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程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
刘鹏程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各行各业的人们也同样离不开它,但同时也存在着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在分析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应对策。
大学生 网络 安全教育 策略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世界最为人喜欢的高新技术之一,随着它的到来,对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网络安全教育也成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还存在很多问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网络安全教育意识不强、部分院校的网络安全体质不健全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就成为了高校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网络化的发展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如今,网络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网络化的大环境中,网络对大学生已经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安全教育,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网络使用的效率。网路安全教育也对大学生的发展有影响,特别是思想比较开放,对大学生容易产生干扰。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中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很多思想和言论在网上传播,对人的思想和言论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网络的发展也会产生许多正面影响,例如,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若在网络上传播,会引起许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很多资料,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网络的使用在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少网络安全事故,例如一些网络不法分子会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危害。
在消费群体中大学生占大部分,进行娱乐、社交,进行网络购物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大学生网络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在使用时还会存在很多不足,容易导致出现很多问题。其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网络购物带来的安全隐患,由于缺少安全意识,也没有太好的辨别能力,在收到网络购物时经常会出现质量和尺码问题,这就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损失。
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够,过分自由会导致沉迷网络。进入大学后,课程要比高中轻松的多,不像高中有升学考试的学习压力,也离开父母身边放松下来,这就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沉迷网络的环境和享受自由的空间。
网络具有虚拟和开放性。可以使用网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许是无意间的想法,但是对国家以及个人造成危害,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据有关网络文化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同学上网的目的均不是用来学习,而是用来娱乐以及打发无聊的课余时间等等,相反在广阔的网络平台上,他们并不能够表达自己的相关看法,从而也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有超过半数的同学都会后悔花费了太多的的精力用在玩游戏上面而不是认真钻研专业课,失去了掌握扎实的专业本领的机会。此外,这样的网络行为也会导致大学生精神不集中,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网络成瘾症以至于辍学。
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看不见的、虚拟的空间,不同于实实在在的现实空间,因此在这一空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即便我国目前仍在不断地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我国大学生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依旧是共识。如果一些高智商的人群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突破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利用网络来攻击他人,破坏市场命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
我国的安全教育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书面,交流以及开展讲座等,这样就会导致对大学生缺乏生动的吸引力,也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缺失。根据相关调查,大学生在网络安全教育这一方面所学的知识少之又少,有的几乎没有,也从来不会主动去查阅书籍,因此,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收效甚微。
如今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的传授与培养还远远不够,教育不能够重视实效性,而只是流于形式,是一种典型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法。现有的网络安全教育不太贴近大学生群体的需要,就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教育内容做不到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质问题,因此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更不会起到实际的教育作用。
大学生应明德求索,锲而不舍,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能够分辨网络上潜在的一些危险,自觉远离网络上一些消极、负能量和不健康的信息。科学地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学习文化知识,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专业知识上,追求更辉煌的人生,多为社会做贡献,有了这样目标的大学生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网络安全问题。
对于部分走在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边缘的大学生,缺少的正是一个更加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一方面,国家更要完善以及修改我国现有网络安全法律,不让一些同学有机会敲边鼓;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出现的网络问题,社会各界不能视而不见。同时,各高校还应协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市场管理机构等建立一种有效的协调关系,发挥社会的力量来监督工作的力度,形成立体化的网络安全教育体系。
高校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引导大学生科学地使用计算机网络,还应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知识竞赛、网络知识讲座、网络征文以及网络探讨等方法,这样既能普及网络相关知识,又能让大学生把网络用在学习上面,看到网络真正的作用和教会他们如何快速有效的检索学习信息和专业动态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教师以网页、网址等电子信息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色的网络连接,建立以学习为目的的学习留言板、讨论区。
网络安全教育除了理论,更应该注意实践结合,鼓励大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网络当中,使大学生能够知行合一。第一,在课程上增加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内容,如怎样避免在复杂的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如何区分盗版软件,提高大学生的操作安全性;第二,传播一些对于网络自我保护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不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不随意接收来源不明的邮件,传授账号被盗后紧急处理办法和识别虚假网站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风险认知和防范能力。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的迅速出现和发展给当代大学生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个特点,要利用它的便利来推进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将其带给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方式,转变传统观念,探索在网络条件下大学生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抓住机遇迅速把网络和高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全新的网络技术,创造更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利用网络为大学生教学工作服务,形成有效的教学体系,将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发挥他们的应有水平,为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1]董艳.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及其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87—88.
[2]邓晖.谈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教育探索,2014(7):79—80.
[3]唐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探讨U]科技信息,2010(3).
[4]任占娟,大学生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7):24-25.
[5]陈联娇 ,温金英.浅谈当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8,(12):270.
[6]关小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调查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08(05).
刘鹏程,女,辽宁辽阳人,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