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云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吕庄小学
教师,应该善于为课堂松绑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谈
张香云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吕庄小学
好的语文教学不应该影射学生自己,不应该以某种道德律条拘囿学生,不应该以非此即彼的标签“盖棺论定”,而应是一种灵动的实践,一种快乐的体验,一种幸福的生活,一种温暖的生长。教师应以最充足的准备迎接那些意外中的生成性资源——那里才会为课堂松绑、那里才会让生命飞扬、那里才蕴涵着滋养心智的“维他命”。由预设到生成,其间有诸多辗转、回旋、波折,教师应该做精做细这个过程,通过“老牛犁地”式的深耕细作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沉浸在迷人的语文实践中,发现另一片鲜活的乾坤。
楔入点;温暖;暂停键;生成性资源;松绑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仅仅描写了一件生活小事,却意蕴十足,寻常里蕴含着生命、爱的哲理。从“萨沙把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我们看到,生命建设所必须的基本要素得到了传承、唤醒和打开。那么,如何从教材人物的精神版图中找到最合适的楔入点,引领学生从“我不是最弱小的”角度引申开去,从而得到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呢?
听过不少教师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的公开课,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揣摩和反刍,比如:“什么是最弱小的?判断生命弱小的依据是什么?”的确,抓住这样的关键问题或延伸拓展、或对比分析,或枝状发散,是训练孩子们思维力和想象力极好的训练点。
且看以下教学片断:
上课伊始,教师在黑板下写下大大的两个字“弱小”之后,对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都很非常非常熟悉自己的同学,你们觉得我们班哪些同学最弱小?”这一问,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投出一枚石子,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用自己的眼睛搜寻着他们自认为最符合“弱小”的人选。胖呼呼的闫**首先发言:“我认为孙**最弱小,因为他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全班倒数第一,上次语文才考了17分。”“我认为王**最弱小,因为她长得又瘦又小,力气最小。”“我认为刘**最弱小……”“我认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说自己认为最差的学生,课堂气氛一浪盖过一浪。而教师则微笑着一直鼓励着学生说下去,最后总结道:“对呀,你们之中的确有很多弱小的,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后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帮助弱小的好孩子。”
表面看,这样的教学由文中的人物联系到学生自身,是一种由此及彼、螺旋发展的路子,然而,这样的“由此及彼”对吗?细究以上环节,我们可以发现,此处的“语言对话”已变成“批评和自我批评”,一种令部分学生不快的情绪蔓延在教室里,一种“僵硬的、别扭、拧巴”的课堂气氛氤氲在心头,课堂中充满了一股“硝烟味”。这样的语言对话表面花里胡哨,实则单薄脆弱;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陷入了另一种“尴尬”的境地之中:想想,没有被“牵连”的暂且不说,凡是那些被揭露出的“最弱小”的学生,在课堂中如何心安理得地享受课堂的快乐?哪里还有自由阅读的诗意、幻想和美?哪里还有快乐读书的精神享受?
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该用“我们班谁是最弱小的”这样的问题去展开讨论,不该让课堂讨论变成“坚硬的、棱角分明的”,不应该影射学生自己,不应该以某种道德律条拘囿学生,不应该以非此即彼的标签“盖棺论定”。好的语文课堂给予孩子们的应当是“一种灵动的实践,一种快乐的体验,一种幸福的生活,一种温暖的生长。”[1]就《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学而言,把上面的问题换成以下问题是不是更好:“我们班没有最弱小的同学,因为生活中、大自然中还有比我们更弱小的,不信,我们去找找看。”这样的设计就避免了让学生掉入“对号入座”的尴尬,多了一些正面阳光的因子。可见,在新的课程视角下,尽管我们要求孩子们对文本要有诸多新的、独特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但是在其中应该确认什么、警惕什么、避免什么,还是要应引起教师足够的细心、敏感和警觉。教师需要不断去努力的或许正在于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只是一棵芽苗,需要与世界不断有正面的互动,才会慢慢长成”。
张华说:“一个教师若任由自我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不仅会让自己陷入止步不前的窠臼,而且会让学生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淖。”[2]对张教授的这句话,我满怀敬意,如何从“窠臼和泥淖”中跳出,有时需要教师善于点击“暂停键”,让学生的思维多转几个弯,让学生在词句的“曲里拐弯”处多走几个来回。
仍然以《我不是最弱小的》的学习为例,由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迁移到“生活中,你保护过更弱小的事物吗?”于是,孩子们叽叽喳喳都在保护植物:“我”保护过“狗尾草”、“我”保护过“君子兰”、“我”保护过“紫罗兰”、“我”保护过“吊兰”……可是,孩子们真的保护过吗?我看未必。孩子们只是陷入了人云亦云的泥淖——对某一观点的重复表达。此时此刻,教师应该猛然按下暂停键,尽快引领学生从固定框架中摆脱,从人云亦云中摆脱:不仅仅是保护花花草草,保护比自己小的孩子也是一种保护,保护小动物也是一种保护,保护所有比自己弱小的生命都是一种保护……将妈妈的话拓展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植物、动物或其他的东西”,就不至于千篇一律、机械重复。
几乎所有的课程学习都强调举三反一,但是千万别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淖。孩子们都说“保护花”,而很少言及其他,这就是一种思维僵化。做为教师,就是应该尽最大努力剔除附着其上的固化、僵硬的东西,并大面积激活孩子们的思维弹性。
就《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学而言,如何从“思维僵化”中脱身而出,应该既要注重“预设”,也要注重“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有时,一些很有设计感的练习,早就设计好的预定轨道,不一定符合教学的实际、课堂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也有时,恰恰是设计精细的预案,才是对学习历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性或突发性问题的有力回应,否则面对上面学生的“重复机械”,教师就有可能无从下手,有可能手足无措。所以,好的教学就是以最充足的准备迎接那些意外中的生成性资源——那里才会为课堂松绑、那里才会让生命飞扬、那里才蕴涵着滋养心智的“维他命”。由预设到生成,其间有诸多辗转、回旋、波折,教师应该做精做细这个过程,通过“老牛犁地”式的深耕细作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沉浸在迷人的语文实践中,发现另一片鲜活的乾坤。
[1]潘文彬.培育儿童的语文情感[J].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5,(12):1
[2]张华.教师:做思想的舞者和歌者[J].福建教育(小学版), 20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