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君 丁砚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国画元素对校园景观文化设计的感观效应——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孙文君 丁砚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本文通过解析国画元素在校园景观文化设计中的感观效应,并就如何丰富校园景观文化设计内涵,让“景”“色”“味”“形”“意”“史”“点”“线”“面”的置景效果,在提升校园景观文化品质中的颜值方面得到完美体现做了深入探索,指出利用国画元素在校园景观文化设计中应遵循“三应原则”,以期为景观文化设计提供参考。
国画元素 校园景观 感观效应 文化颜值
高山流水、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是国画创作中常见的重要元素之一,其所表达的意境、韵味、构思、神采大多融入了中国深厚的哲学与人文思想。在校园景观文化设计中,恰到好处地引入国画元素,不仅可形成新的微型生态环境,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熏陶思想情操的感观效果,而且会使校园环境变得更具诗情画意、更具灵气。无论古代的书院、皇家园林、祠堂庙宇,还是现代的广场、小区、校园、科研院所、风景名胜地,设计师们都会巧妙地运用国画元素,以提高景观文化作品的颜值。
国画元素在校园景观文化设计的应用中多以山为主、以水为辅,然后结合中国园林惯用的“造景”之法,形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对提升校园景观文化颜值会起到天人合一的艺术感观效应。
1.“景”“色”“味”的集中体现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为例,设计师们以国画元素为脉络,将其分割成若干小的庭园和展馆,如树木园、中草药园、五谷园,以及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等,使博览园内真正做到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并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颇具名气,融科普、教学与观赏于一体的“四星级”旅游景点。移步园内,映入眼帘,郁郁葱葱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2.“形”“意”“史”的巧妙融合
利用国画元素造景所达到的艺术感观效果,不仅彰显了其特有的天然的艺术感观属性,而且向世界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以其南校博览园的景观布设为例,在门前以一块巨石为中心,周围以若干石块为底衬,然后砌成壁立千仞之状的山峰,再用长城作背景,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将博览园大门两边城墙连接,形成有机整体。步入园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高大的后稷雕塑,不远处漂浮着一个甲壳状的标志性建筑。用古长城作为博览园的院墙,寓意博览园内涵丰富,并形象系统地诠释中国农业文明史和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3.“点”“线”“面”的完美结合
博览园主要突出该校“诚朴勇毅”的校训和“经国本、济民生”,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以其南校区四季广场为例,将景观布局分别以“秦岭淮河”“四季变换”“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对应北边景墙及山水小桥、中央平地铺装及雕塑、东西面节日文化墙和南边的二十四节气廊架,并分别刻有“春”“夏”“秋”“冬”字样的立体几何图形的雕塑。地面铺设以雕塑为中心,设计的几个同心圆,从里到外分别是十二星座、三百六十度的方向,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一脉相承。其平面置景由植物、雕塑、喷泉、水池等要素为底,用方形水池和喷泉组合形成“线条”,在平面造型上形成“点”“线”“面”的完美结合,既彰显广场景区的文化魅力,又体现校园文化的灵气。
利用国画元素可最大限度地提升校园景观文化颜值的感观效应。著名设计者罗伯特·伍德沃德在其《风景设计中的水》中曾这样描述水元素:“就水本身而言,它是一种很柔软的东西。为人类利用的潜力是无限的,它有许多存在的形式,透明、反射、颜色、运动、声音。对设计者来说,它是用于设计风景的最合适的东西。”山的元素则主要是以假山、石、洞、植物等基础性元素组成。国画元素在校园景观文化中,既可丰富校园景观设计理念,又可凸显校园景观文化设计的颜值。
1.借山之势丰富国画元素
中国园林的造景理念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感观艺术境界。国画中的山水元素作为校园景观文化造景元素,主要表现山水的自然之美或局部之美的有机组合,虽不具备完整的山水之形,但让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享受山形的奇特之势、山洞的深邃之幽、水流的软韵之美,可增加校园景观文化作品的观赏效果。
2.借水之韵丰富国画元素
不同的水声可产生不同的艺术感观效果。故设计过程中,可借用水韵,以此构建景观的意境之美。通过流水、滴水、喷泉等人工造景手法,可制造出类似自然界中的清泉。若能较好运用水声造出的声势,可促进水的韵律之美与人类的心境之美达到和谐共鸣,并将水元素在景观中的作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之上。以该校博览园为例,通过设置水车所带来的哗哗的水声,仿佛为人们呈现一曲不绝于耳的田园交响乐。
3.借水之色丰富国画元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追求清洁脱俗的文人心中,借水之色可形成经久不息的美感与寓意。不同季节与时间,水色有不同特征。加之不同季节水面所呈现动植物的不同差异,使国画元素所表现出来的美景各不相同。冬天的水珠、水雾结冰,可形成琼条玉乳等多姿多态的冰雪景观。以该校博览园里面的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五个专业博物馆展馆的外形为例,其形若甲壳虫的半球体,在其旁边建有喷水池,水光倒影下,使半球体浑然合一,给人一种穿越于星球之间的感觉。
4.借其他元素丰富国画元素
单独的国画元素在设计过程中,虽可独自成景,但若能与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就会让人们感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比如,桥与水相伴相生不仅起到水陆间的纽带作用,而且在校园景观文化中还可扮演重要角色。博览园里有潺潺的溪流,溪流里有不同颜色的观赏鱼,配以水草植物还有小桥、水车,营造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呈现宁静雅致的氛围,让人有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
中国造园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是寻求园林创意与工艺的更高境界。随着生活品位不断提高,为营造出展现校园文化底蕴、具有高含金量的校园景观文化作品,设计者在置景时应遵循“三应原则”。通过主景和次景、抑景与扬景、夹景与框景、前景与背景、俯景与仰景、实景与虚景、近景与借景等有机融合,让人们有回归自然之感。
1.应突出景观设计十大元素
一要利用好地形元素,利用和改造地形要素,以影响园林形式、建筑布局、植物配置等景观效果。二要利用好水元素,通过水声倒影,增加园林景观韵味。三要利用好动植物元素,通过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林中的小鸟等有机搭配,增加景观文化颜值。四要利用好校园建筑物元素,统一其功能、结构,以增强感观效果。五要利用好园路广场元素。六要利用好校园设施小品元素,通过丰富生物的多样性、娱乐休息卫生设施、健身设施、指示照明设施、园林雕塑小品等内容,使校园景观文化更具情趣。七要利用好喷泉元素,利用驱动水流的地点、空间形态,以增强喷泉的视听艺术效果。八要利用布局好跌水水池元素,通过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以营造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九要利用布局好瀑布元素,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以改善景观颜值。十要利用布局好溪流水池元素,通过提取山水园林中溪涧景色的精华,使小径更加曲折,贴近自然。
2.应遵循景观设计三个原则
一要遵循宜“活”不宜“死”的原则。校园景观文化融入国画元素后,不仅有了生机,而且还可以用假山、溶洞、山涧、山谷、小溪等形式,通过流动的活水,增强校园景观文化的灵气活力。二要遵循坚持宜“曲”不宜“直”的原则,应随弯就弯、随曲就曲,切忌裁弯取直,画蛇添足。三要遵循虚实结合的原则。“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通过水中的哲理,水中的道意,水中的禅味,展示教书育人的人生哲理。
3.应把握景观设计三大要素
一要利用好山体水体形态。山水的形态因山体水体的形状而定。设计静态山体水面时,可多设置水池、溪涧、涌泉、索桥等划分水面,以增加水面的层次与景深,增添校园景观文化作品的景致与趣味。二要利用好光影衬托。尽量让周围的景物反映水中,使景物上下交映,浑然一体。对岸边景物设计,应与水面的方位、大小及周围的环境同时考虑,以增加人们寻幽乐趣。三要动静相随。风平浪静时,微风送拂,细细涟漪,为波光倒影增添动感,产生朦胧之美。通过把握山水布景的不同原则,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颜值和美誉度。
[1]汤漳平,王朝华.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何均发.城市景观与环境艺术[J].世界建筑,1998(5).
[3]何文臣.试论建筑景观设计中水景元素运用[J].房地产导刊,2015(22).
[4]杨睿.景观设计中水景元素的审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
[5]杨会芹.山水在景观设计中所起的作用[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3).
作 者:孙文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景观环境设计与研究;丁砚强,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规划、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编 辑: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