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杰
(广东省广州市二度学法研究中心)
谈培养初中生数学交流素养的教学研究
——以“方差”教学为例
苏德杰
(广东省广州市二度学法研究中心)
结合“基于PISA数学素养测评视角培养初中生数学交流素养的方法研究”课题研讨课例“方差”的观课、议课,围绕初中生数学交流素养的培养,探析在课堂教学不同阶段的教学策略.提出基于学生经验以明晰交流主线,营造认知冲突以挖掘交流深度,落实研究方法并关注语言互化和学法指导,使数学交流更具平等性.
统计思想;研究方法;学法指导;数学交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总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在“数学思考”中提出两个目标:一是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二是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两个目标紧密相连,是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独立思考是隐性的,需要通过交流将其显性化,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学情、调整策略、达成目标,故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数学交流具有现实意义,也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一种交流素养.
笔者参与的课题研究中,是从信息学角度来界定数学交流素养的.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阅读、讨论、辩论、合作等方式理解、提取有效数学信息,用书面、口头形式进行合理推断、表达自我数学观点、反思与评价自己和他人观点的能力.以下结合几个问题的思考,对研讨课例“方差”进行解读,以观课者的角度探析培养初中生数学交流素养的相应教学策略.
问题1:在问题引入和理解阶段,如何基于学生经验,凸显学科思想,明晰数学交流的主线?
学习新知识时需要基于原有经验,对原有经验要么同化,要么顺应,这就是温故知新.方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重要特征数,它全面、平均的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而学生已经学习过描述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些都是统计分析中的重要的参考数据.所以,在方差概念形成过程的初始阶段,学生分析一组数据的方向会很自然的以上述三个特征数作为切入点.此时学生会因选择特征数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教师看待这些不同看法的角度,决定了学生思考和交流的质量,所以我们要关注概率统计的核心思想.概率统计是一种研究“不确定性”的数学分支,与传统研究“确定性”的数学有较大区别,在分析一组数据趋势做出合理决策的时候,追求的不是“对不对”,而是“合适不合适”.
授课教师设置“选派哪位运动员去参加比赛更合适呢?”的问题,该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让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发散出来,此时教师围绕本质,精心设置问题串,有利于问题的聚焦,由此顺其自然地引发学生对研究一组数据稳定性的思考.从课堂实效性来看,由于教师紧扣交流主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使得学生思考和交流的质量比较高,凸显了学科思想.
问题2:在问题分析阶段,如何营造认知冲突,落实研究方法,挖掘数学交流的深度?
学数学的目的是学习数学的研究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源于与已有经验的冲突,让人陷入深思,引发研究.因此,课堂教学需要从数学研究方法入手,关注营造认知冲突的好问题的设计,以激发学生思考.那么怎样通过问题来保证思考、交流的高质量呢?答案很明确,就是落实研究方法,挖掘数学交流的深度.
在问题分析阶段,授课教师先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从表格中的两组数据看出谁更加稳定吗?请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再用数据表达你的观点.这个问题启发学生从数的角度去研究问题,发现不太容易分析,就有了第一次的认知冲突.数学研究往往可以从数与形两个方面去研究,倘若从数的角度不便于研究,那就从形的角度去研究问题:以射击的序号为横坐标,对应成绩为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借助图形的直观,分析这两组数据的稳定性,再运用数据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研究,正是落实数学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两个问题,都强调“运用数据表达你的观念”的交流方式,这既体现概率统计的核心思想,又有利于学生根据数据做出合情推理,养成推理有依据的好习惯.如此,数学交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
当呈现两组数据的散点图时,教师并不急着往下讲,而是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尝试比较两组数据的稳定性.学生慢慢发现因为缺乏基准量而难以比较两者的稳定性,无形中营造了第二次认知冲突.于是寻找基准量就成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这是一种无声的数学交流,是“无声胜有声”!由于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一样的,以平均数作为基准量就顺其自然了.
但面对如此多的数据,该怎样开展研究呢?教师连续抛出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可以用什么量来刻画某次成绩相对平均数的波动大小?二是点到直线a的距离是一个非负数,我们可以用什么量来表示它?这两个问题告诉学生应当先研究个别情况.当研究透彻后,又设置两个问题:用什么量才能刻画出一组数据相对其平均数的波动大小?数据的个数对结果有影响吗?怎样避免?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引领下,很快揭开整体情况的神秘面纱,对问题的理解就相当透彻了.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串,不断营造认知冲突,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落实数学研究的方法,采取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的方式,既创造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发挥,又时刻引领着数学交流向纵、深方向伸展.
问题3:在问题解决阶段,如何引入符号表示,学会语言互化,提升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与交流的工具,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与水平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有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交替使用.自然语言就是文字语言,便于理解问题的本质,图形语言的表达非常直观,符号语言则简洁而准确.三种语言各有优点,故在数学交流中学会互化和灵活运用,有利于提升数学交流能力.
在问题解决阶段,授课教师先让学生用自然语言回顾问题分析的各个步骤,从中判断他们对方差本质理解的程度,为下一步的语言互化做好准备.当学生回顾整理后,教师引入符号表示,通过全班交流,让学生感悟符号语言的简洁与准确,也明白正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使得解决方法的应用范围拓宽了.有了这种感悟,学生在以后的数学交流中,就有了使用符号语言交流、进行语言互化的意识,长此以往,数学交流能力就得到较大提升.
问题4:在归纳反思阶段,如何关注学法指导,促进学力发展,使得数学交流更具平等性?
数学思维是隐性的,若学生不进行数学交流,就无从得知他的真实思维情况,教师就难以针对性地给予帮助.一部分学生往往不愿意交流的原因,并非是不想交流,而是学习能力不足,导致对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故害怕在交流中出错.这种理解水平的差异,不但发生在生生之间,也在师生之间存在.
为了尽量拉近学习能力的距离,促进数学交流的平等,在归纳、反思阶段,关注学法指导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在小结时,授课教师设置“什么是方差?”“方差有什么作用?”与“计算方差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三个问题,帮助学生明晰: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先弄清知识的必要性,再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最后掌握运用知识的思考顺序.这样蕴含学法指导的小结,体现数学研究方法的无声自悟,促进了学生学力的发展,也使得数学交流有了更平等的可能.
《标准》非常重视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笔者认为两点可达:一是要靠数学实验,如做一做、折一折、拼一拼、摆一摆,等等;二要靠数学交流,在表达中发现自己数学经验的不足,进而完善.非常认同德国教学论专家泰勒(K.Schaller)与费舍尔(K-H.Schafer)的观点: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既然数学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那必定离不开数学交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数学交流素养,必须关注学生经验,营造认知冲突,善用三种语言,重视学法指导.以此聚焦知识本质,倡导平等交流,及时分析调整,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017—07—12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项目——基于PISA数学素养测评视角培养初中生数学交流素养的方法研究(2015ZQJK035).
苏德杰(1978—),男,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法、学法和解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