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流浪精神病合并艾滋病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李明
目的 了解我国目前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医院在救治时的应对策略。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和文献调研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和应对策略。结果 不正常和复杂的性行为关系,身体抵抗力弱,生活环境恶劣和社会对该群体的歧视使得流浪精神病患者成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结论 医院在对该群体的救治过程中要做好艾滋病的筛查和卫生工作,制定好艾滋病患者护理防治的预案,并加强好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预防培训。
流浪精神病患者;艾滋病;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人口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强。流浪精神病患者是指那些患有精神分裂症、精神迟滞、精神障碍、心理障碍或者应激障碍的流浪者[1]。与普通流浪者相比,流浪精神病患者没有自我分辨意识,也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精神和生命。同时流浪精神病患者居无定所,生活在一个开放式的、恶劣的环境中,容易引发多种病毒的感染。流浪精神病患者群体是传染性疾病高发人群,王楚等人对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对2008—2014年收治的2 332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统计研究表明,传染病患者占15.5%,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和艾滋病[2]。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传染性疾病是社会和医院机构在救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就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其中一种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医院在救治时的应对策略。
艾滋病(HIV)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其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自身因素: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占较大比例。这些精神病患者外形上多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甚至赤身露体。精神上多为神志不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全部或部分丧失了社会功能,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常常存在多个性伙伴甚至遭到不法分子性侵害,尤其是女性和儿童。有调查表明超过50%的女性患者遭遇过性侵害[4]。这些不正常的性行为使得流浪精神病患者容易感染艾滋病毒,甚至将病毒传播给下一代。此外流浪精神病患者大多以垃圾为食污水为饮,个人卫生差,营养不良甚至患有其他疾病导致其自身抵抗力弱,并且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病,很多精神病患者可能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此类药物有免疫抑制作用,易使其防御机能减退[5]。这些都会使得流浪精神病患者在受到病毒侵袭时,更容易被感染。
(2)环境因素:流浪精神病患者在农村城市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他们一般生活在街头、桥洞、废弃厂和垃圾站[6]。这些地方环境条件恶劣,有害细菌病毒大量繁殖。流浪精神病患者由于自残或者他人伤害很多身体存在外伤伤口,这些伤口暴露在环境中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同时桥洞垃圾站这些场所多为密闭狭小的环境,一旦发生多人聚集就容易产生交叉感染。
(3)社会因素:社会普遍对流浪者尤其是流浪精神病患者存在着一种歧视心理。由于其外形和精神状态,大部分正常人都对他们避而远之,不愿伸出援助之手。目前社会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助管理制度也不完善,这些都让流浪精神病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从而切断疾病的传染源。而且当今社会的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携带有艾滋病毒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传播源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多的人群中传播。
医院在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救治时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进行HIV筛查:流浪精神病患者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当务之急就是要早期发现其中的感染者。对门诊患者、新入院患者以及在院患者做胸片,进行抗原抗体检测,不仅包括HIV病毒,也包括乙肝病毒、梅毒等其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可以及时发现其中的艾滋病感染者,也可以防止多种传染性疾病在患者中交叉感染[7]。
(2)卫生清洁:流浪精神病患者在入院救治时一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身上散发着难闻气味也携带着大量病菌。所以在入院之前要对其个人卫生进行深度全面的清洁,包括理发、沐浴、消毒等,更换上干净的衣服后才能进入病房。这些清洁工作要在指定的区域内由专门的人员来完成,并对清洁过程中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3)制定艾滋病患者护理防治的预案:对收治的患有艾滋病的精神病患者,要严格防止其引起院内感染。对此类患者要进行单独的隔离治疗,建立阳性患者的登记管理制度。对疑似的患者要安排在制定的病房内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在对艾滋病患者治疗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换洗衣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等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后再处理。艾滋病患者的隔离病房的地面、桌面等每天用含氯的消毒液清洁和擦拭2遍。精神病患者在情绪不稳时会出现暴力攻击行为,要及时清除艾滋病患者的病房内锋利尖锐的物件,尤其是他们使用过的针头,放入耐刺容器中,以防止医护人员被具有攻击性的精神病患者刺伤。HIV污染的针刺伤或锐器伤后的病原感染率为0.25%~0.4%[8]。若发生针刺伤意外时要及时用清水冲洗,用碘酒消毒伤口包扎,并及时报告情况,定期追踪检查。
(4)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防护培训:在对患有艾滋病合并精神病的患者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是和他们接触的最密切的群体。目前大部分医院对艾滋病的治疗防护工作开展的较少,经验和防护意识都比较薄弱。有些护理人员还会在工作中产生不安焦虑等负面性情绪[9]。医院要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艾滋病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等,同时定期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如《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和《标准预防》等[10]。了解医院对于艾滋病患者的隔离制度和规范化操作程序。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病房要穿戴好隔离衣服,戴好防护帽子、口罩和手套,离开隔离区时要及时脱去隔离衣、帽子、口罩和手套,并放置到专门的容器中。有研究表明,锐器伤是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传播性疾病感染的最高危因素,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改变危险的工作方式,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最有效方法。
当今社会的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流浪精神病患者是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他们既是受害者也是传播者,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和关怀,让患病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切断疾病的传播源。
[1] 张国兵,张春林,伍业光. 流浪精神病人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J]. 广西医学,2011,33(2):228-230.
[2] 王楚,伍业光,潘竞志,等. 流浪精神病患者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行为方式[J]. 中国公共卫生,2017,33(6):975-977.
[3] 何彩霞,朴轶峰. 11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传染病病因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 [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5):626-627.
[4] 曾苏,刘多敏. 我国流浪精神病人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出路[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6):613-614.
[5] 李梅花,谢光平. 住院精神病病人合并传染性疾病现状的调查分析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96-97.
[6] 潘锦环,苏保育,陈光玲. 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2042-2044.
[7] 熊日先. 对精神病住院患者进行艾滋病检测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 2011,23(22):2807-2808.
[8] 王滨琳,李映兰. 锐器伤所致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现状与对策 [J]. 伤害医学(电子版),2014,3(4):42-46.
[9] 田玉莲, 徐秉华伴发艾滋病的流浪精神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情绪影响及对策 [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219-2220.
[10] 秦轶灵,梁忠新.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合并传染病情况调查 [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22(6):108-109.
Analysis of Causes and Strategies of AIDS Complicated With Wandering Mental Disorder
LI M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Wuzhou Welfare Hospital,Wuzhou Guangxi 543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s of AIDS in wandering spirit patients in our current country, and make strategies for the hospital treatment. Methods Through social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o discuss the caus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wandering spirit patients with AIDS.Results Abnormal and complex sexual relations, weak body resistance,poo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ocial discrimination make the homeless spirit patients become high risk of AIDS.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group, hospital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AIDS screening and health work,make good pla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DS care, and strengthen medical personne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evention training.
wandering mental disorder; AIDS; causes; strategies
R473
A
1674-9308(2017)29-006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29.032
梧州市福利医院内科,广西 梧州 5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