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 曹艳辉 汪 晟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541000)
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初探
王志伟 曹艳辉 汪 晟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541000)
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需要通过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大学生尽早地确立职业发展方向,有效的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找准职业定位、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学生;精细化;指导
职业指导教育发展到今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建议职业发展指导在小学就要开始,延续到成功就业。我国当前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现状凸显,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显得被动、盲目,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不了解自己和社会对工作岗位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定位不清,学习针对性不强,最终导致就业困难。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精细化”职业指导势在必行。
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可以归结为确定职业目标、制定执行行动方案、定期评估调整三个环节。大学生先根据对个人兴趣、能力、性格与价值观的判断,对自身职业能力倾向的分析,以及对外部职业环境的认知来确定职业目标。职业目标确定后,针对职业目标的需求,职业指导人员协助大学生制定实施量身定制的行动方案,以提高目标职业所需要的各项能力素质和面试求职技巧。而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必须定期评估自己在达成目标上的表现,不断加深对自己和职业需求的认知,从而调整完善职业规划。
针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特征以及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精细化”职业指导时应该牢牢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传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提供全面的、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旨在解决职业生涯规划的共性问题。但个体在职业规划意识等个体特征上的差异、瞄准职业目标的不同、所在年级的区别等因素决定了学生对大学生指导方案的个性化需求。
(二)整合性原则
就平台而言,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应该贯穿到整个大学生的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各类体育比赛、社会实习实践中;就指导主体而言,应该充分发挥专业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社团负责人、党团支部、班干部、优秀学生代表等人群的作用。
(三)执行性原则
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或者教学层面,而应该围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步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四)趣味性原则
职业指导原本一个追逐梦想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但对于学生而言,仅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指导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我们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各种指导方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寓教于乐。
“精细化”职业指导改进了常规职业指导传统的粗放式模式,将精细化思想贯彻到职业指导各个环节中,要求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协助制订相应完整的、规范的制度,并通过监督检查机制和措施使被指导者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落实。
(一)多举措定目标
正所谓“方向错了,再多努力也是白费”,明确职业目标是职业指导的首要环节。我们不仅要重视职业规划课上向学生传授确定职业目标的理论和方法,更要注重在职业指导的实践中指导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诸如指导学生通过“自问法”来倾听内心的职业需求和倾向,根据“职业访谈”来了解职业环境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期望,借助职业测评软件来深度客观评估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撰写实习心得来反思自己的职业表现等。
(二)做差异化方案
职业指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指导重点都应有所不同。对于大一学生而言,关键任务是引导他们发掘职业兴趣,拓展兴趣爱好,初步瞄准职业可选项;对大二、大三学生而言,核心目标是引导他们加强专业知识积累和通用素质训练,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针对大三学生,还应该着重训练他们制作简历、搜集目标行业咨询和岗位需求信息的能力;对于大四学生,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面试技巧和能力,搭建专场招聘信息平台和培训基地。
能力素质提升大致包括通用能力素质、专业知识技能、求职面试能力、职业价值观念四个方面,但不同职业对各项能力素质的要求却大不相同。因此,可以从年级、职业目标两个维度综合考虑,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层次化的能力素质提升方案。
(三)汇编手册引导
为使职业指导形成制度体系,帮助学生有可持续学习对照检查的依据,将汇编如下材料。一是引导学生认知自我、确定职业目标的材料。二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的学习地图,如专业书目,经典电子书库,专业就业方向和必备知识技能,企业所需的通用能力素质。三是专题讲座交流材料。四是求职面试类材料。
(四)1+1辅导对话
1+1辅导对话是当前人力资源咨询培训的热门方式,有助于为辅导对象的成长提供个性、私密和高效的指导。而实时掌握学生的求职意向是提供针对性服务的提前。针对大三、大四学生,需要定期对学生的求职意向进行问卷调查,还会通过辅导员、任课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别需求。
(五)组织行动学习
“70-20-10法则”是麦肯锡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法则认为一个人70%的知识技能应该通过实践获得,20%通过向他人学习,10%通过自我学习。这与杜威“做中学”的思想具有内在契合性,都认为一个人知识技能的掌握,最有成效的方式是在实践中获得经验,许多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将其命名为“行动学习”。根据这一理论,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地图、求职面试资料等自主学习资料,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做专业辅导交流,还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社团、专业文化活动、比赛、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类平台的价值,组织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培养锻炼学生们未来职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如专业技能大赛是职业发展过程中锻炼提升专业能力素养的优秀平台。
(六)适时评估反馈
职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系统的过程,需要培养学生定期反省评估的自觉性。职业指导也是一个确定目标和积极行动的实践过程,需要对每一个环节的指导结果设定量化或质化的评价方案。针对大一、大二学生,通过撰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个人评估报告)》《职业访谈记录》《我思,故我在》《我的家和我》等书面材料来检验他们的职业目标,并由辅导员和职业规划课老师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逐一反馈。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任课老师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访谈,深度了解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情感态度及行动意向,并及时洞察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帮助。
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注重专业指导,注重过程和细节,注重个体差异的一种指导模式。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整体推进和运作,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作为职业指导的目标,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1]肖辉.对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理性思考[J].教书育人,2012(6).
[2]张小燕,尹杰.“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初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6).
[3]高月兰.试论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J].职业,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