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健 蔺泽丰 (唐山师范学院 063000)
文化自信视角下传承唐山抗震精神的文化载体研究
高子健 蔺泽丰 (唐山师范学院 063000)
在灾难面前所凝聚的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信仰力量。抗震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孕育,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形成了文化自信。在经济建设的全新阶段,应当为抗震精神开发出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载体,进而支持唐山不断发展与前行。因此本文在文化自信视角下研究了传承唐山抗震精神的文化载体,旨在为唐山市更为长远的发展注入文化自信的驱动力。
文化自信;唐山抗震精神;文化载体
如果说灾难无法避免,那么唐山人民用40年时间向世界宣告: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坚强意志和精神,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摧垮的。如今在唐山,这种抗震精神薪火相传,源源不断地释放着更为强大的正能量,并且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恩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将唐山打造成为新一代国际大都市。为了深度挖掘唐山抗震精神的文化自信力,本文对抗震精神的文化载体进行研究,并做如下分析。
公元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里氏7.8级大地震,23秒钟后,一座年产值占据国民总产值1%的城市成为废墟,97.5%的建筑受到严重破坏和坍塌,242769群众遇难,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至极为世罕见。回眸历史,当时抗震救灾的技术能力十分有限,而人力也是能够直达救灾现场的唯一工具。从一座满目苍夷的城市中解救1.64万群众,需要解放军战士用双手拨开巨石。被困群众王树斌回忆说:8天8夜唯一支撑我活下去的动力是一个广播,‘全国各地都在支援唐山,人民解放军已奔赴唐山,唐山人民坚强起来’。百余名解放军战士在废墟之上奋战了12小时,换回了王树斌的第二次生命。在唐山流传着无数个“王树斌”的故事,鉴证了14万人民子弟兵冒着频繁余震的风险,用铁锹和双手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事迹。在唐山对人民解放军的信心,对中共党委的信任,是源于对生存希望的文化自信。
遭受大地震的劫难,唐山市化为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当时有人预言“唐山市将从地球上被抹去”。依据当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建设唐山无异于开辟三个唐山的支出总和。地震之后需要清除三千万立方的废墟,如果将其累计为2x1m的城墙,其长度与万里长城相同。然而在党中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下,10万建筑工人进入唐山,十年间用汽车拉走了一个唐山的废墟,又重新建设起一个唐山。1990年唐山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荣誉奖”。十年建一城,唐山成为历史上人类抵抗自然历史丰碑。唐山人民在灾难中凝结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后建设中支撑力,激发了唐山人民战胜地震灾害建设家园的精神力量。四十年后的今天,唐山抗震救灾的精神力量再次投入到经济建设中,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中东欧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四十年来唐山从废墟走向一线城市自然有举国亿万同胞的支持,而唐山抗震精神也是其不断发展进取的精神驱动力。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鉴证唐山经济建设的基础驱动力。在经济发展的全新时期,唐山抗震精神需要延续,而文化自信也需要一定的载体,承托起唐山抗震精神的文化底蕴。
市委党校副研究员康继祥曾经提到过:“地震灾难的惨痛可以遗忘,但抗震精神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而在经济建设的新时期,这种抗震精神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特征。在废墟中重建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是唐山市为世界创造的奇迹。在与自然的抗衡与博弈中,抗震精神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自信表现。那么如何在新时期将抗震精神作为文化自信传承下去,是经济建设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略的问题。而最为重要的是寻找相应的文化载体,将抗震精神与时俱进的传承下去。既要在指导经济建设时强调抗震精神的重要性,也要树立起唐山人民对抗震精神的文化自信,从而指导更为长远的发展路线。
在以往发展时期《唐山劳动日报》和《唐山晚报》以及广播媒体承担了传承抗震精神的文化载体作用。然而在新时期自媒体时代悄然而至,打破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文化输出形式。那么在现阶段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唐山抗震精神的载体,也应当从大众媒体转向自媒体平台。通过建设网络平台为抗震精神打造全新的传播渠道,既要利用好公众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也要开辟全新的文化传播路径。一方面,利用相应的网络资源为唐山抗震纪念馆建设网络平台,并由公共媒体辅助传播,将抗震精神的新闻内容渗透到公众视野。另一方面,需要开设相应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以多媒体渠道扩宽抗震精神的传播形式。此外,需要各大媒体注意两点:其一,抗震精神的文化自信,不仅要重塑历史文化自信,更加要站在发展层面,以当下唐山人民应当为经济建设付出的积极践行为依托,传播与时俱进的精神文化力量。其二,深度挖掘唐山抗震精神的文化自信力量,将新时期文化自信的作风和实际作用突出,并引导公众视野产生高度认知,落实到现实工作中,从而形成趋于文化自信的积极效应和社会反响。此外,自媒体时代的特征是信息交流和沟通,抗震精神作为文化自信落于媒体传播平台,需要及时收集群众反馈信息,并将文化理解的层面作为阶段性拓展的重要基础,形成不断改进与不断深化的精神文化传播模式,促进媒体力量作为文化载体的积极作用。
在时间维度中唐山抗震精神在每一时期的历史作用截然不同。震时,抗震精神是支持唐山人民求生本能的文化自信;震后,抗震精神是支持唐山人民重建家乡的文化自信。那么四十年后的今天,反思历史尤为重要,而结合当下经济发展的全新需求,加强抗震精神对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是选择和设计文化载体的侧重点。因此,在开发抗震精神的文化载体时,应当融入当前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抗震精神的历史文化缩影注入时代发展的有机力量。以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电影资源为例,冯小刚拍摄的《唐山大地震》电影中,切实描绘了当时历史时期唐山大地震带来的自然灾害,以及唐山人民面对灾害时迫不得已作出的一些选择。但是笔者认为,我国文化部有必要重视此类电影的时代意义。任何历史时期唐山人民都不会忘却这场灾难中蒙受的心灵创伤,但是在历史发展阶段,凝集出的抗震精神如何附加在推动城市发展、促进唐山走向更为强盛的经济发展之路,应当作为文化载体的侧重点。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抗震精神作为唐山40年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力量,在推动唐山发展的信心上从未丢失。但是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将时代发展的主体思想融入到文化自信的塑造上,应当积极反思。重视唐山抗震纪念馆的文化活动,定期举办相应纪念活动,都是必须完成的文化传承工作。然而仅完成这些基础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抗震精神是否能够成为文化自信的主体力量,是当前工作的重心。那么如何完善相应活动,并为文化活动注入与时代发展脉络相称的艺术形式,是唐山抗震精神纪念馆作为重要文化载体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唐山抗震精神纪念馆,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纪念文化活动的主题内容,并将文化自信作为核心活动主题。另一方面,扩大自身的文化影响力,通过积极拓展市场化渠道,为唐山抗震精神寻找积极践行的有效方式。引导广大群众,获取唐山抗震精神的文化自信,并将这种文化自信融入自身的工作中,进而形成更为积极的实践方式,以便完善唐山抗震精神纪念馆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力量。
总之,在唐山抗震精神中需要从两个维度分析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其一,坚定中国共产党决不放弃人民生命财产的政治信仰。其二,坚信从废墟中重建家园的唐山将走向下一个辉煌的百年。而塑造唐山抗震精神文化载体的建设路径,需要整合媒体资源的文化传播渠道,开发抗震精神的历史文化缩影,并拓展抗震精神的文化活动内涵,从而以时代发展角度,为唐山抗震精神打造文化自信的载体,将唐山抗震精神不断传承下去,支持唐山的未来发展。
[1]赵克志.在纪念唐山抗震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共产党员(河北),2016,(22):9-11
[2]张百新,王洪峰,张洪河.彰显“四个自信”的涅槃重生——唐山抗震40周年启示录[J].中国产经,2016,(07):86-97+2
[3]刘学谦.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内涵、特点及动力[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5):9-19+2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研究成果,《文化自信视角下传承唐山抗震精神的文化载体研究》,课题编号:2017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