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琮渊
(华侨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动态信息
闽籍华侨华人与大马村镇发展工作坊综述
陈琮渊
(华侨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17年3月4日—5日,由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主办的“闽籍华侨华人与马来西亚村镇发展系列学术工作坊”在厦门举行。来自华侨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以及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来亚大学、砂拉越大学的近30位东南亚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福建华侨华人如何参与马来西亚及福建侨乡村镇发展”、“涉侨文献史料及田野调查”、“东南亚研究的跨学科整合”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闽籍华侨华人与马来西亚村镇发展工作坊以马来西亚十个代表性闽籍华人聚落为中心,锁定社团文教、宗教信仰、产业经济、民俗技艺等领域进行研究。本次会议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设有田野工作坊及新书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分享了编写《马来西亚史》、《砂拉越大伯公庙平面图汇集》、《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等著作的研究心得,并交流了田野调查经验。
厦门大学历史系郑振满教授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闽南祠庙碑铭渉侨史料的收集经验与分析方法,他指出,福建省内现存的大量族谱、碑刻、契约、账本、书信、分家文书等民间历史文献是涉侨研究的重要一手资料,应结合海外华社及闽省侨乡的实地调研,拓深研究领域。涉侨的闽南宗教及祠庙碑铭集中在厦门海沧一带,他建议结合福建碑刻资料与海外华社的在地资料,建立一个资料库,将出现在不同文类及语种的资料进行整合联系。
廖文辉讨论了槟城日落洞(Jelutong)出现超高密度华文小学的原因,他认为,除了华人聚居之外,更合理的解释是当地各籍贯和宗族华人为了照顾各自子弟而积极兴办教育。邱彩韵以自己家乡麻坡东甲(Tangkak)的华文小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为焦点,通过田野观察访谈及历史文献,分析了当地华文小学的成立背景、学生的来源与家庭特征,以及学校行政风格的变化。陈志宏结合福建省永安市刘氏族谱中的历史版画、吉山村文献、实物遗存及村民口述访谈,对吉山村的发展历程、整体村落选址、水口风水格局、街巷景观、临水景观、书院格局及北陵山景观等进行分析。蔡静芬结合砂拉越华人于鲁巴河上下游贸易的历史个案研究,分析布鲁克王朝时期,砂拉越三马拉汉(Simanggang)及英吉里利(Engkelili)等地潮州与客家族群贸易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刘崇汉及林德顺共同研究班达马兰新村。林德顺认为,理解班达马兰新村的发展,需要将其放置在巴生及巴生港口的历史背景下检视。当地有一群学者及地方文史工作者长期进行研究及教育推广,为华人历史文化保存贡献心力。刘崇汉指出,班达马兰新村民间信仰崇拜活动非常活跃。全村约有一百多宗教场所,中坛元帅、善才爷、田公元帅、仙法师公等信仰反映出闽籍华人的文化特性。李建明通过田野访谈,探讨马来西亚五条港(Sungai Lima)华人社团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他就华人社团如何平衡共处,以及人口外流如何转型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次工作坊交流热烈,涌现出许多精彩的对话与思想火花。除了首日的专题研讨之外,会议次日还考察了福建晋江金井镇塘东村、尤湖镇福林村、南安眉山乡观山村、官桥镇漳里村等侨乡聚落发展。
[责任编辑:张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