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任何军队都有资格称为人民军队

2017-01-27 22:12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7期
关键词:织毛衣八路军红色旅游

□ 任 方

“一九四三年十月的天,红个丹丹的太阳照呀么照枣园。敬爱的周总理呀,盘腿坐在纺车前……”

这首创作于1977年的歌曲《想起周总理纺线线》,歌颂了人民总理为人民的情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陕甘宁边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场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够有今天的辉煌不是侥幸。上马能杀敌,下马能绣花,是当年八路军战士在大生产运动中的真实写照。

1944年底,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普及生产常识,还专门出版了一些生产常识小册子,《怎样精纺精织》就是其中的一本。纺线织布,对于以男性为主的八路军来说,已经很不容易,而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当年八路军战士几乎人人会织毛衣。

美国战地记者哈里森·福尔曼曾拍到过一位大胡子八路军战士在认真织毛衣的照片,现在看起来让人忍俊不禁。据说,很多老帅都会织毛衣,只可惜我们还无缘见到那些照片。

军队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许多部队实现了粮食、被服和其他日用品的全部或部分自给,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情绪和积极性,同时还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

毛泽东曾对抗大的干部说:“我们种田、生产粮食,是农民;做桌子、造房子,是工人;办合作社是商人;读书、研究学问,是学生;懂军事、会打仗,是军人。这就叫做农工商学兵一齐联合起来。”

习惯了拿枪的八路军战士笨拙地拿起了毛衣针,是一幅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最生动的画面。

不是任何军队都有资格称为人民军队。◂

找准农民与扶贫项目的“兴奋点”

笔者到乡镇调研产业扶贫工作时,一位乡党委书记“诉苦”说,为搞好项目扶贫借鉴外地经验规划了一些产业,可部分贫困户却不感兴趣,让人头疼。

江苏读者吴旭对此评论,有些地方在产业扶贫中,扶贫项目“千人一面”,往往忽视了农户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兴趣,基层干部也就“吃力不讨好”。把农民的爱好、特长和扶贫项目结合起来,找准他们的“兴奋点”,才能激发贫困户的致富欲望。

“精准报表”替代不了“精准扶贫”

笔者下乡时,见到20多名扶贫干部正紧张有序地填写各类扶贫工作的表格,他们每天大量的时间、精力耗在填表上,手都填酸了,根本没时间到贫困村户调研。

河北读者李燕翔对此评论,扶贫干部首先应是“跑断腿”,其次才是“填酸手”。不管报表多么“精准”,扶贫成果还是得落实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行动上。各部门把报表层层压给基层乡村,无疑给基层扶贫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区别对待“下”的干部

截至4月底,湖北省黄冈市已有84名曾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重获任用。

湖北读者付诺、雷刚对此评论,对待受处分的干部,不可“一棍子打死”,对符合条件的重新启用,是个好现象,有助于形成“能上能下”的干部良性流动机制,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重燃干事创业的激情。

传播红色文化要增强参与感

国家旅游局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红色旅游校园行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发动300所院校、2000余名大学生参赛。

山东读者何兴对此评论,传播红色文化,需要更多探索,更多新方式,让人们不仅仅局限于“看”和“听”,还要参与进来、融入进来。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本身就是让人参与进来的一次好的示范。

猜你喜欢
织毛衣八路军红色旅游
织毛衣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织毛衣的历史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给孙子织毛衣
织毛衣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