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坦克发展及其角色演变的研判和规划研究

2017-01-27 12:00:03纪伯公石晶吴迪
消费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坦克苏联武器

纪伯公 石晶 吴迪

装甲兵工程学院

俄军坦克发展及其角色演变的研判和规划研究

纪伯公 石晶 吴迪

装甲兵工程学院

本文详尽地总结了坦克从研制到广泛使用的过程,比较了坦克在二战前后在战争中的作用,分析了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角色,并设想了其未来的发展。最后就现代战争对装甲坦克武器与技术装备的要求进行了归纳总结。

坦克 现代战争 装甲装备

一、坦克的发展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

(一)二战前坦克的发展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坦克的出现客观上与作战行动方式与方法在一战时期的转变相联系。研制坦克的思想为了使它们在战斗过程中能压制敌人生存下来的机枪,为身后进攻的步兵通过工程障碍开辟道路,并为扩大战果创造条件。为了实现这一思想,需要将火力、防护性和机动性集中在一种武器身上。这样,在一战的战场上就出现了被取名为“坦克”的新式武器。在坦克发展初期,坦克作为直接支援编队被用于与步兵或骑兵进行密切的战术协同。后来,形成了有组织的密集使用坦克和组建大型装甲坦克部队的原则。

苏联最初的科研基础和物资技术保障水平以及坦克制造业的状况尚不能确保完全自行研制坦克。为了研制后来构成苏联坦克车队基础的Т-26和БТ坦克,苏联利用了英国和美国坦克制造业的经验。到卫国战争(1941-1945年)爆发之前,苏联红军已经拥有将近23000辆坦克,其主力是约17000辆Т-26和БТ轻型坦克。虽然这些坦克已经不符合新的战斗条件,但它们的作战能力完全可与当时德国的T-Ⅲ和T-Ⅳ坦克相提并论。考虑到坦克在西班牙、哈桑湖和哈勒欣河的作战使用经验,苏联哈尔科夫设计局于1939年研制了Т-34中型坦克。这是世界上首次在中型坦克上使用76.2毫米口径的长身管坦克炮、坦克柴油机、宽履带和区别防弹装甲。Т-34坦克的所有指标超出法西斯德国的T-Ⅲ和T-Ⅳ坦克以及英国和美国的坦克。

战争年代,苏联坦克工业在技术与工艺应用领域走过了在战前需要10-15年时间的路。新型技术装备在几个月内就能问世。1941年上半年苏联工业生产了1800辆坦克,下半年则生产了4867辆坦克,而1942年上半年生产了11177辆坦克,1942年全年一共生产了24589辆坦克,同时一半以上是Т-34坦克。一个事实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研制和推广新型装甲坦克装备工作的规模:仅1944年就生产了25种试验型新型坦克和自行火炮,而1945年是16种,1942-1945年一共生产了62种型号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这证明苏联一直在探索新的技术方案并完善坦克和使用其底盘的车辆的使用方法。1941年7月1日至1945年9月1日,苏联坦克工业一共生产了106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同期德国生产了4038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苏联的大型坦克部队集团参加了解放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战斗。坦克部队在最终歼灭德国法西斯军队和占领柏林的战斗中也起了重大作用。二战期间,坦克部队最终成为陆军独立的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其主要的突击和机动力量。苏联组建了38个坦克和机械化军、6个坦克集团军。各交战国一共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战争证明了苏联在战前基于所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采取的坦克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在战争期间建立了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兵团现代技术保障系统的基础。

(二)二战后坦克的发展及作用。二战后局部战争的经验表明,坦克在诸兵种合成部队中扮演主要角色,在战术层次的近战及在某些情况下在战役层次中是主要的作战兵器。北约主要成员国的陆军坦克兵团所占比重证明了这一点,即美国约占50%,德国超过50%,英国75%,其未来陆军建设计划要求进一步发展坦克和坦克部队,以加强其作战能力。

坦克部队与兵团在诸兵种合成军队集团编成中所占比重增加的趋势可以证明,它们仍是陆军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德国1941年进攻苏联时有3266辆坦克,而1967年阿以战争中双方共投入3000辆坦克,1973年达到6700辆,到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超过4000辆,而海湾战争超过9000辆,其中多国部队5450辆。典型的例子还有,以色列陆军中坦克部队与兵团所占比重大约是50%。

在阿以战争和“沙漠风暴”行动等情况下,坦克被独立使用或作为步兵的直接支援手段使用。坦克在独立行动中最经常被旅和营战术编组所使用,包括在与摩托化步兵密切配合的一体化战斗队形中。同时也暴露出坦克需要武装直升机、突击飞机、炮兵、防空兵器的经常支援。在大规模局部战争(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1956-1972年的阿以战争,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坦克部队还用于阵地和机动防御,同时陆军的作战行动逐步呈现出诸兵种合成战斗和战役具备三维空地形式的趋势。

二、坦克现代的角色和未来的发展

(一)坦克在现代诸兵种合成战斗中的角色。在现代战争中取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陆军战术武器系统。该系统用于在诸兵种合成战斗中执行战斗任务,涵盖了主要的武器和技术装备类型,主战坦克在战术武器系统中占有特殊位置。与其他武器相比,主战坦克对常规、化学和核武器的杀伤作用具有最强的稳定性。坦克的高机动性使它能快速利用火力和核打击的成果,及时集中部队为在主要方向上的部队创造决定性优势,而必要时为削弱敌人核武器和高精度武器的杀伤作用,可以疏散军队集团。以上性能决定了主战坦克在陆地常规和核战争中作为进行积极、决定性和灵活的作战行动的大规模有效工具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近年来,由于军事冲突特点的变化,轻型坦克的作用在上升。这种作战车辆是在新的技术基础上复兴的。轻型坦克被视为快速反应部队的主要作战武器之一,更适于在特殊条件下和低强度冲突及维和行动中使用。即使是在诸兵种合成战斗中它也可能担负相应的任务(侦察、警戒、袭击、登陆等)。

(二)今后坦克任务的变化。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的报刊不止一次对坦克的命运进行了讨论。而且总是定期出现关于坦克陈旧过时、前景黯淡的观点,其理由通常是坦克损失严重。但是对近30年来的战争的过程与结果、包括坦克在内的各种武器作战使用条件与方法的深刻分析表明:坦克不但没有丧失其在现代战场上的作用,在最近的将来也不会被其他武器系统所取代。只要近距离战斗作为作战行动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对主战坦克的需要就会存在,当然,对坦克及其作战使用方法要进一步改进。

大部分专家相信,坦克的能力远未耗尽。为了密集使用坦克,使其与步兵密切协同,用机动防空兵器对战斗队形进行严密的掩护,在用航空兵、导弹部队和火炮对敌人进行可靠的火力(核)杀伤的情况下,坦克仍将是战场上最重要的武器,能完成最复杂的作战任务。在现代条件下,正是对坦克的娴熟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斗和战役的进程与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陆地作战行动重心正在逐渐向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对抗转移。

当然,坦克与任何一种其他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一样,都不能单独完成陆军在现代战争中所面临的全部任务,只有综合使用所有的武器装备并密切协同,才有希望取得胜利。主战坦克在现代作战中的作用与地位可以根据德国和美国陆军兵团中坦克的数量来判断。例如,德国联邦国防军的12个师中有6个坦克师,4个摩步师。每个坦克师有308辆坦克,每个摩步师有252辆坦克。美国16个师中有6个机械化师、4个装甲坦克师。苏联陆军当年有6个坦克集团军和数十个坦克师。俄罗斯军队的主战坦克集中在各分队、部队、兵团和军团中,加在一起就是一支庞大的坦克部队。

由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削减和改组陆军,各级部队结构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但毫无疑问,坦克仍将保持其作为陆军战术武器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作用和地位。由于军事威胁性质的改变,坦克参加大规模战争的任务的同时参加局部冲突、反游击行动、维持和平行动变得十分可能。可见,根据冲突性质的不同,坦克的任务可划分如下:

一是对非机械化步兵和空降兵分队提供直接支援,必要时直接支援内卫部队和地方部队(通常在维和行动和反游击作战中)。套用海军的一句名言,坦克在这里的作用主要是显示存在。与此同时,它们还发挥战场上的强大火力支援武器的作用。

二是在快速反应部队消除局部外来威胁或境外行动中,配属用于加强的坦克作为机动诸兵种合成分队和部队的重型武器和突击力量使用。

三是坦克编入机械化步兵(步兵战车)的编成并充当具有良好防护性和机动性的战场通用火器的角色。

四是独立坦克部队与兵团中的坦克在大规模战争中或在局部冲突的最后阶段担负使战局发生决定性转折、打击并最终消灭敌人的任务。

三、坦克的发展—军事技术的推动因素

战后坦克的发展十分迅速,并显著影响了陆地战场上武装斗争的特点。新式武器的出现、其显著的反坦克方向、武装斗争特点的根本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坦克的发展,同时已经开始的科学技术革命为坦克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技术能力(先进工艺,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液压技术等)。

苏联第一代中型坦克(Т-54、Т-54А、Т-54Б、Т-55、Т-55А、Т-62)上先后实施了自动灭火设备、发动机快速加热器、火炮双向瞄准系统、夜视仪、潜水行进设备、核武器自动防护系统和有橡胶金属铰链接头的永久履带等新技术方案;苏联战后第二代坦克(Т-64А、Т-72和Т-80)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125毫米滑膛炮,次口径聚能弹药,光学和激光瞄准具-测距仪,液压传动双向稳定装置,自动装弹机,三层复合装甲(苏联首先使用的全新方案)。后续的Т-64Б、Т-72Б、Т-80Б、Т-80У、Т-80УМ1坦克进行了大量改进:制导武器成为弹炮结合武器、激光束控制系统、采用了装有预制杀伤体并在弹道中爆炸的弹药、安装了基于激光测距仪和能自动修正射击条件偏差的火控综合系统、热像仪、车长备份火控系统、光电综合压制系统和主动防护系统等。所有这些改进使苏联第二代坦克不仅拉开了与北约第二代坦克的差距,而且确保了与北约80年代初装备的第三代坦克(M1A1、“豹-2”、“挑战者”)大体相当。而且苏联坦克的某些参数还具有优势(制导武器,自动装弹机)。

90年代初之前研制并批量生产了Т-90坦克,其每一个部件或系统都有新的性能,主要包括:自动化的火控综合系统、光电压制综合系统、自动环形扫描探测系统、防激光制导反坦克炮弹系统、反应式装甲,功率1000马力的柴油机、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乘员自动保护系统、防地雷措施、自动快速灭火系统、新一代通信设备、能降低被敌坦克发现和杀伤的综合构造与技术措施。

俄罗斯国内外正在出现的新一代装甲坦克武器与技术装备具有一系列基于前沿技术成果的共同特征:拥有自动化作战协同系统、装甲坦克武器与技术装备的车载电子设备整合为统一的综合系统、新的武器控制技术(外部目标指示,目标自动跟踪,弹药远距离爆炸)、遥控运动与射击;目标侦察装备综合化(热像仪,雷达,光学设备等)。俄罗斯将部署在装甲底盘上的战术部队作战梯队武器系统作为未来的武器系统。这样的系统可能包括装甲坦克武器、导弹火炮武器、防空武器、装甲指挥车和作战指挥车辆、无线电电子战装备、工程兵装甲装备、军用多用途装甲汽车技术装备。

四、对装甲坦克武器与技术装备的现代要求

陆军的主要使命仍然是与其他军种相互配合,守卫或占领陆地战场上的土地。同时,为了完成战役和战术任务,将使用各兵种的部队与武器,将后者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武器装备系统,其目标任务是实现最终的战役(战斗)目标。

不仅对单独的装甲坦克武器装备型号,对构成战术分队的武器装备系统也提出了完整系统的现代要求。新的要求包括:

一是能在任何气候、天气和时间条件下,在有限的战术编成中采取自主行动;

二是确保战役战术机动性,包括空运性能,在总重量可能受限的情况下,不会降低防护性能指标;

三是武器的多通道性和各种毁伤兵器的自动指挥;

四是确保将各种装甲坦克武器装备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毁伤系统;

五是在统一的装甲体系框架内实现底盘车辆系统的统一化。

在现代条件下,装甲坦克武器的主要使用特点是分队、部队和作战兵器之间具有清晰的指挥与协同组织,在战斗准备上实现对敌信息优势,分队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取得更有利的位置。因此,装甲坦克武器装备系统除了传统作战性能(火力,机动性,防护性)还必须将首要发展可指挥性这一新型系统性能。通过在装甲坦克武器装备中构建具有基于高速计算设备的车载信息管理系统、先进的技术视觉系统、电子防护、通信、导航装备和其他信息收集、处理、传递和指挥装备,能够保障可指挥性的实现。对装甲坦克武器装备的新要求的实现不仅是装甲坦克武器装备基本作战性能的基础,也是研制新的武器和军用技术装备类型、改变武装斗争方式方法的基础。

遗憾的是,虽然近年来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坦克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仍不断有一些报道在贬低坦克在各种作战行动中的作用,俄罗斯坦克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遭到质疑,一些人游说政府削减科学研究与试验设计工作经费,而不久之后这可能会造成俄罗斯将不得不从国外坦克制造商引进技术方案和新技术。

[1] Tsouras,P.G.Panzers on the Eastern Front:General Erhard Raus and his Panzer Divisions in Russia,1941-1945[M]. London:Frontline Books(Reprint),2011.

[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3]杰列维扬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41-1945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俄军作战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

[5]张广翔.“战争之王”的较量——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的苏德坦克战[J].东北亚论坛,2015(4):22-32.

纪伯公,男,装甲兵工程学院科研部副教授,硕研;石晶,装甲兵工程学院科研部讲师,硕研;吴迪,男,装甲兵工程学院科研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研。

猜你喜欢
坦克苏联武器
第一辆现代坦克的“前世今生”
学与玩(2022年8期)2022-10-31 02:41:58
T-90 坦克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超级坦克大乱斗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9
负荆请罪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