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贤 黄仲一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 362021
自2015年3月起,英国现代生物、施普林格、爱思唯尔、自然等国际出版集团发布四批集中撤稿,共涉及中国作者论文117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被撤论文集中展开调查,发现这些被撤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1]。学术不端行为已经引起学术界、期刊界等的关注,学术期刊作为发表科研成果、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防范学术不端论文出版是其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当前,国内研究者仅从责任编辑的角度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并提出策略[2-7]。然而,撤销的学术不端论文除了作者的原因,学术期刊把关者(主要包括责任编辑、审稿专家以及主编)也存在把关不严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从学术期刊的角度,以作者、责任编辑、审稿专家、主编四个维度分析学术不端文献出版的原因,提出学术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论文出版的立体策略。
2016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征求意见公告,定义了七种学术不端行为。但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学术不端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
第一,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剽窃指的是以隐蔽的手段,在使用别人的或自己的观点、方法、结果等时,没有给出恰当标引的学术欺诈行为[8]。抄袭指的是将他人的研究成果占为己有,抄袭的内容包括论点、论据、概念等。
第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指的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期望值,随意篡改或取舍结果,例如篡改数据。
第三,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一些作者在根本没有做实验或者没有调查的情况下,伪造数据、资料或结果,并且予以记录和报道。伪造是当前学术不端行为中影响较为恶劣的一种,不仅败坏学术道德,而且有可能使虚假数据以讹传讹,破坏公众对学术的信任。
第四,未参加研究或者创作却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由于利益驱使,论文“空挂名”“被挂名”等学术不端行为频频发生。这类严重违反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学者群体的形象和尊严。根据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5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在没有参加的研究成果上挂名”是我国学术界的一种普遍现象,40%的被调查者表示明确知道自己周围的同事在科研成果上“空挂名”[9]。有些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论文看起来更有分量,在没有征得其他作者(一般为有名望的专家、教授)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添加作者,出现“被挂名”现象。
第五,有偿发表论文、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为他人代写论文。近年来,论文代写代发导致学术造假,学术造假的论文包括虚假第一作者,虚假合著者,虚假课题等。
第六,一稿多发。一稿多发指的是作者将同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多家不同的刊物上,主要是由于作者一稿多投而引起的。一些作者担心论文不能被录用,采取投递多家刊物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论文中稿率的目的。
随着学术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及网络付费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广泛应用,简单的复制粘贴等显性学术不端行为已经不常见,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隐蔽的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漏洞。首先,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存在技术上的盲区[10],无法检测图片、表格、贴吧网文、翻译的外文等。作者利用该盲区,实施学术不端行为,例如遵义师范学院赵井春副教授抄袭剽窃安庆师范大学201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金鹏的论文[11]。
其次,检测时间存在盲区,数据库收集论文存在滞后性,无法检测未及时上传的抄袭源文献。张辉玲等[12]所在编辑部曾经收到一篇稿件,作者利用其团队成员论文(疑似源文献)已发表但是还未被上传至中国知网的漏洞,避开了检测,成功得以发表。
此外,检测系统不够智能,无法检测更改表述方式、调整语序、替换同义词等深层学术不端行为。例如天津某大学高鹏、姚素英实验结果完全相同,但是实验材料却完全不同,经调查发现,其中一篇论文篡改了实验数据[13]。因此,隐式的、深层次的学术不端行为无法简单利用检测文字重复率甄别。
第二,利用学术期刊只审核论文,不审核学术研究过程的漏洞。一些作者通过钱文交易,利用中介代写代发论文;一些作者利用钱权交易换取论文,虚假挂名。这些隐蔽的学术不端行为,更具有迷惑性,学术期刊如果没有更细致、更深入地审查,很容易让其蒙混过关,顺利发表。
第三,利用学术期刊投稿系统不同的漏洞。同一投稿系统能够发现作者一稿多投的行为,但是不同学术期刊的投稿系统可能不同,作者在不同的系统投稿,但学术期刊不容易发现其一稿多投的行为。建议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北京勤云采编系统、三才采编系统等将投稿系统的数据共融共通,防范论文的一稿多投。同时,由于论文发表时间不同,而且发表后的论文被收录到数据库的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延迟,在真空期内,学术期刊很难发现一稿多发的现象,例如天津城建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将自己的论文只字未改地在三个不同的期刊投稿并且发表[14]。
首先,没有核实论文的基本信息。论文的基本信息包括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基金项目,研究方向等[15]。责任编辑很少核实作者提供的信息,一般都是默认作者的信息,因此,弄虚作假的论文便有机可乘,例如论文中介为了达到发表的目的,投一些学术期刊所好,在论文中虚假署名知名专家、虚假标注国家课题等。笔者所在的编辑部曾发现一些投稿的电子邮箱相似,邮箱地址均为作者姓名全拼加编号后缀163的域名。深究之下发现,不论是论文结构还是论文风格都惊人地相似。通过网络搜索其中一篇投稿标注的课题,发现第一作者并未参与所标注的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归属于第二作者,在与第二作者联系后,意外发现第二作者并不知道有此论文,经查,该篇论文的第二作者及其基金项目是论文中介为了增加投稿命中率,随意增加的。
其次,过度倚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以及专家审稿意见。责任编辑过度倚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16],没有进行深入审查,致使隐形的学术不端行为无法被查出。此外,责任编辑盲目认定专家的审稿意见[17],没有考虑到当审稿专家研究有限、所阅读文献有限、审稿认真程度不足,评审意见不客观时,论文可能存在不易发觉的学术不端行为。
再次,对“人情稿”审查不严。由于送审程序不对外公开,有些意志薄弱的责任编辑利用手中的送审权利,自降审稿标准,将“人情稿”送给容易通过的审稿专家,或者将论文送审给作者推荐的审稿人[18]。因为审查不严,导致“人情稿”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在形形色色的学术不端论文中,“人情稿”也是一个主要来源。
最后,论文发表前没有进行再次审查。由于检测系统的数据库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更新,各个学术期刊不断更新发表的学术成果,因此在论文发表之前,如果没有再次审查论文,有可能使得实施一稿多投、抄袭等不端行为的作者得逞。
审稿专家凭借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比较深入地评估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有效遏制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然而随着学科的交叉与细化,一些审稿专家无法凭借自己的知识结构客观地判断论文,更无法判断论文是否存在深度的学术不端行为,例如无法判断捏造数据、篡改数据等。有些审稿专家因其工作繁忙、科研压力沉重,没有更多精力处理审稿事宜,但又不想拒绝编辑部的审稿请求,于是或自己粗略审读,或让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审阅,故隐蔽的学术不端行为很容易被忽略[19]。因此,专家审稿不客观,容易导致低水平、重复、伪造数据的论文蒙混过关。
主编终审是三审制的最后一关,主编的高度责任感是防范学术不端论文发表的重要因素[6],然而在实际的终审工作中,主编更重视把握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甚少涉及审查学术不端行为,导致终审并不全面。论文的学术质量建立在学术端正的基础上,作为三审制的最后一关,主编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更重,因此,主编除了把握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还要监督责任编辑和审稿专家,检查初审、复审意见是否公正客观,最后提出论文是否采用的决定性意见。
目前,尽管大部分学术期刊在投稿系统中均发布规范学术道德的声明,但是收效甚微,尤其是对学术造假者约束不足。代写代发的中介更是无视声明,常常有意提供虚假信息,因此作者提供的基本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论文的真实性。
首先,审核基本信息的完整性。有的第一作者未提供其余作者的信息,应当及时与第一作者联系,修改并且补充内容。
其次,审核基本信息的一致性。通过网络搜索,与作者单位网站核实所有信息。审核论文内容与作者标注的单位、研究方向是否一致;题目与基金资助项目是否一致;职称学位与基金项目是否匹配;联系电话号码属地与所在单位是否一致。
此外,审核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基本信息不一致的论文,要加强审查第一作者,及时联系第一作者,让其提供原始数据、基金项目扫描件、职称证书等辅助信息。为了保证联系的有效性,应该联系作者的所属单位,确认信息正确后,再进一步联系作者。同时,要加强审查通信作者以及其他作者信息,及时与他们联系,防止一些作者莫名奇妙“被署名”。
笔者编辑部自2017年开始,规定收稿前认真把关论文的基本信息,对可疑的信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予以确认,如果发现一些作者回答支支吾吾,回避编辑提出的问题,那么编辑则需要对作者重申学术不端行为的后果。有的作者当即选择主动撤稿,有的作者无法提供编辑部需要的证明材料,导致其论文被编辑部撤稿。通过审核信息,可以将相当一部分的学术造假论文阻挡在出版流程以外。
3.2.1 充分使用多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首先,充分使用多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例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快速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其次,对于重复率低于编辑部标准的论文,比对检测报告中疑似抄袭的来源文献,深入分析是否存在改写等隐形的学术不端行为,特别注意存在不实参考文献的论文、提前检测的论文,以及多次被检测的论文(有的编辑部已经加入稿件追踪平台)。
3.2.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防范利用检测系统漏洞的学术不端行为
通过搜素引擎,例如百度、谷歌,输入低重复率论文的题名、关键词等,进一步排查[20]。笔者收到过一份来稿,其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重复率查询结果为12%,万方为5%,在百度学术中查找审稿者时,偶然发现其中一篇论文的摘要和来稿的摘要非常相似,带着疑问,笔者下载了此文,经过比对,发现引言、各级标题、图表、实验都非常相似,只是语言表述不一致而已,然而在论文的参考文献却未提及该论文,经查证该篇稿件为改写已经发表的论文。
3.2.3 借助专家的力量防范深度学术不端行为
遴选与论文研究方向最相同、最匹配的小同行,例如相同的3、4级学科[21]。首先,请专家确认论文是否在3、4级学科方向与专家研究方向相同,只有小同行,才能够凭借自身较高的理论水平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客观地评价论文内容是否真实可靠,结论是否符合事实,有无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行为。其次,请专家确认是否能够在审稿周期内完成任务,在保证审稿专家有时间、精力的情况下,才能够洞察深度的学术不端行为。最后,将编辑怀疑的内容提交至审稿专家,由审稿专家加以判断分析,从专业的角度有效地过滤抄袭、剽窃,粗制滥造,伪造、篡改数据等不端行为。笔者所在的编辑部在将论文送审之前与对审稿系统中“知悉标识”为“未知”的审稿专家电话联系,确认审稿事宜。如此,不仅提高了送审的准确率,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审稿周期。
3.2.4 出版前再审查
第一,二次检测。随着检测数据库内容增加,以及返修、编校环节不断修改,文字重复率也不断变化。因此,在刊发前及时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二次检测,能够有效防范一稿多投、抄袭剽窃最新成果等行为。第二,增强与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一些作者等不及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未与学术期刊确认,转投其他学术期刊,导致一稿多发。发表前,应当与作者再次确认不存在一稿多发的情况。第三,多浏览其他学术期刊网站发布的新论文,防范抄袭、剽窃、一稿多发等不端行为。笔者所在的编辑部根据此环节评价作者信用等级,如果发现一稿多投、剽窃、抄袭等不端行为,那么作者将被评价为不被信任,其以后的投稿在五年内将不被接收。
主编终审要发挥监督责任编辑以及审稿专家的职能。首先,检查责任编辑的审查情况,包括核实文字重复的内容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的嫌疑,核实送审时是否回避作者现在或曾经单位(在读硕士、博士时的院系)的专家,是否回避作者曾经合作过的专家,核实是否存在责任编辑的“人情稿”,最大程度地保证同行评议的独立性。其次,检查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对于敷衍、言之无物的审稿意见,要退回责任编辑,重新送审其他专家。终审时,如果发现稿件存在一稿多投的不端行为,除了退稿,还应当通知作者多投的另外几家期刊,撤销该论文。
论文发表后,建立问责制度,即“秋后算账”。发现存在学术不端现象的论文,首先问责作者,向作者所在单位通报其学术不端行为,从数据库中撤销其学术不端论文,将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记录到作者的诚信档案中,通过科研诚信档案的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公开,五年内不得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提高作者发表学术不端论文的成本。近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通过辞退解聘或撤职开除等形式严厉问责学术不端行为。
如果由于编辑个人疏忽造成学术不端论文发表,编辑应当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防范学术不端。如果是编辑故意玩忽职守,根据《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可以对编辑做出相应的处罚,从而约束编辑的个人行为。另外,学术期刊应当尽快针对界定编辑不端行为以及处罚,出台详细可操作的管理办法和细则,制定相关的处罚措施[22]。
及时撤换不负责的审稿专家,当前并没有针对审稿专家出台具体的处罚措施,可以参照《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与稿件管理》,慎重处理,及时撤换审稿专家[23]。
对于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已发表论文,终审的主编也需要反思防范不端文献的薄弱环节,总结下次终审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是提高学术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术不端论文,找出其发表环节中的疏漏,如果是作者挖空心思加以矫饰,瞒过编辑、审稿专家、主编,那么找出学术不端行为隐蔽的原因,形成书面案例,提高防范能力。如果是责任编辑、主编疏忽,那么要接受教训,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如是专家疏漏,那么在以后送审工作中尽量避免送审该专家。尽管学术不端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通过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典型方式、方法形成案例,通过学术期刊的网站、微信平台、微博等,分享给更多的同行,从而提高防范学术不端的能力,维护学术期刊的形象。笔者所在的编辑部曾经接到本刊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的第二作者的电话,要求撤销论文,原因是对该篇论文完全不知情,论文发表之前只是碍于第一作者情面,对论文稍微提出了一些非实质的意见,第一作者据此擅自加署其姓名。因此,本编辑部立即接受教训,在初审前确认论文所有作者同意发稿的意向,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学术期刊的每篇论文必须需经过三审制才能出版,即责任编辑初审、审稿专家复审、主编终审,因此学术不端论文能够出版不仅仅是作者的学术道德问题,张前[23]认为,学术不端论文与学术期刊把关者不恪守职责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学术期刊把关者严格把关论文的学术标准,严防学术不端行为,那么学术不端论文就不能发表。然而,审稿制度不透明,缺乏对学术期刊把关者的有效监督机制,导致学术不端行为有机可乘,学术期刊也就很难避免学术不端论文的发表。因此,笔者再次呼吁,要从根本上遏制学术不端论文发表,不但要对作者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提高警惕,而且要有效地监督各级把关者的审稿行为,加大处罚措施,提高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本。
[1] 马晓华. 自然科学基金委查处61例科研不端案:造假剽窃突出[EB/OL]. (2016-12-25) [2017-05-25].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65,20161215694036612.html.
[2] 陈钢,徐锦杭,丛黎明.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认知情况调查[J]. 编辑学报,2015,27(3):246-248.
[3] 陈志贤. 编辑应重视“修改后发表”的返修稿[J]. 编辑学报,2014,26(2):173-174.
[4] 陈志贤. 学术不端防范中科技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J]. 编辑学报,2015,27(2):119-121.
[5] 赵跃峰,孙守增,董强柱,等. 学术不端行为中编辑责任的分析[J]. 科技传播,2013(11):22-23.
[6] 朱银周. 期刊主体人员防范深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职责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73-1378.
[7] 朱渭波. 也谈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J]. 编辑学报,2015,27(5):509-510.
[8] 孟月. 国内外关于自我剽窃的研究现状综述[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5):485-491.
[9] 邓大胜,李路路,史慧,等. 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R].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3.
[10] 吴昔昔,贾建敏,吴健敏,等. 低重复率稿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与防范[J]. 编辑学报,2016,28(3):266-269.
[11] 裴江文. 贵州遵义师范学院一副教授抄袭本科生毕业论文[EB/OL]. (2016-08-12)[2017-05-25]. 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812/c1006-28630385.html.
[12] 张辉玲,白雪娜,崔建勋,等. 学术不端文献的发表追溯及防范对策——基于185篇疑似学术不端文献的实证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691-697.
[13] 北京青年报. 科研不端六案例被通报批评[EB/OL]. (2013-08-02)[2017-05-25].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8-02/content_9749903.html.
[14] 中国青年报. 天津城建大学一副教授论文一稿三发[EB/OL]. (2016-08-19)[2017-05-25]. http:∥news.ifeng.com/a/20160819/49803944_0.shtml.
[15] 陈锐锋. 加强作者相关信息审查 预防学术造假发生——1起来稿涉嫌学术造假给我们的启示[J]. 编辑学报,2016,28(2):144-146.
[16] 王文福. 期刊防范学术不端的深度反思——兼谈对AMLC系统的理性认知[J]. 编辑之友,2017(3):32-36.
[17] 李瑛. 专家审稿意见在科技期刊论文中的合理呈现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9):938-942.
[18] 黄仲一,郭雨梅,朱雪莲. 科技期刊假冒网站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 编辑学报,2016,28(1):50-52.
[19] 丁佐奇. 提高同行专家审稿积极性的实践及思考[J]. 编辑学报,2017,29(1):58-60.
[20] 吴昔昔,贾建敏,吴健敏,等. 低重复率稿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与防范[J]. 编辑学报,2016,28(3):266-269.
[21] 于伯章. 伪审稿及其预防措施[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3):283-286.
[22] 张亚茹. 学术期刊作者投稿行为的法律审视与应对[J]. 新闻研究导刊,2015(13):177,192.
[23] 张前. 学术不端与学术期刊的责任——学术不端事件引发的若干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2009(6):199-204.
作者贡献声明:
陈志贤:提出思路,撰写论文;
黄仲一:论文指导,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