各自能动作用,在设计中融入自己对社会伦理、人文价值、技术美学、文化比较等的观点,培养出既是设计师也是艺术家的未来人才。
这里我们说的设计教育是设计是将产品、服务和环境设计理论与应用结合的教育。如果说设计是解决问题,那么设计教育就是在设计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努力做到应用实践方法、先验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它也被称为创意教育。它侧重于通过二维或三维的基础设计训练、研究来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创造力。正确而完整的设计教育可以培养建筑师、创意总监、艺术总监、内容策略师、各种设计师、网站开发人员、插画师、信息架构师等人才。
设计是动作美学本能和科学本能的结合。设计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并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格局遥相呼应的。战后,对象是西方设计中举足轻重的美学因素,也就是说,设计教育是以项目为基础的,设计学校已经开发了工作室作为普遍的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师进行监督,批评学生作品,并和学生不断讨论。包豪斯,作为第一代西方设计学校,呈现了上世纪设计教育的特点。
作为第一个设计学校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指出:“学生进行任何设计创意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建筑师,雕塑家,画家。我们都必须成为艺术家!艺术家和工匠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艺术家只是有更高认识的工匠,但工艺的基础是所有艺术家必不可少的。设计教育就必须涵盖与眼睛相关的视觉教育,与感觉(触摸)有关的塑性教育,以及思想教育。”[1]
我国最早的设计教育理念就主要源于德国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基础。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曾让我国设计教育体系耳目一新,但新世纪后,传统设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设计发展趋势。2006年戴尔斯提出了“经验锥”的概念,对设计教育很有启发。因为树立创新思维的教育制度应该是高校教学最重要的事宜,高校应成为独一无二、重要的创意源头。艺术被称为“创意”领域,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产品,都是寻求多样化视野的研究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抽象到具体化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能力进行创造性思考,但首先是要进行相关学习,获得基本的“方法”,这是经验式前提。随着学习内容的积累,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便会呈现出锥形,愈往上愈是少数精英人群,而设计的经验和基本方法是向锥尖发展的基础,学习者积极参与与思考,以真实语境下的现实存在作为创意活动的来源,这样经验性学习和创造力的联系就变得更加密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并探索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基础教学在高校中如何开展。
设计学院的基础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尽快适应专业学习,为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石。但现在我国很多设计学院,其基础课程一般是由设计学院基础部来承担,基础课程没有根据各设计专业进行细化,也没有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专业进行特别训练。课程内容缺乏和专业以后发展的一致性,以及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性。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开拓性和时代性,学生缺乏艺术修养,学成毕业后大多只能称之为匠人。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与探索,我们把造型基础、形式基础、思维训练认定为基础教学体系中的三大主干课程,以材料实验、外出写生、摄影技术、传统工艺、综合训练为辅助课程。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速发展,这些训练的意义正在减弱。
因此,在这两块固定课程的基础上,基础课中还可以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更多地设置自由选修课程,如信息技术、软件基础、艺术鉴赏、设计概论、哲学研究、音乐与图像、电影赏析等。这样的跨专业选修,是鼓励学生发展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同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也有利于在学生进入某个专业前对其专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在整个设计基础教育中,形态造型基础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板块,包括自然形态的表现、人工形态的表现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来解决事物形态从具象到抽象的表现过程,透过客观事物的表层寻求其内在本质的运动及构造,并用图像分析的视觉语言表达出来。
基础设计教育应该将着重点放置于造型理论、创造方法与审美能力等考量层面,以此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设计的审美表现能力。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素描教学一直以写实造型能力为重。这种写实性、注重个人绘画语言塑造的素描基础训练是为艺术家寻找个人风格和提高思考能力的训练,其艺术价值在绘画性的精神层面,侧重性明显。而设计素描应该是为设计服务的,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意表达,如何运用设计图像的手段和语言,来达到不同设计的目的性,这和纯艺素描教学有着本质区别。设计素描更侧重图像语言性,即约定俗成的图像上的符号和能指性,看重传达给受众一种特定的暗语。目的与功能本质的区别,必然带来教学层面上关乎基础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要求等方面的区别。应当做到融合纯艺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精华为前提,对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并对教学形式进行解构,以此来重构内涵性话语,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体现系统性、实用性、时代性等。
具体而言,首先,师生要对设计素描的概念、形成、发展、特征和作用,进行实例化讨论,展开对材料与方法的尝试创新。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设计素描的整体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
其次,要研究设计形态造型,明确设计结构形态的分类、造型要素、构图、透视、手法,以及紊而不乱的综合要素上的表现技能。不应该局限于传统设计语言的分类,不同时代、文化、语言下的设计,实际是非常复杂多样的,国外设计教学体系大多灵活地因材施教,同时我们也应该吸收纯艺绘画的优点——不轻易分化手法上的类型。
最后指导学生进行形态的意象表达,主要学习设计在主观表达时应有的形式、依据、规律和方法,意象的创意联想、准确介质语言,提高学生遵循设计规律时选择物象正确表达手法的表达能力。创意形态造型也很重要,要清楚叙述创意表现的途径“物象、属性、比例、抽象等方面的艺术异化”。更要突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包括对现实物象的联想、变异、简化、抽离等语言表达,实打实地让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在设计基础课程内,提升到符合专业化的要求。
这个板块是视觉形式的基础,是学习视觉艺术必须加以掌握的基本规律,也是从平面到立体的三大构成基础。它主要学习形态的组合处理、物象的构架关系、视觉形式的规律应用等。形式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二维设计、三维空间设计范畴的课题训练,学习视觉词汇,加强对视觉化元素的应用和理解;以视觉化的形态元素的方式导入构成原理,掌握形式语言创造的基本规律和法则,通过作业训练积累形式语言经验,提高视觉的判断力,强化发现和提升形态元素的个性化视觉表达的能力;在理论部分讲述形式的定义与创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的来源与发展、构图与构成的区别、形式的美感和作用、形式与反形式等问题。
构成基础在整个基础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在教学安排上应该注重基础和专业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把构成基础训练与专业课的有机地联系起来。从结构上说,设计基础教学就是建立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的课程,所以教学中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既注重理论的高度,更强调实践的质量。
如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多年来设计教育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也是设计基础教学的第三个板块——思维训练。思维训练的课程与授课的形式对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尤为重要。应该着重把思维开发作为提升创造力的基础,并把艺术的想象力思维和设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思维训练课程强调在教学中互动的原则,通过互动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可能促使各个学科的思维理念融合交汇。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思维的主要要素,如直觉、知觉、感性、灵感、想象、联想的思维意义及表现,以及各种思维模式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集思维、逻辑思维等模式特征。课程内容将涉及到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技术美学、设计基础理论、艺术理论等各方面的知识与问题。这样综合性的设计思维教学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研究目标,同时也要求教师有更加广博的专业技能和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能力。
设计基础大多都是实践课程,在教学中都会结合具体课题,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分析的习惯。通过长短期大作业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整合能力、研究分析能力、设计创新等能力。
总之,设计基础教育的宗旨就是为培养未来设计师服务的,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除了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改革突破,更应该研究在当下时代背景中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和变化。作为一个教育者就应该不断地去研究、学习,解决教学所不断带来的新问题和新的知识领域。
[1]翁振航.包豪斯教育美学探讨[J].新美术,2009,(2):105-107.
【责任编辑:黄素华】
The exploration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Basic design education
FANG Yan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Ningbo 315012, China)
The basic system of design teaching and the basic system of painting have totally different content systems and methods. 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unreasonable structures and content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of design.A single academic environment is transforming into a progressive,pluralistic,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latform.In order to boost the basic education of design to a more developed state,we should actively build a new structure for the basic education of design and also in order to lay a better cornerstone for the basic education of design in the future.
the basic education of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basic design education;contents in the education
G642.4
A
1671-9565(2017)03-071-03
2017-08-22
方艳(1971-),女,浙江金华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与美术教育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