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已成为近年来举国上下轰轰烈烈的文化热词,越来越多的人肩负起传承的任务与担当,而中华优秀的传统和文化亦通过其得以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坚持到今天,可谓硕果累累,然而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挖掘非遗的保护价值,真正使得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以海派剪纸为例,中国民间剪纸起自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 多年历史,剪纸发展到20 世纪30 年代,这门原来属于纯民俗形态的艺术逐步向现代观赏美术形态发展,出现了新的现代剪纸艺术流派,全国各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海派剪纸正是其中一抹亮丽的色彩,海纳百川和博采众长,使得海派剪纸结合城市相关习性,在传统基础上加以精炼概括,更贴近现代人生活。
在个人对海派剪纸这一非遗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愚以为首先要有敬畏心,对文化的敬畏,对传统的尊重,对前辈的敬仰,进而端正自己的态度。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传承,是人文习俗、社会秩序、历史积淀的产物。其实现在的许多非遗项目,原本都是民间生活的原始状态,是最自然的一个部分,是需要我们对其肃然起敬的。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不能仅仅停留在博物馆或者美术馆进行展览展示,或是依然依靠抢救性保护措施来延长生命。这就需要做到七个字:诚信、自信、可塑性。
所谓诚信,是指真诚可信,也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匠心”,当满怀真诚、甚至虔诚地对待非遗的传承,“匠心”自然水到渠成。
而自信,即中国的文化自信。泱泱大国的五千年文化,孕育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精华,国际上不断涌现的“中国风”热度更是强有力的证明。任何一种非遗都可以从其原生地或生态中汲取力量,诸如我个人的海派剪纸题材多是对近代上海石库门文化、老城厢文化等主题进行的提炼,在表现海派地方特色的同时,以海派剪纸的技法加以融合,这既是一种巧妙的配合,也是源于对海派这一特色文化的自信。
最后一点便是可塑性,都说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是相对的,但也可以互相转换。尤其在美学范畴里,有时越是本土的、传统的,越显得有艺术特色。事实上,非遗传承的实践工作若能与时俱进地在当代语境下寻求新的定义,秉承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加以新创意、新设计、新运作,愿意吸纳世界之新知,收罗天下之英才,学会一切为我所用,这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为时代所服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