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2017-01-28 08:20:23李平辽宁省大石桥市旗口镇新开小学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李平辽宁省大石桥市旗口镇新开小学

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李平
辽宁省大石桥市旗口镇新开小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课程十分重要,特别是在语文的新课改之后,对于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但是,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仅只是一方面的,还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着手培养。其中最直接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路径。而课前的自主预习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能够实现语文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所以,本文就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进行研究。探索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前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预习作为学习的开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预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同时也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而且,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准备,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来对将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提前的体验与感受,更加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教师想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需要教师重视课前预习,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敢于对课文提出质疑的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培养的意义性

(一)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新课改之后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出于主导地位,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带动学生独立的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所以,在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所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独立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而且也将是学生未来学习过程中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预习将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基础

在学生学习指导理论当中存在着一个理论,那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其中,在尝试—错误学习的规律中,著名的教育家桑代克提出了“准备率”,说的就是:在进行学习前,如果学生能够进行相应的预备性的准备,那么就可以更好的掌握好将要学习的内容。所以,在课前进行预习,学生就可以在课前对课文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一定的掌握,在了解完生字词的同时也能够为课文学习做好准备。而且,在进行预习后,学生也能够自主的对课文中所出现的不解之处提出疑问,就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集中学习注意力来对自己所疑惑的问题进行主动分析并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求知欲,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预习能够促进教师的备课依据的优化

对于学生方面来说,预习既不是学习的形式,也不是脱离于课堂教学。因此,对于教师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就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与掌握,并从学生所提出的学习疑问中掌握学生对于课文学习自主的能力。从而教师能够更好的着重掌握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以及从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备课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对学生培养自主预习习惯的有效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注重的是形象思维,而且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够,对于语文的学习也不知道要如何预习,通常所认为的预习也只是对文章进行大致的浏览,而对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所产生的疑问也不够充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明确的预习,通过有针对性的预习来提高学习的效果,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二)根据目标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教学中,能不能有效地进行自主预习,激发自主预习的兴趣尤为关键。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综合能力素质等,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做好预习工作。[2]”但是,对于班级来说,学生之间无论在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基础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针对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很好的进行课前预习,并在学习中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习的质量。而针对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课前预习仅仅只是对文章进行浏览,而对文章中存在的生字词以及不懂之处不会主动的进行查询与分析。这是一个方面,对于很多的学生来说还存在着其他方面,那就是发散思维的培训,学生往往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而不会举一反三的进行问题之间的联系分析。因此也就无法着重的掌握文章的难点,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教师要采用观察法,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出相应的预习目标。

(三)通过对教材特点的掌握,对预习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语文教材进行编写时,会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来进行分类归纳,并在每个单元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重点。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预习安排时应首先从材料出发,带领学生掌握不同单元的学习特点。例如:在进行景物与进行人的课文讲解时,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预习的安排,在进行写人课文学习时,应从人物特点以及人物所反映出来的课文疑问等不同的方面来进行预习,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以及掌握。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十分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责任重于山,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3]”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合理的教学预习安排,并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促使学生在独立预习的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养成,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1]杨会.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J].学周刊,教学实践.2014(7):151.

[2]李祥娣.培养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课堂教学.2012(9):57.

[3]陈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J].学周刊,教学研究.2011(8):25.

李平(1967-),女,汉族,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上课好习惯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