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子 通辽第五中学
浅谈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李慧子 通辽第五中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展开,以及结合我国的社会情况而制定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得我国的经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相应的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健康的发展,本文就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区域间 经济 问题 应对措施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改革开放的收效下,我国的区域间经济较以前有巨大的提升,这也使得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综合国力在改革开放后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要想使我国的社会经济朝向健康稳步的方向发展,总结当下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其发展的优化就显得至关重要。
针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本文进行如下几点的阐述:①首先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的影响贯穿了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上的改变,就可以看出国家的经济发展对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影响;②其次,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通过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以发展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中的相关科学和技术,使得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③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这就意味着只有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发展科技、发展文化、搞国防、制造工业等,才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由此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间的竞争能力,不至于再次沦为被外国强制殖民的地步。④此外,经济的发展也对政治有极大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我国廉政建设中仍存在巨大问题。在诸多的腐败官员中,贪腐占据了很大比例,追其原因是因为分配不均和贫穷,因此经济的良好发展,也可以减少政治上贪腐的诱发因素。
改革开放后,主要分为三个经济区域带:其一是以沿海的区域为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带,例如大连、天津、上海、青岛等城市;其二是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例如沈阳、哈尔滨、石家庄等城市;其三是西部地区,为经济落后的区域。
到了新时期,根据相关学者的统计分析等,又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带分为四个区域带:其一,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即北京和上海;其二,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主要包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其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包括安徽、河南、湖南、广西、河北、湖北、山东、海南、黑龙江、云南、吉林、新疆、陕西、重庆、四川;其四,是经济落后地区,主要包括贵州、甘肃、江西、内蒙古、宁夏、山西、青海、西藏[2]。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我国区域间的经济最突出明显的问题就是我国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巨大的经济落差,主要表现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城市相对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产业结构较为合理,而中西部相对经济发展滞后,经济结构亟需优化;②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滞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开发、东部大发展的情况下,中部经济发展显得缺乏生机;③我国的区域经济中还存在相应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建设重复,以及相关经济产业结构相同,使各个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缺乏特色,不具有竞争力;④虽然近些年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仍存在相关区域割据,产生区域间资源的恶性竞争现象;⑤相对落后的地区缺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重要力量包括相关专业、高质量的人才,经济建设相关的先进设备设施,以及吸引投资和前来发展有诱惑力的优惠措施[3]。
针对上述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应对和优化发展的措施:①首先使国家在其中发挥作用,国家相关人员和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并针对现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区域间的宏观调控,在必要的时刻和地区进行政府干预;②要强化我国各区域的联动合作的能力,弱化区域色彩,在良性竞争的情况下,实施区域之间在资源上的整合,在交通、产业、市场上等方面的联动和合作,以实现区域之间的合作共赢;③要突出各个区域的特色,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相似和重复,使得各个区域间的经济特色缺乏,形成各自区域的特色和优势,将有助于其在相应领域具有竞争力;④要加强我国中、东、西部之间的合作,使得各个地区能够进行资源的互通和优势互补,实现带动发展以及最终的共赢;⑤要制定区域间经济发展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区域里的调整机制;⑥此外,还要有理论资源价值体系[4]。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近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不能满足于现状,而要在不断地发展中总结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且可实施性的应对措施,使得我国总体的社会经济以稳定、快速、健康的姿态发展,为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添加源源不断的动力。
[1]赵家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形成过程及系统论证[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2011(1):57-62.
[2]朱金玲,何军辉.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划分[J].统计与决策, 2001(7):18-19.
[3]杨哲旗.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 2010(9):87-87.
[4]张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1(24):2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