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障”式探究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2017-01-27 10:00陈新健
中小学电教 2017年11期
关键词:清障页码图表

☆ 陈新健

(江苏省启东中学,江苏启东 226200)

“清障”式探究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 陈新健

(江苏省启东中学,江苏启东 226200)

“清障”式探究教学以教师设置技术障碍为核心,驱动学生分析问题以清除障碍,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本文以教学案例为依托,阐述了“清障”式探究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自主有效探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清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是集实践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高中信息技术更加注重学生技术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由此,“清障”式探究教学应运而生,它以人为有意设置“障碍”为核心,在学生学习中形成技术障碍,以此诱发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主动分析,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清障措施,让学生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这里的“障碍”可以理解为操作技术上的“困难”,强调的是“人为设置”,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可将“清障”式探究教学分为障碍预设、分析探究、清除障碍、清障反思四个环节。由此,教师可依据这四个环节组织教学,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预设障碍促进能力提升

清障式探究教学以教师设置障碍为核心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预先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还要对形成技术障碍进行精心设计,故意让学生落入教师预先设置好的“陷阱”中,以此驱动学生产生分析、探究意识,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构建,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授“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一课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准确地表达意图,教师预设任务:让学生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变化对比表”制作成图表,要体现出城镇收入和农民收入在2014年到2016年这几年中的变化情况。但是教师并没有告知学生具体制成哪种类型(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的图表。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是清除障碍还是停滞不前?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解决困难的机会。课上当教师给学生布置图表任务时,学生就会问:“老师什么情况下使用柱形图?什么条件下使用折线图?什么范围内使用饼图呢?”此时,教师以操作任务为例展示三种类型图表的区别,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断清除预设任务中的障碍。柱形图用于比较一段时间内两个或多个项目之间的对比,直观且形象;折线图体现的是一段时间内事物变化的趋势,能够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饼图则主要用于比例的表示。由此,通过清障式探究教学,让学生对三种类型的图表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成效。

二、自主探究清障构建新知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技术诞生,这就使得教材中的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的节奏,有些内容远远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讲授教材知识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渗透新的知识或者技术,以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利用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时,教师可延伸讲解“不同类型页码插入”的知识,目前,很多的学生都会用Word文档中的“插入—页码”操作完成页码的插入任务,且页码的显示是从1开始连续出现。此时教师布置新的任务,要求学生用两种类型的页码插入到文档中,即文档的前三页用罗马数字显示,从第四页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显示,并且此页要求页码是从数字“1”开始编码。通过实践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是全部设置成罗马数字,就是阿拉伯数字,这让学生意识到仅仅用“插入”中的“页码”无法成功地达到老师的要求。由此,诱发学生主动进行清除障碍的探究,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利用“分节符”可以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反复实践,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让学生体会到化解难题的成就感,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三、分层清障促进全面发展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提出的课堂教学策略,它注重学生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障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设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解决障碍问题。

例如:在使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时,经常会涉及数据的运算,针对数据求和计算,教师可进行分层设障,第一层障碍要求学生对表格中第一横向的数据进行求和计算,第二层障碍是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所有横向的数据进行求和计算。在自主探究学习中,B类的学生(基础较好,能力一般)能够对每一横向的数据进行求和计算,然后依次进行操作,并顺利完成所有横向数据的求和计算。这样费时又费力,于是学生继续探寻短时又高效的计算方法,利用公式粘贴的功能,瞬间完成所有横向数据的计算任务。C类的学生(基础薄弱)也会积极地探索、反复实践,虽耗时较长,但还是完成了任务。A类的学生(认知水平高,能力强)能够很快地解决第一障碍,然后利用公式法消除第二障碍,最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完成任务。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将障碍尽量交由学生独立处理和解决,让学生的能力在清障过程中得到磨炼和提升,从而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反思清障提高总结认知

反思是清障式探究教学的最后环节,此环节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思想的梳理,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反思清障的过程,提高认识,便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操作中的规律和方法,从而促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使用Excel制作图表时,为了让柱形图的数据显示更加科学和准确,教师要求学生在制作图表时能够实现点击柱形图就能链接到原始数据的效果,并能看到详细的数据源。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总是会遇到操作失败的情况,即在点击柱形图数据时不能链接到原始的数据显示,这就给学生形成了技术上的障碍,需要其在操作中自主探究解决。通过探究分析,学生最终明白原来是通过“插入-由文件创建”等操作才能实现,进而达到所需要的效果,从而清除障碍。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在操作中忽视的问题,要想让图表更加科学准确地表达信息,就要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且对各项功能深入理解,才能游刃有余地达到图表制作的效果。又如,在柱形图中添加误差线、图例,设置柱形图样式等,都需要学生对图表操作各项菜单功能以及各个选项深入了解,才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制作出更加直观形象的图表作品。由此,学生在学习利用Excel制作图表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功能产生的效果,深化学生对Excel各项操作效果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清障”式探究教学力求创设真实的技术运用环境,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通过有意设置技术陷阱,驱动学生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问题,而不是去规避问题,为锻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供了机会,从而让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清障”式探究教学的四个环节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究清除障碍的方法,提升学生技术思维能力,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1]王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案例设计[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2]任莉.清障式探究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01):40-41.

[编辑:闫长松]

G434

A

1671-7503(2017)21-0066-02

猜你喜欢
清障页码图表
复杂环境下清障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其对基坑安全性的影响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and Fatigue Study of Steep Wave Risers Under Irregular Loads
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机制建设及其经济社会效益研究
CONTENTS OF 2020
感谢
基于“互联网+”的高速公路清障业务管理平台设计
Consequences of early adverse rearing experience(EARE) on development: insights from non-human primate studies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