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17-01-28 02:10
镇江高专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师生

沈 霞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江苏 镇江 2120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沈 霞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江苏 镇江 21200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涵特质、规范要求、实践宗旨等提出进一步强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活动文化建设的举措,并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觉,凝炼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它承载着历史、民族、国家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内涵,诠释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匡正人们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人们的认知能力和精神境界[1]。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使教育内容更易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对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提升学校内涵和文化品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坚持科学创新的文化理念,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进一步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措施,为学校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与传承、服务社会的各项任务,为学校实现改革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师生中培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观,营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氛围[2],以此,最大限度地去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理解校训、校风、校歌与校园精神的联系及其深刻内涵,激发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勇气,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促进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以及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弘扬体现大学精神的教风、学风,进一步明确教风和学风的要求,形成规范。开展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的主题教育活动,评选师德模范、教学名师,建立和完善师德管理和考评制度,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爱国家、爱学生、爱岗位、爱科学的思想,培养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美好品质。开展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爱学习、爱思考、爱实践、爱创新的热情。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养成敬业诚信、文明礼貌、团结友爱、情趣高雅的美好品质。

1.2 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质,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抓住校园建设机遇,打造凸显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环境文化。本着校本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职业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和学校教育特点等抽象因素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符号,把校园精神体现在诗意盎然的校园环境中,对置身于校园的师生进行无声的熏陶,直接给师生带来思想感情上的亲切感和充实感,培养师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师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

打造特色的人文环境。注重以学校办学历史和优秀地方文化传统为素材,以重点专业为依托,将知名企业的生产线、工作室等真实职场环境引进学校,同时借助紧密型实验实训基地,延伸和扩大教育教学空间,形成校园文化与职场文化的和谐交融,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打造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建筑、服饰、宣传册、工作学习用品等物质载体展示学校文化理念,凸显学校特征,扩大学校文化品牌的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积极调动和发挥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做到全员参与,把学习、办公场所建成文化氛围浓厚的师生之家,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优美、温馨的环境,激发大家努力学习、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打造积极的舆论环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充分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体和校园网、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优化思想宣传舆论环境,举办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媒体文化活动,培养、提高师生的道德主体性,塑造师生的道德人格,提高师生的文化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使各类媒体真正成为传播主旋律文化的阵地。

1.3 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要求,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3],具有导向作用、制约作用和规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就是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激励职能,彰显学校的工作理念。

建立健全学校的制度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根据学校的办学章程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形成机构精简、职责明确、效能节约、考评科学、奖罚得力、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创新学生培养制度,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积极建立健全学术道德规范、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管理人员道德行为规范、学生道德行为规范,使核心价值观成为维系学校内部运行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成为协调师生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责任融入学校的组织管理,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度、干部交流管理制度等。坚持完善教代会制度,切实加强对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注重调查研究,始终把师生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激励,为学校和社会作贡献的良好风气。

学校各项工作应遵循教育思想,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引导激发师生创新创造、成长成才的体制机制,努力把融合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和习惯,最终形成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党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主动作为,各司其责的良好局面。

1.4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宗旨,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1.4.1 加强管理活动文化建设

注重管理机制的创新。学校的管理服务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把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化建设要求落实到作决策、定规章和办学行为的全过程,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师生的愿望和需求,并带头示范,强化执行,把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体现在管理行为、本职工作和文化活动中,推动学校建设发展,提高自身修养。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听民声等主题活动,增进干群感情、师生感情,切实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动学校干部转作风,争做好干部;教师转师风,争做好教师;学生转学风,争做好学生。

以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活动为抓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活动。针对教职工的特点,激发教职工办学育人的主体意识,发挥教职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委中心组、党员组织生活和教职工政治学习的重要内容。校内的各种干部专题学习班、培训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为重点学习内容,采用学习会、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员工开展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形成一批学术成果。努力在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促进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引导他们积极践行。

1.4.2 加强教师活动文化建设

引导教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心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加强课堂主阵地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坚持“总体融入,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精彩一课”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综合教学平台中,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教育作用,巩固学校教育成果。

严格师德师风考核管理,在教师职业准入、教师能力提升、教师业绩考评等方面严格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以价值观培育为契机推进师德建设,要注意始终围绕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组合发力,以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素质结构的优化助力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4]“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外化于教育教学行动。”[5]尤其要发挥“青蓝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探索有效提升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的路径。

1.4.3 加强学生活动文化建设

全面探索 “实践型”学校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思想道德文化项目”“职业技能文化项目”和“实践创新文化项目”的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思想道德文化项目方面,通过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建立学生荣誉体系,加强职业规划和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美好品德。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形势政策课、党课、团课等渠道,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活动;以“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广泛开展论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优秀文化作品展示、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大力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新媒体,开展“中华美德微传递行动”;以“诚信班级、友善宿舍、和谐院系”建设为切入点抓好文明创建教育;组织青年志愿者进社区、上街道示范实践;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试点“无人监考”模式,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有效机制。

在职业技能文化项目方面,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推进社会实践与课程学习,社会服务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使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创新学生管理模式,系统规划教育内容,搭建成人成才平台,以日常管理和专题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实施基本素质模块、职场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拓展模块、创新思维模块、项目孵化模块等素质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创新文化项目方面,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慈善公益以及大学生创业实践等载体,倡导乐于奉献、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组织学生在节假日开展“三下乡”等益德益智的服务活动,打造大学生爱心团队品牌,定期开展义务服务;深入开展典型示范主题活动,发挥好各类榜样的正能量。根据信得过、看得懂、学得会的原则,在学校大力选树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好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班集体、优秀宿舍等各类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既发现一般典型、培育重大典型,又关注凡人善举,打造新的“群星方阵”,持续放大“群星效应”。宣传奖学金获得者、“感动校园”学生人物、校园励志之星等的先进事迹,坚持开展“道德模范高校巡讲”“创业明星巡讲”和本校“我的青春故事”“优秀校友巡讲”先进事迹宣讲,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生动活泼的宣讲中引导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质

2.1 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增强文化自信

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以广大师生为本,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又要坚持文化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在高校应建立健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促进学校工作融为一体,实现统筹协调、相互促进。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多渠道、全覆盖的文化建设格局。高校师生要始终保持先进性的自信、创造性的自信和开放性的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足点,肩负起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大使命。

2.2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激发文化自觉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学校党员干部中开展“立校风、兴学风、转作风、树新风”行动,增强宗旨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明确全校各个岗位的育人职能。以核心价值观筑师魂、强管理、展服务、促修身。在制度执行中坚持把践行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工作作为教师和干部任职、职称评聘、年度考核和绩效奖励的必要条件。同时要积极探索社会、家庭参与学校育人的新渠道,努力使学校文化育人理念不断深化和广泛传播。

2.3 加强吸纳与融合,积极凝练文化特色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巩固“两学一做”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与和谐校园和文明学校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群体意识,外化为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每所高校都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学校要进一步挖掘校本文化的精髓,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研究机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密切与地方文化部门和科研院所的横向交流,不断扩大高校在地方文化和社会发展建设中的影响力。认真做好传统文化项目的总结凝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高校特色的文化建设品牌项目。

[1] 崔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8):87-89.

[2] 黄庆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精神文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4):63-64.

[3] 唐玉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校园文化管理的新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6):85-87.

[4] 何祥林,吴长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15(18):7-10.

[5] 郑淑芬,闫明明.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02-104.

[6] 赖博熙. 浅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与自信[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3):427-429.

〔责任编辑: 张 敏〕

On the path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EN Xia

(Basic Courses Department, Zhenjiang College, Zhenjiang 212003, China)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puts forth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ulture. Based on the guiding role, the connotative nature, standard requirement, practice purpos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is thesis proposed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iritual cultur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culture construction, system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activ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by which the edu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strengthened to enhanc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stimulate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refin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ampus cultur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2016-10-11

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747);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2—2013年度立项课题(GZYLX1213089)

沈 霞(1972—),女,江苏扬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研究。

D616

C

1008-8148(2017)01-0077-04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师生
我的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