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歌”界定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2017-01-28 15:05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246052
大众文艺 2017年4期
关键词:黄梅黄梅戏戏曲

代 佳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246052)

“黄梅歌”界定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代 佳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24605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繁荣,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改革也拉开大幕。由传统戏曲演变而生的艺术新品种——戏歌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其中,“黄梅歌”的影响和受欢迎程度尤为突出。“黄梅歌”的音乐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朗朗上口,正符合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从系统的、科学的音乐研究出发,对“黄梅歌”的内涵界定及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索和分析,有利于理清黄梅戏与“黄梅歌”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解决“黄梅歌”在音乐传播中的作用乃至黄梅戏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旨在为广大的“黄梅歌”及黄梅戏爱好者提供一个借鉴、参考的依据。

“黄梅歌”;内涵界定;艺术内属;地域文化;时代氛围

一、“黄梅歌”定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人们群众物质生活的飞速提高,精神生活也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新的艺术样式不断涌现。1994年上海电视台“戏歌大赛”节目的推出,戏歌这种融流行音乐创作形式与传统戏曲音乐元素为一体的新型歌曲样式,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它不仅受到大众的追捧传唱,而且受到戏曲、歌曲创作者们的青睐,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极具地方特色的黄梅戏歌也开始出现。近年来,在“黄梅歌”创作者和表演者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的优秀黄梅歌曲,如《故乡处处唱黄梅》《山野的风》《黄梅飘香盛世浓》等大量涌现,深受全国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所谓“黄梅歌”,是指用黄梅戏音调(唱段)谱写、改编或用黄梅戏音调旋律为基础素材,以歌曲的创作手法为创作手段,编创出的具有浓郁安徽安庆地方风格的独立、完整的声乐作品。它继承了黄梅戏的美学风格,采用最受群众喜爱的音乐元素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二、歌与戏的区别

1.命名方式

所谓命名,是指对一种以及多种事物的概念规定性,然后再用一种名称符号加以表示。命名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包括有形世界中的一切,更表达出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密切关系;它不仅可以成为大众对某种事物遵照的行为样本,更透露着事物本身合情合理的定义与表明1。

通过命名,我们可以了解到“黄梅歌”与黄梅戏名称上虽一字之差,但却分属两个音乐品种,命名的不同就决定了本质与表象的区别。不论是京歌、越歌、黄梅歌、豫歌都属于戏歌中的一种,都同样是一种新型的歌曲形式。那么创作者和表演者们就有必要把它们与戏曲区分开来,于是就有了改“剧(戏)”为“歌”的命名方式。这样既符合命名习惯,又新颖独特;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明确了它们所属“歌”的本质属性。

2.艺术类属

根据艺术自身的美学原则,我们可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五类2。综合艺术包括戏剧艺术、戏曲艺术、动漫艺术、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黄梅戏则属于综合艺术。它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同时,要有故事情节、矛盾冲突、人物形象、因果关系等来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黄梅戏作为一种戏曲形式,它的主要运用代言体,即代人物立言。由表演者扮演人物“现身说法”,代“人物言”,并由戏中角色的说唱、动作表演相结合来展开故事情节。表情艺术包括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曲艺艺术,黄梅歌则属于表情艺术。它通过演唱和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因此,不难看出,黄梅戏与“黄梅歌”属于艺术门类下的不同种类,二者既互相关联,又有着必然的区别。

3.音乐程式

众所周知,戏曲音乐结构具有程式性的特点,这也是戏曲音乐反映生活的突出手段。所谓程式性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的一种套路。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加以提炼、概括。在黄梅戏音乐中,其音乐结构、唱腔体制有一定的结构模式,具体曲牌、板太唱腔、锣鼓点等亦有规律可循。黄梅戏形象的塑造及舞台表演的结构体制、甚至舞美设计,都体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可以说,它既包含形式上的格式规范,也包含具有特定表现内容的艺术形象本身3。从这个意义上说,程式性是黄梅戏音乐创作及舞台表演的特殊语法。但到“黄梅歌”就不一样了,如果按照这种戏曲的程式规律去创作黄梅歌,我们就可能听不到这些既简洁又细腻的优秀作品了。

因此,“黄梅歌”的时代性特色决定了这一歌曲样式必须脱离戏曲音乐的程式化规范,只有让作曲家们不再拘泥于程式,大大拓展创作空间,锐意创新,才能生产出独具蕴味的黄梅歌。像我们今天所听到的优秀黄梅歌作品,如:《黄山美》《歌唱江淮好》《仙女之歌》等,都是按照歌曲的创作模式编创。既优美动听又便于传唱,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需求。

4.旋律唱法

黄梅戏的演唱声腔主要包括平词和花腔。平词类的唱腔有平词、彩腔、仙腔、阴司腔。其中,平词是现代黄梅戏板腔体中最主要的唱腔形式。平词原来又称“平板”、或者“慢板”。它是正本戏中运用的最多、规格较严的唱腔,旋律平缓、长于叙述,常用于大段的叙述。它的表现能力很强,可以表现喜悦、悲哀、缠绵等各种不同的情绪。平词的速度根据唱词的情绪需要,有很大的弹性4。花腔类主要是指所有的花腔小调。花腔保持着淳朴的民歌风味,多为简单的上下句组成,具有调式色彩的明朗化、节奏律动的舞蹈化、表情达意的质朴化、旋律线条的口语化、唱词结构的衬词化等艺术特点5。马可先生曾说:“改造好的戏剧与新型歌剧、歌曲没有本质差别。”笔者在对照大量的黄梅歌谱例后认为:“黄梅歌”的旋律对平词类和花腔类都有所借鉴吸收,其中以花腔类居多。同时,“黄梅歌”作为一种新兴的歌曲样式,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吸取保留黄梅戏唱腔精髓的同时,“黄梅歌”又借鉴了现代民族声乐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使其既具有民族性、艺术性,又具有科学性、时代性。

三、地域文化

从地理位置看,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东部内陆,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腹地。安徽省安庆市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靠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接湖北黄梅、英山两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合肥市。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誉6。《小辞店》一段唱辞反映了安庆自古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域文化特色:“到春来宿的是芜湖南京上海,到夏来宿的是宿松望江石牌,到秋来宿的是桐城岳西一带,到冬来宿的是徽州屯溪石台”。安庆沿江而下就到了芜湖南京上海,水陆码头交通方便,是安庆人走四方、闯事业的大世界。黄梅戏进行安庆后就向上海发展,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域优势所造成的。在安庆本地,石牌一带是徽班的主要活动地带,徽班晋京从而形成京剧正是这些地方文化蕴育的结果。桐城文派雄据清代文坛数百代,桐城文风提升了桐城民间文化,严凤英等正是桐城山野之风吹出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至今罗岭依然是民间黄梅戏的重镇。徽州文化更是历史悠久,现代黄梅戏紧扣徽州文化讲述徽州故事与徽州精神,《徽州女人》《徽州往事》《半个月亮》《公司》等剧目均取材于徽州,体现出安徽安庆、徽州两大地域文化的交融与渗透。地理位置的优越,交通的便利,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黄梅戏艺术就是在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黄梅歌也必然在这片沃土上得到了充分的滋养。

四、时代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社会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观众非常喜欢黄梅戏艺术,但又无法像早些年那样,抽出足够的时间,买一张戏票,带着放松、愉悦的心情到剧院安安静静、完完整整的看一场黄梅戏,这就使观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2012年第1104期的《文话中国》节目中,主持人马东就这个问题与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女士进行了细聊,吴琼则对黄梅戏的现状不容乐观,她说,自从2000年回归黄梅戏舞台后,这么多年走过来始终觉得当今社会的大部分人已经在离中国戏曲越来越远,就像泡沫一样,并提出应该有一种新的形势来把传统的东西好的融入其中,要主动地走到年轻人的队伍里去和他们并行。这样即使不一定完全成功,则有可能会再一点点回到大家的视线里面来。而“黄梅歌”的出现将观众与黄梅戏又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它以歌曲短、平、快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观众既领略到黄梅戏的韵味又省去到剧院看戏的一系列繁杂的程序。“黄梅歌”形式新颖时尚、旋律亲切质朴、歌词通俗易懂、演唱朗朗上口,使观众在耳目一新的同时,又感受到久违的亲切。尤其在近3届的黄梅戏艺术节上,越来越多的优秀“黄梅歌”被大众所认可和喜爱。“黄梅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另一方面,京剧、越剧、豫剧都在谋求戏曲改革,创作戏歌也是这些优秀剧种探索出路的一条路径。黄梅戏借鉴全国其他剧种的成功经验,在“黄梅歌”领域闯出一条新路,正是戏曲传承与改革的必然要求。另外,现代流行歌坛不断融合戏曲与现代音乐,如《新贵妃醉酒》《唱脸谱》等戏歌流行乐坛,经久不衰,也为“黄梅歌”繁荣兴盛提供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综而言之,“黄梅歌”从本质属性上说,归属于歌曲的民族声乐范畴,它既带有极强的民族、民间性色彩,又符合新民族歌唱艺术的审美标准。当人们听到“黄梅歌”那细腻婉转的旋律、自然亲切的演唱,已经不在乎“歌”与“戏”所占的比重多少,只要能从中感受到安徽安庆地区浓郁的生活气息、淳朴的风土人情及独特的地域音调,已经为之心旷神怡了。

注释:

1.百度百科:命名[E B/O L]h t t p;//w w w.b a i k e.c o m/ wiki/%E5%91%BD%E5%90%8D

2.彭吉象、张瑞麟.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53.

3.百度百科:程式性[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ion/173473. html

4.王兆乾.黄梅戏音乐[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60.

5.林飞.中国艺术经典全书-黄梅戏[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34.

6.互动百科:安庆市[EB/OL]http;//www.baike.com/wiki/%E5%AE%8 9%E5%BA%86%E5%B8%82

代佳,1984年11月,汉族,女,安徽安庆人,音乐学硕士,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黄梅黄梅戏戏曲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之星 范璇璇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戏曲从哪里来
黄梅之星 朱婷婷
黄梅戏《中国梦》
《广西戏曲》
黄梅之星 赵长玖
黄梅戏《祝福》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