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丹 於玲玲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226019)
不同形式的肌理在油画中的运用
付 丹 於玲玲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226019)
肌理是油画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画家通过笔触以及不同形式肌理的制作来表达其内心的真实情感。本文论述了几种典型的肌理及其创作表现,并通过几位不同画家的典型作品给予说明。
肌理;技法;效果
15世纪初期荷兰人发明了油画,主要是用亚麻子油与颜色进行调和,在处理过的布、木板等材料上进行作画。这种作画形式因其特有的色彩效果,超强的颜色覆盖能力以及写实力一直沿用至今,备受中外画者的青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多种油画门类以及一大批卓越的油画大师。以安格尔为代表的古典写实油画、以梵高为代表的印象派油画、以及以马蒂斯为代表的抽象油画等等。我们在欣赏一幅作品时既要体会它的艺术内涵又要深研它的艺术技法。画家们在进行油画创作时所体现的思想内容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有一个限制性的分类标准。然而,在绘画技巧上面就会出现一个大致的分类,所谓技巧即画家在创作一幅作品时所用的技法。比如赵无极大师稀薄的肌理、闫平老师厚重的笔触、以及张元用各种综合材料制作的油画作品。任何一件绘画作品都是通过视觉形象来反映作者的思想内容,观者再通过观赏这些形象进行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一方面是作品自身所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观者又被这种艺术气息所吸引,从而引起共鸣。另一方面是观者根据作品所蕴藏的技巧来认识到作品的内涵,感受笔触的韵味和独特的肌理效果带来的视觉享受。优秀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特殊技法的运用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回味无穷。
肌理在油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不同的肌理往往能够营造出千差万别的视觉效果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不少大师将肌理在油画创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将肌理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稀薄意象肌理、厚重笔触肌理和综合材料肌理。
中国传统文人画博大精深崇尚气韵的营造和笔墨的挥洒,由内而外的探索艺术的韵味。意象油画的韵味主要靠其内在的气韵来诠释。写生时,我们不是简单的依照物象进行复制描摹,而是画家为了营造一种意境根据自己的绘画经验来组织笔触的意趣,这种意境没有固定的形式法则,是随意而自由的,也跟画家自身的经历、经验、学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笔触作为画家艺术情感的表达,轻重缓急的笔触往往折射出画家内心的世界。笔触在画布上的呈现能够让观者联想画家作画时的心境和思想情感,笔触的力度会决定观者对作品的解读,厚重的笔触肌理使得作品具有厚重、敦实之感。这种力不是物理学上所说的力,而是艺术家在画布上用画笔挥洒的张力,是画家强大的内心力量的体现。
古往今来,我们发现很多大家在创作时独具匠心,厚重笔触的有效运用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可以使绘画作品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能够使得一幅画作在表现力上锦上添花。画面中反差较大的笔触形成强烈的对比在画面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随着油画形式的单一走向多元,画家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使用油画颜料作画,很多画家在绘画过程中探索新的表达语言,从之前的油画颜料在画布上作画到综合材料的运用,从习惯性的画种观念中剥离出来,比如运用报纸、沙子、木头、布料等综合材料进行拼贴再加上油画颜料与其共同创作一幅独特又有新意的作品。绘画形式因综合材料的应用更加丰富。“就材料本身并没有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取向,而是在经过艺术家的再创造,才产生了其在作品中的价值,是构成一幅作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油画颜料在加入一定量的稀释剂后,可以加强颜料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会变得稀薄并且具有透明感的特点,有如水墨画、水彩画的效果。意象稀薄肌理的运用,比较的自由,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则,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心境去创作一幅随性而艺术感十足的作品。在表达技巧上,继承了欧洲油画语言,同时也吸收了中国水墨画的意蕴。由于油画颜料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因此在作画时可以使用画笔制造出凹凸感,与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古典油画的细腻写实到厚重的笔触感,画家增加了油画颜料的用量,有的是一遍一遍的颜料覆盖,有的甚至直接用锡管里的颜料直接挤出来在画布或木板上作画,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厚重质感。厚重肌理的制作效果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浑厚质朴的感觉。
绘画语言的多元化使画家们通常会借助木质、玻璃、沙子、甚至珠宝与油画颜料一起进行创作。这些物质材料作为油画创作的重要媒介,是油画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深深的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和技法。艺术家使用何种材料进行创作直接影响其作品的最后面貌。使用综合材料创作出来的作品别具一番风味,有时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肌理作为画家在油画创作中心灵感受的主要表达形式,而笔触往往是画家性情的自然流露,由于艺术家自身天赋、情趣、性格与艺术秉性不同,所塑造出的肌理也不尽相同,使得肌理在油画中的应用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主要代表有赵无极老师的稀薄肌理、闫平老师的厚重笔触肌理、以及张元老师的综合材料肌理。
赵无极先生在他的日记油画《1993年8月4日》中就很好的运用了稀薄肌理,画面大面积的留白、四周笔墨的晕染,吸收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又如水彩画般清透,这种稀薄肌理给人带来一种清爽之感,画面中浓淡相宜加之轻薄颤动的淡黄色干擦笔触,使画面更加的灵动。一大片冷白色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空间,给人一种空灵、宁静和遐想。
画面中的那种气势是画家不经意间的情感流露,是画家内心的大气和丰富的情感所驱使出来的[7]。
国内表现主义画家闫平的后期作品《母与子》系列,画面色彩关系和谐饱满、单纯、厚重,用笔干脆利落、厚重朴实。画面中可以看到其色彩的豪放大度用笔的泼辣强劲形成了画家独特的画风。作者并没有将母亲刻画的写实,而是带有写意,与背景的蓝色和粉色的花束构成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闫平的作品给人自由浪漫的享受,有人形容她的画是“旋动的舞姿、跳动的音符、欢快的节奏、激越的笔触”。
以张元教授的作品《大自然的启示系列》为列,作品采用传统的丹培拉技法与综合材料共同制作而成。有人说他的作品超凡脱俗,体现了中国精神和时代气息。并且作品中自带一种深沉厚重,大气磅礴的气势,这种具象与抽象的相互交融,间接的诠释了大自然的雄伟实在和变幻无穷。正是由于画家对绘画技法与形式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才出现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绘画表现,使得油画艺术别具一格。
如今肌理作为绘画的一种特殊语言,是艺术家作品的外在体现与内在美感的综合体现,得到广泛的开发利用,使画面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也就是说,在肌理制作与使用上要有全面的认识,不能仅仅拘泥于形式,为了画而画,无病生吟,只会成为画家临摹、复制客观对象的工具,使得这种独特的绘画方式逐渐走向死胡同,绘画语言多元化无疑会日渐萎缩,最终走向消亡。合理使用会让绘画作品大放异彩,是艺术家们最为青睐的思想与感情载体,所以我们在画面中既不能太过追求肌理效果,也不应该轻忽它的积极作用。对它的认识和运用在心中要始终有一个“度量衡”。
[1]常贵翔.浅谈意象油画语言的技法表现[J].美术界,2014(1):76.
[2]马贵中.油画中的画味与笔触肌理价值---以朱沙油画为例[J].大众文艺,2012(16):56.
[3]朱沙.寻找记忆中的风景[J].美术观察,2011(11):86-89.
[4]姜陆.走向综合[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5]常贵翔.浅谈意象油画语言的技法表现[J].美术界,2014(1):76.
[6]耿鑫瑶.肌理材料——油画艺术的触觉魅力[J].美术大观,2010(1):179.
[7]陈志瀚.大象无形亦无名:赵无极的油画日记[J].美与时代月刊,2008(8):56-57.
[8]祁江.论女性艺术家闫平油画的艺术特色[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7):54.
[9]郑远景.浅谈中外大师们的油画综合材料与语言风格[J].电影评介,2010(2):81.
付丹(1992- ),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於玲玲(1977- ),女,汉族,江苏如东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美术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从事油画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