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演唱中的审美心理及情感机制

2017-01-28 02:07:05赵春萌
黄河之声 2017年16期
关键词:演唱者声乐美的

赵春萌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

浅析声乐演唱中的审美心理及情感机制

赵春萌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

在当代文化环境中,作为声乐演唱者来说,应立足民族传统的思想及情感表达范式,汲取一切科学的、合理的声乐表演因素,来强化声乐演唱的审美表现力,迎来民族声乐审美范式在情感美学意义上的复归。本文的研究视角放在声乐审美的层面,深入探讨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审美心理表现及其规律,通过声乐本身所具备的审美元素及演唱过程中呈现的审美特征来体现声乐艺术丰富多元的审美内涵和情感表达。

声乐;演唱;审美;心理;情感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且在二十世纪“西乐东渐”的历程中,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而形成了“民族新唱法”体系。声乐作为一种音乐技术现象,一旦某种唱法得到确立,必然也就要确立相应的审美规范。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民族声乐面临着各种信息传媒及大众娱乐方式的冲击和挑战,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敢问路在何方”的困惑与迷茫。可以说,在当前时代,民族声乐的发展面临着挑战,更面临者机遇。在这种形势下,探讨声乐演唱的审美心理、审美范式及审美规律,以及在审美意识指导下的情感表达,也就成为了一项富有价值的研究内容。

一、声乐演唱中的审美心理分析

审美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不带功利性的,在情感和形象上的关系状态。审美即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审视和鉴赏活动。审美活动就是人欣赏美的事物,创造美的事物的一种活动。人在审美过程中,面对审美进行的对象,以审美的心态来感受理解审美对象,在这种寻找美的体验中愉悦情感和身心,促进审美感觉的产生。个体差异在整个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中非常明显。声乐演唱是一种古老的音乐表现形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是对艺术作品的再现。审美价值是声乐演唱的最根本价值。演唱者通过音乐技能的运用,可以令人心旷神怡。其艺术魅力在于通过演唱者的表演,抒发情感,传递感情,进而丰富大众的心理体验。声乐演唱的美不仅蕴含于其表达的意境上,也在于接受者的审美心理差异。观众的审美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很多心理活动是交叉重叠,有些转瞬即逝,有些迅速转化,有些久久挥之不去,很难有明显的分割界线。

首先,艺术形象再塑造体现作品的生命力。音乐作品都是作者的心理活动、情绪体验等的符号化表现,是特定情境下的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在声乐演唱者眼里,这些符号的秩序带有天生的美感,是纸张上的抽象的生命。演唱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心理活动,透过音乐中的直觉美感、形象美感,深刻体验其中的理性美感;并根据作品的不同风格,通过自己的演唱,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将作品中的生命形式更深刻、鲜活的体现出来。其次,深入分析声乐作品的审美本质。声乐作品本质是将音乐和诗歌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结合体,演唱者在演唱时,可以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可以在思想上与作曲者隔空对话,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演唱者在表演的时候就会将自己对作品的艺术感受呈现给观众,观众从共鸣中获得审美体验。这些感受或者是感动、或者是流泪,或者是欣喜若狂,等等。这种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

总之,声乐演唱是一门深受人们喜欢的综合性的表演科学,是通过人的艺术发声的一种表演形式。声乐演唱由于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使其极其丰富和迷人,声乐演唱有着独特的魅力,是能够满足观众心理需要的一种客观存在,是观众审美心理需要的物质化附着,声乐演唱的综合审美功能可以唤起观众情感上关于美的回忆、联想,还可以引导观众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满足观众对声乐演唱这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审美需求。对于声乐演唱中的审美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使歌者的音色更优美,演唱过程更完整有力,表达情感方式更为细腻丰富,形象塑造也会更生动,更感人。

二、声乐演唱审美中的情感表达机制

首先,声乐演唱审美中情感表达是非常关键的。尽管中国和外国的情感表达机制并不完全一样,但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领域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这一点从我国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中可见一斑。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琵琶行》中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可算作古代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了,两句诗短小精悍,却已经具备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又如,《问杨琼》中的“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也有此种体现。此外,西方许多音乐流派中的知名代表人物也对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做出了理论性的阐释,他们的种种论述都从不同层面说明了,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声乐演唱审美中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要求。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这种情感表达机制的内在内涵。笔者认为声乐中的情感表达需要符合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第一,演唱者及其情感表达应适度,即应符合当时的演唱环境。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物,社会中的环境对演唱者的情感表达有固定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和多种因素有关,如宗教,历史,人文等。优秀的声乐作品产生于经历后的体验,是一种感情得到升华后产生的结晶。因此,若想取得良好的演唱效果,就应该结合当时社会环境因素,重新定位情感表达的方向。其次,声乐演唱需要演唱者流露真实感情。这需要演唱者真正融入作品,融入创造者内心,也融入自己的情感世界。如此观众才能得到美的享受。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声乐演唱的艺术审美实践形式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如何在变化和发展中得到有关声乐艺术的理论概括,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审美实践和情感表达,这是声乐艺术的理论构建,也是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发展史。何为美?何为丑?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类似的思考也将永不停息。■

[1] 姜立群.民族声乐艺术及其审美文化基础刍议[J].数字化用户,2013,07.

[2] 陆小玲.音乐的情感表达与理解[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

猜你喜欢
演唱者声乐美的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艺术家(2022年7期)2022-11-22 09:48:39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黄河之声(2018年15期)2018-01-27 14:02:32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大众文艺(2017年13期)2017-03-11 11:36:52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5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