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陈黎黎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陈黎黎
3月31日,星期四。这一天是月末,也是开展“我和爸爸妈妈”写信活动的日子。孩子们画过很多次画:人物、风景……说起“写信”,还是第一次呢!老师组织孩子讨论起来:“你有什么悄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纷纷踊跃地举起小手。
其中不乏有许多其乐融融、充满爱意的话语——
蓉蓉: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刚生下小弟弟,辛苦了!我很爱你们!”
贝贝: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他们之前答应我的,希望他们不要忘记了。
美琳:我想让爸爸教我学跳绳,到大班跳绳得第一!
当话匣子打开,平时善于关注细节的孩子更是有话要说——
朋朋:有一天,爸爸玩手机,妈妈叫他,他装作没听见,妈妈把爸爸手机扔了,我想对妈妈说“不要再扔手机了,有话好好说!”
萱萱:有时候,爸爸妈妈会吵架,我希望他们能相亲相爱、友好相处。
汉宝:我想提醒妈妈,每次水壶里的开水总是会喷到外面,想让她少灌点水。
没想到简单的话题在班级中却引起激烈讨论,也不时引起许多共鸣。当老师交代今天的内容——“给爸爸妈妈写信”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将自己的“话”画出来了。
只见蓉蓉画了爸爸妈妈和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显露出满满的幸福;萱萱画出的爸爸妈妈,嘴巴上各画了一个“叉叉”;美琳则画了自己在甩动短绳,旁边站着爸爸……
画着画着,孩子们之间、老师和孩子之间便开始交流——
◆萌萌:老师,你看我画的妈妈和我抱抱、亲亲,头顶上全是爱心。
老师:真好看!你的信写给谁啊?想对她说什么?
萌萌:我是写给妈妈的,想告诉她我爱她!我要永远跟爸爸妈妈在一起!
◆睿睿:叶子,你知道我画的是什么吗?
叶子:你画的是爸爸妈妈和你自己吧?
睿睿:是的,我写信给我爸爸,希望他的身体快快好,早点出院,我们一起出去玩。
◆妙妙:老师,你看我画的邮轮像不像?
老师:很像呢!这封信写给谁的呀?什么意思呢?
妙妙:我要和爸爸妈妈去坐邮轮啦!我很期待,我要穿上漂亮的公主裙去!
……
4月1日,星期五。这一天是月初,家长们将回信送至老师手中。“怎么读回信?”由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开——
老师:爸爸妈妈回信啦!老师要帮他们读给你们听哦!不知你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还是自己听?
萱萱: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爸爸妈妈的信!
老师:为什么?
萱萱: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幸福。
鹤轩:我想自己听。
老师:为什么呢?
鹤轩:因为我不想让别人知道妈妈给我写的信,想独自享受妈妈的爱!
反思一:“我和爸爸妈妈写信”活动是近期开展的家园共育活动之一,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画出小小的内心世界,孩子们敢说、敢画,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待孩子们画好后,自己折叠、放入信封、画上封面带回家,准备悄悄地放入爸爸妈妈的口袋或柜子里。在此之前,家长们也已获得老师发送的信息,等待收信,并认真“读”信,用老师统一准备的纸张回信。家长们的回信内容也超乎所想,真实、诚恳,令人感动。在这次活动中,他们感受颇深:有的感受到孩子传递的爱,也有家长表示及时接受孩子提出的意见,甚至有家长在回信时流下感动的泪水,同时也都在期待下一次的来信。
反思二: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已能将心中所想画出来了,有具体形象的、有抽象的,他们敢于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作为此次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倾听者,在信件来往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作为老师,感慨于自己孩子们的成长变化;作为一位母亲,感动于父母们的用心良苦,平时羞于言表的话语在信中表达得淋漓尽致。每一封回信中都流露出对孩子的爱,他们写过许多封信:给同学、给师长……作为父母,却是第一次给孩子写信。“亲爱的XX宝贝”、“爱你的爸爸妈妈”,字里行间都令人感动。
反思三:班级30封回信,我尽量为孩子创造安静的环境,在课间、饭后一一读给孩子们听。从老师口中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对孩子们来说也是第一次,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让老师读回信,尽管不认识字,却满怀期待,用专注的眼神看着回信,当我读完所有内容,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显得格外满足,也有孩子乐于表达,直呼“太幸福了”,更有感性的孩子流下感动的泪水……而读信的方式也是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有选择分享的,有选择独自享受的,这两种方式都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反思四:幼儿园活动丰富多彩,要将每一个活动做细致、完整,让孩子、家长、老师从中获益,便需要老师不断地思考。现在提倡研究型教师,在家园共育活动中得以历练。就班级开展的“我和爸爸妈妈写信”活动,我又做了几点思考,以完善此活动:
1.请家长将孩子画面内容用便签条写下来,附于画面旁,让活动的过程清楚地呈现出来,阅读者不仅能看到孩子的“信”,了解信的内容,也能将其与家长的回信相匹配。
2.每月一次的“我给爸爸妈妈写信”活动内容收藏在人手一本的册子中,保留至孩子大班毕业发放给大家,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有父母相伴,满满幸福感。
3.开展“我和爸爸妈妈说说悄悄话”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来园,面对面、零距离的表达真实的内心想法,让家长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成为爱的港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亦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园创办人陈鹤琴老先生在《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中也阐述道:“幼稚教育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单独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他在《家庭教育——怎样做好父母》一书中写道:“做父母”是一桩不容易的事情,为人父母者首先要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等。近期在毛曙阳博士的指导下,我班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陆续开展了相关活动,让家长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1.家长漂流书:每周由一名家长用自己的方式谈谈自己孩子一年来的成长变化,可采取或文字,或照片叙述,或作品描述等形式,将自己的发现与感受在班级传递。
2.家长育儿沙龙:每位家长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都有话可说:失败的经历、教育的困惑、成功的经验等等,我们通过《家长园地》中的版块轮流呈现出来,与大家一同交流、分享。
3.品行墙: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了解有多少?在“品行墙”版块出现以来,家长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性格怎样?习惯如何?有何才能?每月一期的“品行墙”环境创设进一步拉近了家长和孩子的距离,同时也让孩子重新审视自己能取长补短。
4.爸爸妈妈走进课堂:由家长们自发组织“爸爸妈妈小课堂”活动,家长自主参与、自由选择。《奇妙的磁铁》、《解放军叔叔来做客》、《春天的小花帽》、《带你看中国》等家长设计、组织的活动受到了大家积极参与和热烈追捧。家长也从此次的角色变化中感受到幼儿教育的快乐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