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礼乐仪式象征对现代礼仪文明重建的启示

2017-01-27 18:19王渭清
华夏文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礼乐礼仪仪式

□ 王渭清

周代礼乐仪式象征对现代礼仪文明重建的启示

□ 王渭清

礼,从发生学上讲起源于人类早期宗教祭祀行为,人们把一系列祭祀的形式赋予特定的观念内涵并不断重复,从而成为仪式习惯。随着社会发展,宗教生活仪式习惯逐渐向社会生活渗透,成为社会化的控制力量,仪式中的不同角色规定,成为社会等级的标记,最终升格为社会政治权力合法性的象征形式。礼在周人手里发生了质的变化,礼的功能就在于实施人文教化,将政治、道德和人情,乃至法治相结合,以一套象征意义的行为及程序来规范人与他人(群体)、人与神(宗教)、人与自身(情与礼)的关系,使交往关系“文化”,把社会生活“仪式化”,使人们都在一种和谐而有序的环境中生活。这一礼乐与德刑相辅而行的统治思想体系,对后世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如何立足当代,合理吸收周代礼乐文化遗产,建构现代礼仪文明,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主张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然而周代礼乐文化毕竟是建立在血缘宗法社会基础上的。如何合理吸收周代礼乐文化的精华,为现代文明服务,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理论中得到启发。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社会和人的三大历史形态学说。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朱志勇进一步将马克思这三大形态分别从人格形态角度概括为“依赖型人格、独立型人格和自由型人格”,他认为:“经济形态决定文化形态、人的历史形态和每一时期的理想人格类型。从依赖型人格走向独立型人格,最终走向自由型人格,是人格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格文化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3页)

以此反观周代礼乐文化以及其后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看出礼乐文化形态下的人格范式正是一种依赖型人格。在周代,礼的功能就是群分人群等级,乐让人在等级秩序中能够安分守己,克己顺从,个体是依附于共同体而存在的。其本质是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民主、平等是有距离的。我们在研究周代礼乐文化精神的时候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今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马克思所讲的第二大历史形态下人的独立性固然在不断的凸现,人们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不断强化,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以物的依赖型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即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缺乏归属感,对既定道德规范盲目地反叛,工具主义价值观空前膨胀,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失范状态。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提出建构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文明建设思路,以克服生产力发展特定阶段物对人的异化现象。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正是历史发展第二大形态的必然结果。但是要克服市场经济下不和谐的声音,周代礼乐文明的仪式象征显然对当今社会身心和谐和人际和谐是有益的资源。周人开创的一套礼乐文化象征体系使人们在有规律的、不断重复的社会行为中领会仪式的象征意义,让人们在一个个特定时刻通过特定仪式来建构生存的神圣空间,沟通宇宙和人间的秩序。于是,我们有了一年四季反复的节日庆典,有了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有了宴饮待客中的礼仪活动。在这一个个礼仪活动中,特定的食物、酒、行为动作、音乐、舞蹈都充当了媒介符号。让我们年复一年对仪式活动充满期盼,仪式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快乐,同时也充当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但是,随着传统的渐行渐远,我们今天过年过节却渐渐感觉“没有意思”。过节尽管也回到家里形式上做到阖家团圆,但是没有了放鞭炮、准备年夜饭、敬家宅六神等仪式,面对面坐着各自玩着自己的手机,心理距离却无形中变远了。过去,我们亲朋之间以写信沟通信息、互致问候,形成了一套书信礼仪文化,“见字如晤”“信中握手”,以及抬头落款的各种礼仪格式充当了情感交流的媒介。然而今天,QQ和微信的便捷使得我们忘了以前书信中人和人之间必要的称呼,开口便是说事情。造成这一切固然是物质文明发达的结果,但对传统仪式的批判和中断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擅长心理学和医学的德国作家辛格霍夫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一书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并未在深层意义上有意识去了解仪式。我们的文化生活一直以理性为主导,仪式及其作用被当做文化怪物而屡遭排斥,甚至被视为远古时代的产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并且指出:西方精神医学近年来在心理治疗中尝试仪式的医疗效果。它在解决夫妻冲突、度过危机、告别父母或为自己重新定位等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仪式行动中包含有解决问题和适应变化的策略。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辛格霍夫认为仪式是心灵的稳固支撑。并提出了“仪式构造生命的过渡”;“仪式是不断重复的行为。重复的因素非常重要,仪式在行为的过程中固定了情感过程。”“仪式让我们联系起来”;“仪式传递意义”等一系列命题。呼吁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要重视仪式,并分别阐述了个人生活的仪式、伴侣之间的仪式、家庭中的仪式、孩子们的仪式、节日风俗的仪式、异国他乡的仪式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我们以辛格霍夫的仪式理论为参照,对照《仪礼》十七篇发现,周代礼乐文化的仪式象征体系把礼仪形式贯穿于人生的始终,不但很重视人生各个关口的平稳过渡仪式,而且往往重视在仪式过程中对人内心的敬畏培育和人际感情的凝聚。今天,年轻人结婚尽管可以不举行婚礼仪式,但是以后总会觉得人生缺乏一个庄严的时刻,缺乏一个美好的回忆;老人去世可以不举行葬礼,不通知亲友,一切从简,但是没有了葬礼,亲戚朋友的亲情凝聚何以体现?反之,一旦有了婚丧嫁娶的仪式,平日曾为利益产生矛盾的亲族都会因这一场共同参加的仪式活动而重归于好。在这些仪式上,食物的分享总是在仪式活动中占着重要的位置,有序分享酒食的礼仪活动是周代祭祀、宴饮礼仪的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成为传统中国人和人之间身体关怀的表达形式,人和人在一起说事、解决纠纷,“一起坐坐”背后自然是一起分享酒食的仪式。

总而言之,周代礼乐文化的仪式象征体系启示我们必须重视礼仪形式的象征功能,只有直面传统,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理念,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和人际和谐。当然要注意的是,我们今天的礼仪活动应在立足实际、节俭文明的前提下进行,铺张浪费和繁文缛节是我们不提倡的。

(作者:陕西省宝鸡市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邮编 721013)

猜你喜欢
礼乐礼仪仪式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筷子礼仪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礼仪篇(下)
Talking strategies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