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风险内控工作的优化路径

2017-01-28 10:10:50尹东霞沈阳金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监督制度环境

尹东霞 沈阳金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新形势下企业风险内控工作的优化路径

尹东霞 沈阳金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个行业均得到进步,其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展现的舞台更为宽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新时代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诸多风险,通过内控工作的开展积极应对并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对于企业的更好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以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其风险内控管理的可借鉴之处,希望能够为各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企业风险 内控开展 新形势环境

前言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企业已经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其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更多的不可控因素融入企业发展之中。正是因为如此,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新形势让企业所可能遇到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存在的隐患也越来越严重,做好企业风险内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也只有做好企业的风险内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战斗力”。就某公司的发展来说,同样需要做好企业风险内控工作,这不仅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我国新材发展的最优路径。

一、企业风险内控重要性

首先,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环节众多,涉及的部门众多,做好企业风险内控能够就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权责予以明确,能够让企业内部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能够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呈现出规范有秩的趋势,对于企业本身的管理大有裨益,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让经济一体化呈现出日渐加剧的态势,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这在促进企业得以更快发展的基础上,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做好企业内控工作的开展则能够让企业因为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能够带给企业更为严密的管控网,从而达到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带给企业更为雄厚的国际竞争实力。第三,通过企业风险内控能够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展翅,能够就其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并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寻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较差

该公司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环境因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内部控制措施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执行力和内控目标的逐步实现受到这一因素最主要且最直接的影响。企业内控环境具体来说相对复杂,其包括强化、建议以及削弱特定的政策效率和程序,还包括企业整体的发展理念以及支撑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某公司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内控环境较差,对内控制度的适宜性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设定的具体框架基本上是通过比照相应的内控管理规范而制定建立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足,同时还有一些不足的成分混杂其中,真正应用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严重的变通不足,对企业内控措施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阻碍。

(二)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从该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归纳其主要原因可主要划分为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内因主要是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得不到保障,企业内部信息传达不流畅,这对内控措施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企业内部的信息传播进行相应的改革,努力将信息网络进行全方面的构建,使其覆盖整个企业。其次,外因主要是企业内控执行力不理想,使企业内控措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需要对企业开展和内部管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理顺,否则导致相关的内控管理内容不够合理,制度不够完善,很难完成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管理。

(三)内控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

就该公司的内控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来看,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针对本企业的多个内部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完成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多方面考核评价,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内控监督工作表现的并不严格,没有真正严格按照相应的内控考核标准来做,在抽查工作上也表现得很随意,导致监督评价工作的效果很不理想,这种现象很容易加剧企业内控风险的产生,从而形成一种企业内控潜在的隐患,无法制定相应的查缺补漏政策,很难提升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合理规划组织层级,构建内控优良环境

企业的更好发展,以及内控质量的提升,都离不开合理的、有效的管理环境以及管理层的科学划分,通过管理层级的扁平化管理,能够对繁缛的管理层次予以改善。传统的管理组织往往以“金字塔”形式存在,这给整个管控流程的开展增加了难度,为了更好地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环节,对此予以改善,将其转化成为“扁平式”管理组织架构,则能够解决等级式管理的“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弊端,加快信息流的速率,提高决策效率。为更好促进“扁平化”模式的应用,首先需要对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予以不断更新和改进,通过专业化培训,以及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换学习的方式了解当前企业的前沿管理模式,并将其应用到企业发展之中。其次,做好权力的“下放”,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既坚持分权管理原则,又要做到责任明晰。在此过程中,要注重责任的分配,避免责任不公所带来内控环境的恶化。第三,企业在分工基础上应当更强调系统性,通过系统性的构建强化企业的内控管理能力,让企业的内控管理更为有效、合理。系统性的建设要将可能性的因素考虑在内,做好细节细化。

(二)规范内控制度,不断提升内控效率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内控制度在企业的有效实施,必须在此之前对内控制度进行检查与排除,以保证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将其内部实际情况与其相对应的业务流程情况来确定企业内部管理在管理制度中的执行情况。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内控的形式对企业内部制度执行人员进行相应的方案意见征询,通过这种全面吸收建议的方式将内控计划与内部执行环境的协调能力得到提高,不过前提是要保障执行人员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通过提高执行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来规范内控制度执行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强化内控思想交流,最好能够做到内控制度执行人员内心全面明确内控管理制度的责任、主要内容和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企业内控制度的实际效果,同时能够使相关内控管理者实现对企业内控措施掌控的强化,这样才能够真正落实内控管理制度的实际意义,缩小执行效果与理想的偏差。真正发挥出内控制度的实际效果,实现公司内部各个阶层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

(三)强化内控监督,完善管理评价

做好企业内控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单位预算进行内控监督。对于预算的管控一方面需要做好相应的审批流程规范,另一方面还需要就预算的金额以及支配的方面予以细化。在此过程中还要注重提升相应工作人员的预算管控意识,切实加强负责人的责任承担力度。第二,做好综合财政监督,此部分同样需要注重预算监督的强化。在此监督部分需要注重融合非现场监管方式,可以推行相应的内控制度建设以及相应的实施承诺制度,并纳入非现场监管报备的内容。第三,内控监督的更好进行还要注重将分类监督融入其中,依照公司不同的业务开展类型,不同的部门工作标准,建立不同的监督制度与监督标准,一方面保证各部门工作落于实处,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工作开展的时效性,并做好相应的调整。第四,开展信息化评价方式。此评价方式的开展可以融合重要的科学技术信息模式,将大数据分析纳入其中,坚持做到“数据说话”,依托于证据进行有效评价,并做好后续工作的调整规划,真正做到规划有据。此外,还要做好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处理,可以通过收集一线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做好相应的规范与管控,促进企业内控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在当前的市场发展环境下,企业内控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极为重要的组成因素,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呈现出系统化、动态化的发展过程,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水平的提升。任何企业都需要对企业风险内控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手段的应用来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促使企业得以更好发展,让企业真正能够应对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让企业成为推动国家经济进步的重要支撑力。

[1]任明阳.浅析财务人员在企业内控中的作用——以铁路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7,(28):68-69.

[2]李彬.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5):29-30.

[3]肖丽红.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9):115-116.

[4]房忠刚.中小企业内控视角下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5,(32):130-131.

[5]沈峰.略论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的构建与测评[J].税务研究,2015,(07):86-90.

猜你喜欢
监督制度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环境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夯实监督之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