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莲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西宁 810007]
浅谈贾平凹作品中的农村生活
⊙朱青莲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西宁 810007]
贾平凹是20世纪乡土作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作为一个出身农民的作家,他不仅对自己的身份毫不避讳,还将农村生活作为创作的缪斯,以农村为题材的小说作品不仅获奖颇丰,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贾平凹通过自己的感触和写作展示了中国农村的变化,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和农村变革的思考,同时也看到了作者对农村现状、农民境遇的关切之情,本文将通过对贾平凹乡村题材作品的特点的解读,挖掘贾平凹乡村题材小说的创作原因。
贾平凹 作品 农村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从过去的沉寂中走出来,呈现了井喷式发展,乡土文学这种重要的文学题材在当代文坛中占有重要地位,乡土文学主要以农村生活为背景,通过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讲述乡村故事,这种写作题材不仅表现了农村发展变化的缩影,同时也展现了乡土作家对农村生活的深厚感情,这感情既是作家们写作的灵感来源,同时也左右着乡土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艺术追求。贾平凹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不仅因其农民的身份,更因他的坦诚,他用他的笔向大众展示了丰满的农村生活和不断发展变化、充满无限魅力的农村生活。他从写作之初就确立了描写乡村生活的立场,他的大量作品都展示了农村的生活和农民在发展变化的农村生活中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对农村生活的殷切关注和独特的文学视角。
(一)充满魅力的独特地域风情
对贾平凹作品的探析,不能不谈商州,商州是贾平凹出生的地方,那里贫穷、偏僻,但是自然风景因没有被破坏显得异常美丽,既有北方的壮美,也有南方的秀丽,那里的山、水、淳朴善良的农民和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丽传说都通过贾平凹的描写变得无比生动、可爱。他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充满文采的笔锋向世人介绍了他美丽且神秘的家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也因他的描写让我们了解了一个贫穷而有故事的商州。他的作品中对西北自然风光的描写构成了他作品独特的美学意象,在他的笔下将西北大地上的山地、黄土、古松、峭壁和朗朗的明月、古朴的街道和远离城市喧嚣的小镇独有的静怡写得那么充满活力和灵气,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创设了地域色彩鲜明的故事背景,他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一片辽阔的、苍茫的黄土地,不仅有成群的古代墓葬,还有充满神秘色彩的民间故事,有着一个个闭塞保守的山沟沟,也有着繁华的历史留下的痕迹,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物都造就了西北人豪爽的性格。如他在《黑龙口》里关于峭壁的描写,“山上并没有树,也没有仄仄的怪石,全然被雪盖住,高得与天齐平”,虽是再平淡无奇的景致,但是却营造了一种陌生且神秘的意境。通过他细致入微的描写也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故乡深深的爱恋。
(二)对农村落后思想观念的无情批判
贾平凹是乡土作家,他向世人展示家乡的美好,但他并没有把乡村描写成人类发展的最后一片净土,而是将农村生活中人们落后、愚昧和麻木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毫无偏袒。作为一位农民作家,当他看到故乡的闭塞和落后时,充满了无奈和失望之感,他通过自己的笔对农民的愚昧思想和故乡与时代严重脱轨的乡村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在这批判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贾平凹渴望家乡有所改变,摆脱过去落后的思想,实现新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贾平凹先后发表了《山镇夜店》《年关夜景》《沙地》《二月杏》《夏家老太》等作品,这些作品都集中显示了贾平凹对农村落后观念和农村人麻木的民族劣根性,他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出发,用诙谐、沉重、充满灰色调的文字描述了农村生活的愚昧、丑陋和灰暗的另一面,揭示了农村生活中人们落后、愚昧的思想和让人气愤的民族劣根性。在《山镇夜店》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了能够有个好床铺,人们互不相让,吵得不可开交,正当局面胶着化的时候,地委书记来到了小店,瞬间,人们像心里得到了神的旨意似的,都自动地收拾行李,为地委书记腾出了床位,并且还无不骄傲地夸赞地委书记。这种滑稽的场面看了无不让人生笑,最后,好奇的孩子不能理解大人们的这种举动,偷偷地跑去地委书记的房间,想看看这个“神奇”的大官儿,看后也没发现他与其他农民有啥不一样,更是百思不得其解了。这样的叙述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并反思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劣根性时不时地发作着。贾平凹对农村生活一直给予特别的关注,因此,他自然没有错过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下农村生活的变化。在他的其他作品如《商州》《天狗》《鸡窝洼的人家》等中,我们看到了农村的传统文化在改革的大潮中被破坏、被忽视的现实状态,作品中通过对商州传统的生活习惯、道德准则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的叙述,表现了改革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贾平凹对故乡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渐被破坏、消失的深深担忧和他对传统乡村文化的热爱。
(三)对商州乡村文化执着的寻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拜金主义的盛行,而这“一切朝钱看”的价值观也随着改革春风一起吹到了商州,商州过去传统的乡村文化一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是对物质的贪婪追求和过分空虚的内心世界,不禁让作者发出了“人心不古”的感慨。在《浮躁》《冰炭》《远山野情》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逐渐被破坏的乡村文化,传统文化的权威不断受到挑战;同时,也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了赞美,如《冰炭》中的白香善良、勇敢的形象,她对秦腔的热爱,始终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帮助和支持秦腔艺人刘长顺;《浮躁》里的雷大空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侠义形象,义无反顾地帮助朋友,毫无怨言,为了小水,不惧强权,同强奸犯党委书记斗智斗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进城市,成为农民工,农村也开始出现空巢化。20世纪90年代后,贾平凹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农村人在城市中的生活状态的描写,如都市小说《废都》《白夜》和《高老庄》,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贾平凹的坚持,他仍然用他对家乡文化的赤诚之心,来表达着他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在《废都》中,进城多年的文化人庄之蝶是个精神空虚、丧失信仰、毫无道德底线的伪君子,在帮助老乡的过程中,与几位农村女性之间的爱恨纠葛,不仅有违伦理也是丧失精神家园的最好表现。而在《废都》中对其他城里人的描写似乎都变成了进城农民的陪衬,透过对他们的描写,来凸显进城创业谋生农民的艰辛和身处他乡缺少的归属感。小说中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向人们讲述着离开土地的农民在城市谋生的心路历程和环境变化后的感情纠葛。贾平凹透过《废都》向世人讲述了进城农民的不同遭遇和背井离乡的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心理诉求。通过作品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对农民的同情,对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处境的理性思考。
贾平凹作品中对乡村文化的执着与他当时的写作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作为一位农村走出来的作家,他对乡村生活的熟悉和对乡村文化的欣赏都构成了他小说中乡村生活的审美观点和角度,这种对乡村文化的执着与秦文化的熏染、“农村人”意识以及“边缘人”身份不无关系。
(一)秦文化的熏染
贾平凹作为一个陕西汉子出生在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商州,那里群山环绕,连接南北,虽无江汉的豪迈,却多一份秀气,虽不如中原交通便利,却也少了聒噪,多了份淳朴。这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商州兼具秦文化和楚文化的熏染,而这也造就了商州人特殊的文化性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州文化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但商州文化仍然保有秦文化那种豪迈、粗犷的特点。贾平凹作为商州人,以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和作家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小说的形式向世人讲述着商州的变化,歌颂和赞美商州人的善良、淳朴、勤劳和勇敢。在对农村女性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一个善良、坚强、温柔又不失泼辣的商州女性形象,这正是他独特的审美情趣,他不爱花哨的东西,喜欢农民身上的这种质朴和憨厚。
(二)“乡下人”意识
人的成长经历往往给人烙下终生的烙印,贾平凹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他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甚至将这种早年生活在农村的经历视为宝贵的人生财富,并成为他文学创作的源泉。作为土生土长的商州人,他对商州文化充满认同感,在《秦腔》的后记中,他大方地说自己是个农民。他的这种“乡下人”意识也确定了他自己的文学方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命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边缘人”的身份
贾平凹生活在城市,但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又时刻关心农村生活的乡土作家,他内心的乡土情结与城市文明相互冲突,让他变成了一个“边缘人”,这种身份意识,让他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审美主张和价值追求。城市文明锻炼了他的思辨能力,培养了他的文学素养,也使他明确了自己的文学理想。与此同时,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他产生一种陌生感,让他很难适应城市生活,而这些矛盾心理都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1]张颐武.新世纪文学:跨出新文学之后的思考[J].文艺争鸣,2005(4).
[2]刘瑜.“家之思——关于贾平凹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的整体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3]黄志刚,黄定华.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薛正昌.贾平凹创作的文化涵蕴[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7(2).
[5]贾平凹.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J].钟山,1983(5).
[6]黄志刚.论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结的发生与发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作 者:朱青莲,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 辑:李珂 E-mail:mzxs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