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跨文化传播事件评析❋

2017-01-26 17:05跨文化传播研究小组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7年0期
关键词:难民跨文化文化

跨文化传播研究小组

对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而言,2016年是具有转折性的一年,曾经被视为 “历史的终结”的全球化进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逆流涌动。英国举行全民公投宣布脱离欧盟,欧洲再次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持激进民族主义观点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给美国的文化与外交政策带来了难以预知的变数;因战乱而离开家园的中东难民流散到世界各地,其本身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与所在地区的社会规范呈现激烈的矛盾,一栋栋有形或无形的墙,在不同文化群体间重新搭建起来。这一系列冲突和困境,让每位热爱跨文化传播的人都难免心生惶惑:在经济往来日益密切的当下,人们的文化心态为何会趋向孤绝?

所幸冲突与交融乃是跨文化传播的一体两面,频仍的文化冲突不断开辟着文化交流的新渠道,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刺激着跨文化传播研究者运用理论思维来解释这些事件背后的文化成因,拓展我们理解跨文化传播现象的深度与维度。基于对文化交流的现实关怀,本文选取2016年发生的十一起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传播事件进行评析,旨在从具体案例出发,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记录下跨文化传播的历史烙印,从或悲或喜的现实经验中,不断追问多元文化平等交流、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从“帝吧”出征到攻击霍顿:作为文化媒介的表情包① 本事件评析由李阳雪、闵津撰写。

2016年1月,中国台湾男艺人黄安在微博上举报韩国女子团体TWICE成员周子瑜为 “台独”。随后,微博和天涯平台的网民加入到事件的讨论中,挖出了周子瑜挥青天白日旗的视频,以及三立新闻网Facebook账号声援周子瑜的相关内容,如称 “没有必要道歉” “不该被打压”。2016年1月15日,迫于舆论压力,周子瑜发布道歉视频,声明自己为中国人。周子瑜的道歉视频发布后,国内男演员林更新在微博讽刺周子瑜道歉不真诚,林更新的言论引发了台湾反对者的不满,后者在其Facebook页面下批评、质疑,甚至辱骂。

2016年1月19日,百度 “李毅吧” (也称 “帝吧”)中有成员针对“周子瑜事件”发帖,号召 “帝吧”成员 “出征Facebook”,与台湾网民对战。2016年1月20日晚7点, “帝吧”正式出征,出征的网民以文字和“表情包”攻占了三立新闻、苹果日报和蔡英文的Facebook页面。“帝吧出征”的大规模刷屏迫使苹果日报、三立新闻和蔡英文关闭Facebook主页的评论功能,Facebook的对抗进入平息期。2016年1月22日,帝吧团队在微博宣布,“两岸青年交流促进会”Facebook专页成立,台湾网民也在Facebook和微博成立了交流平台和兴趣小组①观察者网,《帝吧团队首度回应出征FB:感觉到一家两兄弟般的温暖》,http:///www.guancha.cn/Celebrity/2016_ 01_ 23_ 349006_ s.shtml.2016/01/23。。

“帝吧出征”的表情包有三种类型:中国的美食和美景;以富有表现力的明星或动漫图片制作的网络流行语,通过动漫形象改造过的中国政治话语;以及专门为此次Facebook对抗制作的 “反台独”表情包②总结一下昨晚帝吧FB出征,没看到直播的可以回顾一下。昨晚历史性的帝吧FB出征总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 88d0c18b0102wc7k.html.2016/01/21。。由于图像的生动有趣,以及图像原有意义与文字意义的不匹配,再加上网络流行语晦涩的表意,大陆网民 “出征”的对抗性被娱乐化的形式消解,认同冲突逐渐演变为两岸网民利用表情包对话的狂欢。表情包令人捧腹的拼贴刺激了台湾网民的好奇心,一些包含明星、美食、美景的表情包具有的元叙事功能包含潜力巨大的话语生产能力和意义空间③汤景泰:《网络社群的政治参与与集体行动——以FB“表情包大战”为例》,《新闻大学》2016年第3期,第96~101、151页。,使得大陆网民的单向 “出征”演变为双方表情包的资源共享,乃至兴趣分享。

“表情包大战”通过展示大陆美食和现代城市景观丰富了台湾网民对大陆的认知,也确实引起了后者进一步了解大陆的兴趣。“表情包大战”有利于改变台湾媒体塑造的 “大陆落后”的刻板印象,为两岸跨文化沟通创造了更平等开放的环境。比如,团队成员 “美琴”在接受采访时谈道,台湾网民跟不上表情包的梗,“所以有很多台湾反而私聊找我们大陆的孩子要图包,或者是问,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啊?”①品玩网,《亲自参加两岸 Facebook“表情包大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http:///www.pingwest.com/fighting - with - fun/.2016/01/20。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帝吧”出征中表情包潜藏着大陆网民的 “自我中心”心态。在 “帝吧出征FB”的表情包中, “大陆爸爸” “社会主义接班人”“我有一百种让你和我一起站在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上的方式”②吴权林:《帝吧出征FB全程体验,历史性爆吧事件回顾》,http:///mt.sohu.com/20160121/n435370677.shtml.2016/01/21。表现了“大陆民族国家认同”。上述表情包的表达凸显出大陆网民在文化沟通中缺乏对台湾历史文化的理解,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叙事,和 “台湾属于中国”的政治口号③吴权林:《帝吧出征FB全程体验,历史性爆吧事件回顾》,http:///mt.sohu.com/20160121/n435370677.shtml.2016/01/21。,呈现出强迫认同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同时,大陆网民常常使用 “我们”和 “你们”的对立,比如 “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对你们产生感情,你们的教育让你们对我们产生偏见”④环球 时 报, 《 帝 吧 出 征 FB, 友 邦 有 话 要 说 》, http://money.163.com/16/0122/16/BDUQU0OK00253B0H.html.2016/01/22。。这种民族中心主义的话语实质上加剧了两岸间的对立与隔阂。

“帝吧”出征的表情包大战以两岸网民成立交流组织及平台而告终。然而,在2016年奥运会上霍顿指责孙杨而引发的网民的Facebook骂战中,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表情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北京时间2016年8月7日,澳大利亚选手霍顿在里约奥运会400米自由泳决赛中获得金牌。赛后采访中,其称孙杨为“嗑药的骗子” (drug cheat),并表示只是赢了一个尿检呈阳性的选手,他拒绝与一切 “涉药”运动员交往。这番言论引起轩然大波,网友认为霍顿言论侮辱了孙杨,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由此引发了对霍顿的大规模表情包骂战。

在社交平台 “apologize to Sun Yang”的话题主页中,有很多被故意丑化的霍顿表情图片,这些表情包截取霍顿难看的瞬间,配以恶俗的图像元素和中英字符,大量使用在社交平台来回击霍顿的言论。如霍顿翻白眼照片加上“Respect?My parents didn't teach me” (尊重?我父母没教过我),在故意扭曲的霍顿面容上配文字 “I'm a loser”(我是失败者)、“shame”(羞愧)等。另外,蛇、屎以及倒竖的大拇指这些在中西方语境中均含低俗意义的代码被制作进霍顿的表情包中来表达不满,还有的表情包通过恶意扭曲的霍顿本人形象来增加视觉冲击力。国外媒体针对此次纷争事件中所涌现的一大批霍顿表情包几乎全是负面色彩的报道评论。英国 《每日邮报》称表情包是 “中国泳迷对霍顿进行的卑鄙威胁”①Steven Trask, Max Margan, “You will die quickly: Vile threats made by Chinese swimming fans to Olympic gold medallist Mack Horton for calling out drug cheat rival Sun Yang”,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727768/Mack- Horton -threatened- Chinese- beatingdrugs- cheat- Sun - Yang.html, 2016/08/07.和 “恶俗的攻击”②Daniel Piotrowski, Steve Trask, “From calling him ‘white trash’ to dressing him in a bikini and‘poo’: Chinese fans'vitriolic (and bizarre) attacks on Australian Mack Horton”,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 3728780/Australian - swimmer- Mack - Horton - starsvitriolic - Chinese - memes.html, 2016/08/08.,《纽约时报》也在新闻报道中写道 “霍顿的社交平台上充满了成百上千的辱骂”③Contentious Issues Will Follow Sun Yang and Mack Horton Into Olympic Pool, http://mobile.nytimes.com/2016/08/12/world/asia/rio - sun - yang - mack - horton - olympics.html,2016/08/11.。

相比引起台湾网民关注和兴趣的 “帝吧”表情包,攻击霍顿的表情包在西方受到的反馈以负面居多。一方面,由于中译英的语言转换过程,可能无法保持原汁原味的表达意义;另一方面,中国网民制作的表情包所包含的“梗”不一定符合欧美文化的表达方式,欧美网友在表情包中只感受到强烈的攻击性,却无法识别出其中幽默的成分。

对比两起案例可以发现,表情包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交流媒介,在当下的跨文化传播中逐渐扮演重要角色。表情包糅合了文字和图像,在“读图时代”具有更强的传播力。但是,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掌握并使用彼此的文化代码,或是创造共享的文化代码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互动和影响的关键④在菲利普森的研究表述中,更多用到的是他在1992年提出的概念 “言语代码”,后者是指“传播行为文化层面的不同代码”。言语代码也是一种文化代码,偏重于以 “言语”为载体的传播过程。——笔者注。表情包以文字来规定意义,但其中使用的文字带有较大成分的隐喻、转义、暗示和借用功能,带来了意义多元解构的空间①张宁:《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现代传播》2016年第9期,第126~131页。,在跨文化交流中尤其容易引起曲解。此外,表情包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取决于想要表达的内容。“帝吧”出征表情包固然在某些方面增进了两岸沟通的可能性,但其中大陆网民的 “自我中心”倾向却阻碍了更为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因此,当我们在跨文化传播中运用表情包等新兴表达形式时,一方面要注意模糊的文化代码可能导致的跨文化误读,另一方面仍需回归跨文化交流的基本伦理问题,克服自我中心主义的陷阱,从他者出发建立平等、开放的交流关系。

黑人洗白广告:无意识中的种族偏见② 本事件评析由余晓倩撰写。

2016年3月,中国上海的一家洗衣液公司发布了一则洗衣溶珠广告。广告内容大致为:一名年轻女子站在洗衣机前准备洗衣服,这时一名黑人男子拿着油漆桶突然出现,脸上沾着白色油漆。这名黑人男子走向这名年轻女子,看样子快要接吻,却被这名女子喂食了一颗洗衣溶珠,并被按进了洗衣机里。过了一会儿,从洗衣机里出来了一个皮肤白皙的亚洲男子,顿时该女子对这名亚洲男子流露出了爱慕的眼神。

这则广告发布几个月后,贵阳交响乐队的一位外籍演奏家Christophor Powell于2016年5月26日下午12点53分把这则广告分享在了Facebook上,随后立马在国外各大社交网站上展开了病毒式传播,当天就获得了几万点击量。在国外引起的轰动反过来引发了国内网民的热烈讨论和国内各大媒体的报道。2016年5月28日,该洗衣溶珠的制造商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开发表了道歉声明,该公司对 “由广告内容引发的争议表示遗憾”,但是仍然没有承认自己有种族歧视,而是声明自己 “无意歧视有色人种,肤色不是我们的判断标准”①《关于俏比种族争议广告的声明》, http://weibo.com/u/5805627380? refer_ flag =1001030101_ &is_ all=1。。

西方与中国的各大主流媒体均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 《洛杉矶时报》都认定这是一则种族歧视广告,它们不仅引述了网友对此的激烈评论,前者还罗列出了中国以前所做的种族歧视广告。而BBC指出,中国人对种族问题的态度是很复杂的,这并不能说中国就是一个有种族歧视的地方,中国对白皙皮肤的追求是亚洲人的审美观念问题,而不是种族歧视问题②“What's behind China's ‘racist’ whitewashing advert?”, http://www.bbc.com/news/world -asia-china-36394917.。中国的主流媒体 《参考消息》和 《环球时报》对此次事件的报道没有迎合国外媒体对广告的指责,在为自己做出解释的同时反思了中国企业在广告传播中的问题所在。它们指出,中国文化对于肤色的歧视并不等于美国的种族歧视,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亚洲国家对于白皮肤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③《中国洗衣溶珠广告 “洗白” 黑人引争议》, 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60530/1175363.shtml。,西方对此的偏见应当受到纠正。另外在此次争议中,中国涉事公司也存在做事粗糙、视野狭窄的问题④《 “黑洗白” 广告不能让整个中国背锅》, 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6 -05/8986771.html。。

除了媒体报道,国内外社交网站上的网民对此次事件的讨论也不容忽视。广告视频刚传到国外时,国外网民们对此的态度以非理性谩骂居多,但是到了后期,慢慢浮现出了其他声音,有黑人网友认为这并不是种族歧视。国内网民在新浪微博上也掀起了对此事的热烈讨论,有的网民否认广告带有种族歧视,认为 “中国没有把黑人当奴隶的历史,没有种族歧视的背景和原因”。有的网民则认为:“这广告就是潜意识觉得黑皮脏所以才会把黑皮洗白,可怕的是他们根本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是种族歧视。”⑤http://weibo.com/p/1008089b99fb3d40259698ca1e62e8ca1b3720? k = 把黑人洗成 黄种人&from =526&_ from_ =huati_ topic。

其实在许多国家都曾有类似的涉及肤色的广告,这些广告中普遍呈现的美的形象都是白皙的皮肤。在这个被媒介淹没的社会里,人们在接收媒介信息的同时也学习并内化了呈现在大众媒介产品中的价值观、信念和规范。广告作为随处可见的商业信息,就像空气一样环绕着受众,日积月累在无形之间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念,反复呈现的刻板印象固化了人们的偏见。几乎所有的广告描绘的美丽的标准都是格外的白,因此这种长期的教化使得以白为美成为人们一种下意识的旷日持久的审美心理。

广告商非常擅长利用已经存在于社会中的深层意识形态来制作广告,这种针对特定人群的广告往往非常有效。但是营销人员应当意识到在提及不同种族、文化或民族时可能导致严重或广泛的冒犯。在这起事件中,广告商虽然并非刻意传达种族歧视的观念,但却在无意识中导致了对黑人种族的冒犯,最终引起了轩然大波,并把自己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世界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广告商应当意识到市场必须是多元文化的,“我们应该是色盲的”①Alavi, “Race, Identity, Stereotyping and Voluntry Oppression”, Global Virtue of Ethics Review,2010.。为了减少或避免种族偏见,广告商可以尝试主动推翻以往对美的定义,比如德芙的 “Real Beauty”运动,它采用各种形式、颜色和形状以试图挑战传统的刻板印象。此外,媒介素养的训练也有利于观众批判性地分析媒体所描述的关于种族的社会规范,使之对种族等多元文化问题形成多维认识②Ramasubramanian, “Media⁃based strategies to reduce racial stereotypes activated by news stories”,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7.。

巴基斯坦反“一带一路”言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跨文化困境③ 本事件评析由林砾撰写。

2016年5月9日,中国新闻门户网站观察者网刊载了题为 “巴基斯坦反政府示威,为何盯上 ‘一带一路’”①《巴基斯坦反政府示威, 为何盯上 “一带一路”》, http://www.guancha.cn/tutu/2016_ 05_09_ 359490.shtml。的评论报道。该报道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提出与巴基斯坦共建 “中巴经济走廊”的倡议后,巴基斯坦国内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对此倡议提出了质疑。观察者网的披露,使国内鲜少出现的有关 “一带一路”的负面报道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中巴经济走廊”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CPEC)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视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建 “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中国曾在巴基斯坦援建过不少项目工程,中巴两国关系历来友好,巴基斯坦国内甚至流传着 “中巴友谊比天高、比海深”的美好谚语。然而吊诡的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在日益推进的同时,却招致巴基斯坦国内一片怀疑的目光。

据了解,巴基斯坦两大民间组织:“信德联合阵线” (Jeay Sindh MuttahidaMahaz)和 “俾路支共和党” (Baloch Republican Party)的反对呼声最高。自2013年5月 “中巴经济走廊”构想提出, “信德联合阵线”便此起彼伏地发动小规模反华游行示威,干扰项目的顺利执行。信德联合阵线领导人Burfat认为,“中巴经济走廊”试图占领巴基斯坦信德省和俾路支省沿线的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②“Protest call against Pak⁃China Economic Corridor & Mega⁃projects”, https://shafiburfat.com/2016/02/04/protest-call-against- pak -china-economic-corridor-mega- projects/.,加剧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军事的紧张局面③Addressing conference on the impact of China⁃Pakistan agreements on the future of the region,https://shafiburfat.com/2016/10/24/addressing - conferce - on - the - impact- of - china -pakistan-agreements-on-the-future-of-the-region/.。不单是 “信德联合阵线”,另一民间组织 “俾路支共和党”同样对“中巴经济走廊”充满敌意。在 “俾路支共和党”看来, “中巴经济走廊”会在建设过程中使俾路支省的资源遭受无情的侵占④“Balochistan separatists urge China and Pakistan to scrap CPEC deal over human⁃rights abuses”,http://www.ibtimes.co.uk/balochistan-separatists-urge-china-pakistan-scrap-cpecdeal-over-human-rights-abuses-1542193.。

无独有偶,2015年4月,随着中巴双方共建 “中巴经济走廊”广泛共识的达成,巴基斯坦部分主流媒体也开始流露出对 “中巴经济走廊”可能给巴基斯坦经济、政治以及能源领域带来巨大冲击的担忧。在这种担忧下,部分主流媒体转而对该项目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进行大幅报道。《今日巴基斯坦》(Pakistan Today)于2015年6月13日发布报道称:“尽管 ‘中巴经济走廊’有积极的前景,但我们也需要了解到 ‘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工业领域长期潜在的负面影响,中国的商品将会快速占领巴基斯坦市场,极有可能减缓或者削弱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①“Is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really a game changer?”, http://www.pakistantoday.com.pk/blog/2015/06/13/is-china-pakistan -economic-corridor-really- a- game-changer/.此外,巴基斯坦 《论坛快报》 (The Express Tribune)分别在2015年5月8日以及2016年9月4日的分析报道中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可能导致巴基斯坦能源领域的既存问题进一步加剧②“Challenges posed by the Pak⁃China corridor”, http://tribune.com.pk/story/882686/challengesposed-by-the-pak-china-corridor/.,在 “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下,巴基斯坦国内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政治动荡、叛乱、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冲突和分离主义运动③“Significance of CPEC”, http://tribune.com.pk/story/1175973/significance - of- cpec/.。与此同时,“中巴经济走廊”这一特定主题也引起巴基斯坦网民的广泛讨论。在巴基斯坦国防论坛一则题为 “‘中巴经济走廊’是把双刃剑吗?”(CPEC a double edged sword???)④“CPEC a double edged sword??? Discussion in ‘Pakistan Economy’ started by Al⁃Taïr, Oct 2,2015”, http://defence.pk/threads/cpec-a-double-edged -sword.400841/page-5.的讨论帖中,大多数巴基斯坦网民发表了对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反对意见,认为 “中巴经济走廊”具有潜在性的威胁。

来自巴基斯坦民间组织、部分主流媒体以及网民的反对之声似乎出人意料。中巴两国共建 “中巴经济走廊”的最终目的是为双方的经济转型与升级注入活力⑤《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两国注入发展活力》,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6/03/c_ 1115500974.htm。,营造出良好的国际交往环境,但从实际来看,中巴政府之间虽已达成国家级共识,但巴基斯坦国内不同组织和群体尚未完全对中国推行的倡议构想达成一致性理解。空间的阻隔、双向交流平台的缺失,使两国内部群体间难以达成有效的跨文化的对话,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之路,更是不同国家间意识形态分歧、思维方式分歧、生活方式分歧的融合之路。作为 “一带一路”的主体,中国在“走出去”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迥然相异的国家打交道时,难以规避诸多跨文化交往冲突的产生。总体来说,中国与巴基斯坦发展水平不同,两国之间存在一定的势位差。经济、文化势位相对较低的国家出于对民族利益的保护,会在一定程度上拒斥他国经济、思维方式的输入,而高势位国家 “交往动机的不可预知性”极有可能导致低势位国家内部群体焦虑感的产生。事实上,巴基斯坦国内隐现的反对之声正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也是低势位国家在感知到他国可能造成的现实威胁以及对他国交往动机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做出的保护性反应。人们如何感知并管理冲突决定了其人际、跨文化、跨国关系的质量与寿命①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第108页。,面对跨文化交往的现实冲突和群体间交流的虚无状态,搭建群体间双向对话平台,打破现存的无交流状态是建设 “一带一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实现国民间的互惠性理解和跨文化对话,中国才能从最大程度上消弭由意识形态差异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跨文化交往冲突,才能将 “一带一路”政策走得更远。

法国最高法院叫停“布基尼禁令”:当宗教传统遇上世俗主义② 本事件评析由王桐撰写。

2016年8月26日当地时间下午3时,法国最高行政法院(Conseild'Etat)裁定,蓝色海岸城市卢贝新城 (Villeneuve⁃Loubet) 暂停实施备受争议的 “布基尼禁令”。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内,包括卢贝新城、戛纳、尼斯等至少15个法国沿海城市纷纷出台禁令,宣布禁止女性在海滩上穿着 “布基尼”泳装③“Burkini bans: France's highest court to rule on legality of swimwear rules sweeping country's beaches”, Independent, 2016 -08 -25.。

“布基尼”由长裤与带穆斯林头巾的长衫组成,是符合伊斯兰教要求的女性泳衣。它的功能类似比基尼 (bikini),但仍属于长袍①长袍 (burka),是指穆斯林女子在公众场合下穿的蒙住全身、只留眼睛的一种服装。(burka)范畴。尽管 “布基尼禁令”已被暂时停止实施,但仍引发无数网友关于女性解放、社会团结和恐怖主义的争论。

8月25日,法国民意调查所IFOP联合 《费加罗报》公布的调查显示,64%的法国人反对在海滩上穿着 “布基尼”泳装,另外30%的民众对此表示 “无所谓”,只有6%的民众支持 “布基尼”泳装②“Unemajorité de Françaisopposée au port du burkinisur les plages”, Le Figaro, 2016 -08 -25.。支持 “布基尼禁令”的网友,在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纷纷展示出自己的声音,包括 “欧洲人去伊斯兰国家旅游的时候要适应当地的文化,为什么穆斯林不能适应欧洲的文化”,“布基尼不是时尚,而是一种对女性的奴役”③“Burkini bans: France's highest court to rule on legality of swimwear rules sweeping country's beaches”, Independent, 2016 -08 -25., “穿着布基尼是一种挑衅,与法国价值观相反”。法国戛纳市长认为 “布基尼”是不尊重法国传统的世俗主义原则的体现④“Cannes‘burkini’ ban: What do Muslim women think?”, BBC News, 2016 -08 -13.。尼斯市副市长鲁迪·萨勒斯 (Rudy Salles)此前曾表示,“‘布基尼’泳衣会让人觉得不安全”⑤“Burkinis make people feel‘unsafe’, says deputy mayor of Nice”, Independent, 2016 -08 -25.。

但也有不少民众纷纷表示,应该支持女性穿着 “布基尼”服装,叫停禁令。《法国世界报》 (Le Monde)、 《英国独立报》 (Independent)、 《卫报》(the Guardian)、《费加罗报》(Le Figaro)等多家报纸都对此事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根据 《赫芬顿邮报》英国版网站发布的一个统计图表显示,除了 《太阳报》外,英国的主流报纸均为 “布基尼”打抱不平⑥《法国 “布基尼”禁令引发英国民意不满》,《光明日报》2016年8月27日。。反对 “布基尼禁令”的网友在Twitter上,在#WTFFrance的标签下面发布推文以表示不满和抗议⑦“WTFFrance: Twitter tacle la France et son obsession du burkini”, L'Obs, 2016 -08 -24.。他们认为法国政府的这项政策是不合理的,“规定妇女的穿着是侵犯人权的行为”,“这种行为涉及种族歧视和排外倾向”;“对穆斯林的 ‘集体惩罚’是一种移民和难民危机”等。法国南部穆斯林联盟的秘书长Feiza Ben Mohamed也认为,禁令会让年轻的穆斯林感到自己被社会边缘化,反而使得法国成为恐怖主义袭击的对象①“Burkini ban upheld by tribunal”, Monacolife, 2016 -8 -14.。

此次 “布基尼禁令”事件在法国和整个欧洲社会造成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它对法国社会的两个传统价值构成了挑战,一个是女性解放,另一个则是社会团结,两者都包含在世俗主义的价值观中。世俗主义思想是法国社会从启蒙运动时期②张金岭:《当代法国社会的信仰多元及其价值冲突》, 《思想战线》2010年第5期,第75页。至今都一直遵循的主流思想。对于世俗主义的理解,目前学界和业界共同的解读中都包括 “非宗教性”这一核心概念。而要做到非宗教性、政教分离,就需要从反对各种带有宗教性质的服饰入手。例如,禁止穿着和佩戴十字架、佛珠、犹太人的小圆帽等,也包括本次案例中所涉及的穆斯林女性的长袍。早在2004年,法国政府就宣布在学校禁止穿着黑袍。并要求在公众服务窗口的人员禁止穿有宗教性质的服饰。2010年,法国成为欧洲第一个禁止妇女穿戴伊斯兰传统面纱的国家。

法国是西方国家中接纳伊斯兰移民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拥有欧洲数量最大的穆斯林团体。就法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国家宣称实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但因主导的世俗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并不能做到对文化多元开放持完全包容的态度。正如法国前任总统萨科齐所要求的,所有住在法国的移民必须 “做法国人,说法国话,并像法国人一样生活 (Become French,speak French,live like the French③“ ‘Become French, speak French, live like the French’: Nicolas Sarkozy promises to lead a‘merciless war’ on Islamist terrorism as he declares migrants must assimilate and ditch the‘medieval’ burkini”, Daily Mail, 2016 -09 -20.)”。而民众信仰的多元化,会使得伊斯兰教等具有文化保守主义特征的宗教所表现出的封闭性、自我完善性和宗教非世俗性,与法国强烈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认同感的国家主流文化和基本价值观产生冲突。但实际上,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吸收并非只有 “同一”或 “合化”的选择,而是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中相互促进、创造新物的过程①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第258页。。当世俗主义与宗教性相遇,法国需要更多地考虑文化间性的问题,在跨文化传播中创造一种各文化互相平等、互相依存的局面,才有可能消解多元文化主义的政治危机,构建和谐的共存之道。

G20纽约时代广场宣传片:全球语境下文化代码的应用与偏离② 本事件评析由浦玲丽撰写。

2016年9月4~5日,G20峰会在杭州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举办G20峰会,也是2016年全球最受瞩目的经济盛会,对中国及世界而言均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9月3~8日,二十国集团 (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系列主题宣传片登陆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型广告屏并循环播放。此次系列宣传片分为三部分,即 《中国与你同行——G20篇》和 《中国担当》《解读中国——G20篇》。此系列宣传片由国外媒体团队CNBC制作完成,展现了杭州、上海、香港等大都会的秀美景色,内容主要包括G20介绍、中国为世界经济做出的贡献、“十三五”规划等。该宣传片的初衷是在向世界介绍本次峰会主席国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呼吁各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的增长之路。③人民网,《G20系列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 每天播放240次》,http:///mt.sohu.com/20160908/n467994331.shtml。

该宣传片一出便引发不同程度的议论。央视新闻在纽约时代广场上采访了几位外国民众,他们表示通过宣传片的画面和解说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中国产品,进而感受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比如一位外国游客说:“中国在发展,我们用的包括电子产品在内的很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中国正在成长,视频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优势地位。”④央视新闻, 《美国:G20系列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http:///www.chinanews.com/gj/shipin/2016/09 -05/news665491.shtml.2016.09.05。但这部宣传片在外国社交媒体上的反响并非如此乐观。首先,该类视频播放渠道都集中于中国官方媒体账号,口径较为单一,如CGTN(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即中国国际电视台,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已筹备的新国际传播机构)9月2日在Youtube上发布 《中国与你同行》等视频。①CGTN, “Watch; China is connecting with you at the G20 Summit”, https://youtube/K03rw1wzGm8,2016.09.02.其次,该宣传片并没有引发国外网友的自发转载和热烈讨论,播放量和评论量也相对较少。截至2016年12月20日,该条状态显示视频播放仅4500次,评论仅25条。最后,评论中半数以上的外国网友都对中国表达了负面评价。

本次中国制作的G20系列宣传视频在跨文化传播策略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首先是使用西方的言语代码为自己的传播活动进行阐释,用 “China Connecting With You”以及 “Join in China”等对宣传片进行命名,指代词“you”和祈使句的运用带有西方生活化表达的特点,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直接引用国际名人的原话对中国的经济进行阐释,大量西方面孔的出现,构建一种西方内部群体的对话,减少文化隔阂。其次,与中国传统的曲线性思维方式不同,这部宣传片采用 “总—分—总”或 “分总”的线性论述结构,运用理性诉诸和人格诉诸等修辞策略,列举大量事实来证明 “中国担当”,加强宣传片的修辞语力②田小兵:《从霍尔文化理论看中美文化差异》,《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71~72页。。

但另一方面,本次宣传片对传播语境的考量不足,削弱了其传播效果。首先,该片播放时 “中国威胁论”正甚嚣尘上③《美国民调显示七成美国人将中国视为严重威胁》,新华网,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 -04 -14/doc- ifxriqqv5633073.shtml, 2016.04.14。,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会给世界带来威胁,而此片却仅仅强调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积极贡献,过分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强烈凸显出政治色彩,被西方受众看作是一种强势的政治宣传,甚至是文化侵略④邹晨雅、刘丹丹:《浅析国家形象宣传片对外传播效度低的原因——以近五年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今传媒》2015年第4期,第33~34页。。其次,便是宣传片以宏大叙事为主,使用抽象词语居多,整体的语言阐述均以宏观意义的表达和评论为主,缺乏故事性。对于普通国外民众而言,在视频播放的快节奏中可能难以理解 “一带一路”等凝练的中国专有词语以及 “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等中国惯用的形容词。

由此可见,中国在此次G20峰会宣传中尝试借鉴西方式的文化代码,使得自身建构起的意义能够被正确解码和接受①陈晓伟:《明星在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代码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第104~108页。,实现良好的跨文化沟通。但从实际效果看来,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中国在未来的全球化浪潮中,应汲取此次G20对外宣传中的经验与教训,结合具体的文化情境,更灵活、全面地运用文化代码进行沟通,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法国加莱难民营被清除:文化接触中的不适应② 本事件评析由戴辛夷撰写。

加莱难民营的聚居者主要来自苏丹、阿富汗、叙利亚、厄立特里亚等中东和非洲国家,难民以加莱为 “基地”,等待时机偷渡到英吉利海峡另一头的英国。截至被清除前,该难民营人口已膨胀至数千人。2016年9月2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将在年底彻底清除加莱难民营 “丛林”③lefigaro, fr., “ Hollandeannoncequ'ilreviendra à Calais ‘ après le démantèlement’”, http://www.lefigaro.fr/flash - actu/2016/09/26/97001 -20160926FILWWW00165 - hollande - annonce -qu-il-reviendra-a-calais-apres-le-demantelement.php.。2016年10月24日,法国政府开始着手拆除加莱的难民营,难民们被转移到分散在法国境内的451处非法移民接待中心。许多难民选择拒绝转移,他们抗议示威并于当夜与警方发生了暴力冲突,④中国新闻网,《法国开始拆除加莱难民营,数千难民将被转移各地》,http:///www.chinanews.com/gj/2016/10 - 25/8042259.shtml。但是法国政府鉴于国内的民意,并未因难民抗议而改变行动,组织了3次清除,驱赶约7000名难民,随后将他们的房屋拆毁。

加莱难民营拆除前,当地居民及法国各地群众就已爆发多次游行示威,抗议者高举 “多样性是白种人灭绝的暗语”的抗议横幅,要求驱逐难民营中的难民。法国的司机们封锁道路表达抗议,法国最大的卡车运输联盟——全国公路运输联合会的官员Jean⁃Pierre Devigne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第4广播电台采访时说:“我们决心表明我们对这种情况不满意。”①Washingtonpost, “French truck drivers protest in Calais, call for dismantling of‘Jungle’ migrant camp”,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french-truck - drivers-stage- protest- in -calais-calling-for-dismantling-migrant-camp/2016/09/05/36eec84c-720c-11e6-9781-49e591781754_story.html.一位法国的母亲则在YouTube上发布视频,指责加莱难民的暴力行动害死了她的儿子,声称难民们在戴高乐雕像上涂抹侮辱法国的话语,并打出了ISIS标志。虽然该视频内容的真实性很快被否定,但该视频被播放916104次。网民J⁃Man Markus评论:“难民都应该被强行驱逐回叙利亚,在那里他们可以像野蛮的群众一样大批杀死!”该评论获得538次赞同和127条支持的回复,表达他们对难民的厌恶和驱逐难民的强烈愿望②Daily, Mail, “French mother claims police are barred from ‘Muslim only’ area of Jungle migrant camp as she says Calais residents are terrified of going out after dark”,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446518/C-est-insupportable-French-mother-says-Calais-locals-live-terrormigrants-Jungle-camp-home.html.。

但是,加莱的难民认为自己并非如法国民众所指责的那样,暴力事件的发生只是少数年轻人的冲动,加莱难民营是暴力的集中体现只是法国文化的臆想。他们认为,法国文化对难民中存在的伊斯兰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并已经上升到了种族主义的地步,具有法西斯的倾向。难民们建立一个名为“加莱难民团结”的网站,通过在这个网站上发布文章表达难民的不满。难民营拆除后的第二天,网站上以 “反对种族主义袭击”为标题,不断呼吁:“不要让法西斯主义毁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反抗他们的 ‘驱逐出境中心’,他们的袭击和驱逐!”。

法国清除难民营事件前后,各方媒体对冲突双方的言行及冲突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英国 《星期日快报》报道指出,难民们持有大量的枪支,随时会群聚在公交道边,用暴力撬开货车偷渡,难民营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①Sunday, Express, “Calais migrants ‘ARMED AND DANGEROUS’ say police as a dozen refugees treated for injuries”, http://www.express.co.uk/news/world/676783/Calais- migrants- armed -dangerous-gun-bullets-wounds-police-France.《费加罗报》在2016年10月18日报道了一则女性记者被强奸的新闻,报道中着重指出这位女记者为了报道举目无亲的未成年人移民故事前往加莱取材,却遭遇三名难民的肆意强奸。然而在新闻下方的评论中出现了许多自称难民的评论,批评这位记者:“她 (记者)不尊重当地风俗着装,做出了挑衅,这是她应得的结果”②Le Figaro, “Uneinterprèteviolée et un journalisteagressé aux abords de la 《jungle》 de Calais”,http://www.lefigaro.fr/actualite - france/2016/10/18/01016 - 20161018ARTFIG00122 - une -interprete-violee-et-un-journaliste-agresse-aux-abords-de-la-jungle-decalais.php.。《界面》在报道中指出,难民难以融入法国文化,加莱难民营的每一个入口都有难民看守,一旦有法国居民靠近就会表现出警惕与敌视,根据当地居民以及一部分志愿者描述,营地内许多地方禁止非难民进入③界面,《〈特别报道〉在劫难逃:法国加莱难民营侧记》,http:///mt.sohu.com/20151006/n422619445.shtml。。他们过度保持伊斯兰文化,不愿意更多地学习法语,适应法国的文化,而是在保持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不断地试图前往英国④Calais Migran, “Solidarity.Who Are We?”, https://calaismigrantsolidarity.wordpress.com/who -are-we-%D9%85%D9%88%D9%86%DA%96-%DA%85%D9%88%DA%A9-%DB%8C%D9%88-%D8%9F-%D9%85%D8%A7-%DA%A9%DB%8C-%D9%87%D8%B3%D8%AA%DB%8C%D9%85 -%D8%9F/.。

加莱难民营清除事件的背后是法国世俗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冲突。从政治角度看,世俗文化要求政教分离,坚持政治正确,公共场合要隐藏个人意见和宗教信仰。伊斯兰文化主张政教合一,要求信徒在公共场合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宗教观念。从生活方式看,法国世俗文化拒绝社群主义,而伊斯兰文化具有高度的社群性。这种高社群性很容易形成原教旨主义,全面否定世俗主义形成的现代主义、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

这场冲突之所以发生,首先源于法国主流文化在两种异质文化相遇时,施行了种族隔离政策。从历史的角度看,法国本土居民和来自伊斯兰的移民存在着 “长期的两个种族和两种宗教文化之间的对立,形成了两个种族的敌对心态”①宋全成:《欧洲移民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第281页。,这导致法国民众的表现及媒体的报道倾向于指出难民的暴力性与 “他者”特征,并强调任何人想要在法国生活,必须以 “法国式”的样子生活。在排斥伊斯兰文化的基础上,主流群体还将难民的宗教身份与恐怖主义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加莱难民营正是暴力性、原教旨主义、性别歧视的集中体现②Kunst, J.R., Sadeghi, T., Tahir, H., Sam, D., & Thomsen, L. (2015), “The vicious circle of religious prejudice:Islamophobia makes the acculturation attitudes of majority and minority members clash”,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由此法国建立了难民收容所,以确保对难民实行种族隔离,并要求难民放弃伊斯兰文化,学习法语与法国文化。

为应对主流群体种族隔离政策,非主流的难民群体在文化适应中选择了分离策略,并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传播倾向。难民在执着于伊斯兰文化的同时,把自己圈束固封在狭小的难民营中,阻挡外人进入难民营,以保持空间上的距离,并且通过暴力冲突和网络发声,表达对于主流文化的不满和抗议,与主流群体成员保持心理距离。然而这种避免与主流文化群体交流,更拒绝融入主流文化的 “自我隔离”,会进一步巩固主流群体的偏见,催生更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诞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扩大异质文化间的不适应③Fekete, L., Integration Islamophobia and Civil Rights in Europe, London: Institute of Race Relations,2008.。

福克斯新闻台节目丑化华人:文化表征与刻板印象④ 本事件评析由王潇雨撰写。

2016年10月3日美国Fox(福克斯)电视台最著名的右派脱口秀节目The O'Reilly Factor(“奥莱利实情”)在Watters'World环节中播出一段主持人前往纽约唐人街采访的视频⑤“Watters'World: Chinatown edi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 = PJmnLzw8NA4,2016.12.28.。由于 “在 (美国)大选中中国被候选人提及多次,大多是以消极的方式”,①“Watters'World: Chinatown edi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 = PJmnLzw8NA4(0: 07),2016.12.28.于是派主持人Watters前往唐人街 “采集相关的政治观点,了解中国人对此的看法”②“Watters'World: Chinatown edi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 = PJmnLzw8NA4(0: 15),2016.12.28.。纽约唐人街主要以20世纪老一代华人移民为主,采访中主持人Watters特意挑选了讲英文带有口音或根本不会讲英文的华人作为采访对象,并穿插老电影进行戏谑,提出例如“中国能帮美国搞定朝鲜吗”③“Watters'World: Chinatown edi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 = PJmnLzw8NA4(02: 11),2016.12.28.“你们药店有提升表现力 (双关:性能力)的药吗”④“Watters'World: Chinatown edi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 = PJmnLzw8NA4(02: 24),2016.12.28.等带有侵略性的问题。该事件迅速引起了大家对福克斯新闻台的种族主义的探讨和批评。截至2016年12月18日,Google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福克斯Fox唐人街Chinatown种族主义Racist”,结果:Google中文(www.google.cn)111000条、Google英文 (www.google.com)359000条。通过中英文网页的比较发现,中文检索量少于英文检索量,可以看出这次丑化华人事件不仅引起了中文世界的关注,更引起了国际世界对种族问题的关注。

该场采访的主持人Watters在10月5日将视频转发到自己的Facebook,引发了网友的愤怒。下午两点,Watters连发两条Twitter对这次街头采访作出解释,称自己是一个 “政治幽默家”,“如果有人觉得被冒犯了我表示遗憾”。当日下午旧金山市市长李孟贤、纽约市市长比尔·白思豪等多位华裔官员发布Twitter谴责奥莱利实情节目中种族主义的刻板成见是在边缘化华人移民。

10月6日,美国知名脱口秀节目The Daily Show请来华裔记者Ronny Chieng针对福克斯3日播出的视频进行反击⑤“ ‘The O'Reilly Factor'Gets Racist in Chinatown: The Daily Sho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rX8Jz TN0CdU, 2016.12.28.。同日,该事件影响蔓延到线下,包括美国国会众议员孟昭文等在内的各界华裔,齐聚福克斯新闻曼哈顿总部进行抗议,高举 “NOT FUNNY FOX”标牌。

10月7日,USA Today播出节目细数福克斯唐人街采访中涉及种族问题和丑化华人的细节①“ About that Fox News segment filled with Asian⁃American stereotyp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f1HkNmL2ZnA.2016.12.28.。同日CCTV America②“People react to Jesse Watter's controversial Chinatown segm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0srOFlXY93c.2016.12.28.采访了在美华人对福克斯唐人街采访的看法。多数人表示 “因为他们听不懂你说话你就说他们不关心政治、是无知的这是带有侮辱性的”③“People react to Jesse Watter's controversial Chinatown segm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0srOFlXY93c(0: 50).2016.12.28.。有一位名叫Kenneth So的受访者表示:“我觉得没什么,在美国这几乎是每个华人的日常生活。这确实是有侮辱性的,但是它每天都在发生,随处可见。”④“People react to Jesse Watter's controversial Chinatown segm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 =0srOFlXY93c (01: 30).2016.12.28. “I think it's ok, it's like a day⁃to⁃day section we face in America.”

10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题为 “福克斯电视台丑化华人节目遭抗议”的3分钟新闻,对抗议者进行采访,并引用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同日,新华社发表评论评福克斯事件: “种族歧视沉渣再泛”⑤《种族歧视沉渣再泛》, http://news.xinhuanet.com/2016 - 10/09/c_ 1119682449.htm,2016.12.28。。10月19日,福克斯新闻同意10月末与亚裔组织代表见面会谈。会谈视频尚未公布。至此事件暂时降温。

福克斯对华人的文化表征体现出典型的群体间语言偏见和差异定型化的表征策略。福克斯在唐人街的采访视频将在美华人的生活状态与中国形象直接挂钩,并通过有倾向地挑选路人、诱导性问题 “设套”、事后剪辑并穿插老电影片段进行调侃等表征策略,将部分华人听不懂中文、被主持人诱导说出的玩笑等具体的情景抽象成 “华人不关心政治”“华人非常无知”的符码以表征华人,丑化了华人群体的形象。这种表征形式将本文化群体捆绑在一起并加以理想化,却将 “他者” (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过着不同的生活的人)在符号上进行驱逐①斯图亚特·霍尔编著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16页。。divide(分隔)一词及其变体在原视频热门评论前100条中出现了31次,网民普遍感受到节目采访中体现的符号隔离意味。通过老电影和关于空手道、偷东西、情趣用品的提问以加深对华人的刻板成见为代价进行 “搞笑”,其中的种族主义色彩和深入潜意识的民族中心主义不言自明。

在跨文化表征中,各方 “在场”意义重大。在福克斯唐人街采访中,文化叙事的话语权力完全失衡,他者化的表征压制了华人自我表达。由于主持人特意挑选年长者、不懂英语者进行采访,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主持人Watters在英语世界语言节目中就处于压制和垄断地位,“可以以符码的形式对他者进行 ‘自由’的表征”②斯图亚特·霍尔编著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第31页。,节目中被采访者基本没有机会主动表达,仅有的少数表达内容还被事后剪辑扭曲。反击节目The Daily Show在对福克斯唐人街采访事件进行二次成像时邀请华人群体 “入场”,给了华人群体“反表征”的机会,更为客观地展现了华人对大选的看法,也一定程度修正了华人群体的表征代码。在美华人线下游行也是争取叙事表征 “在场”权力的方式之一,被支配的阶层或边缘族群在强大的主流表征符号系统下,需要运用各种反表征策略来增加其 “在场”的机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才能够在不断变动的话语空间中维系相对平衡的权力关系,使得主导群体对自己的表征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观现实。

巴基斯坦通过反“荣誉谋杀”法案:“他者”的表征与“反表征”实践③ 本事件评析由王佳昕撰写。

“荣誉谋杀”(honor killing)是指男性家庭成员认为女性家庭成员犯下的错误给家庭带来了耻辱,而通过极端方法对女性进行惩罚以消除这种耻辱的行为,而凶手往往会免于刑罚。根据巴基斯坦人权委员会的调查,每年都有超过1000名女性死于 “荣誉”的名义①BBC: “Pakistan honor killings on the rise, report reveals”, http://www.bbc.com/news/world -asia-35943732.。2016年10月6日,巴基斯坦参议院和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反 “荣誉谋杀”法律条款,这项法案修复了先前法律存在的漏洞,将使得 “荣誉谋杀”的实施者至少面临25年的监禁而且不再享有 “原谅豁免权”,即不能够再依靠家庭成员的 “原谅”来逃脱制裁。②《巴基斯坦立法阻止 “荣誉谋杀”谋杀者或面临25年监禁》,http:///news.qq.com/a/20161007/011547.htm? qqcom_ pgv_ from =aio。一直致力于支持此项法案通过的人士认为这个法案虽然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带来很多变化,但它确实是朝着正确方向迈进的第一步。③“ ‘Honour killings’: Pakistan closes loophole allowing killers to go free”, 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37578111.

该法案曾在2015年提出时遭到主流宗教政党的抵制而未能通过,如果法案得到实施,那么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性别权力平衡,这让这些宗教团体很难接受。2016年2月29日,巴基斯坦女导演莎梅拍摄的纪录片 《河中女孩:宽恕的代价》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这部纪录片使得巴基斯坦的 “荣誉谋杀”现象广为世人所知。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观看了这部短片后,坚持称 “巴基斯坦根本不存在什么荣誉谋杀”,还允诺将加紧立法。④《奥斯卡奖纪录短片:把握女性自己的命运远离以荣誉为名的谋杀》,http:///art.ifeng.com/2016/0308/2775148.shtml。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议会重新启动了对法案的审议。⑤《本报记者王卓一 〈河中女孩〉能否终结 “荣誉谋杀”》,《文汇报》2016年3月3日,第6版。

推动该法案最终得以通过的转折点是在2016年7月15日发生的一个事件,被国内外媒体称为 “巴基斯坦金·卡戴珊”的网络红人坎德尔·巴洛奇在父母家睡觉时被自己的兄弟掐死,原因是巴洛奇在社交网络发布大尺度照片和女权主义言论 “给家族蒙羞”。巴洛奇生前经常因在社交主页张贴性感照片、视频和大胆言论引发巨大争议,她自诩为 “巴基斯坦新时代的女权主义者”。当巴洛奇的死讯传出后,在巴基斯坦国内外引发巨大的舆论争议。电台主播FasiZaka认为巴洛奇 “不仅仅是金·卡戴珊”①“Pakistan: Anger after honour killing of Qandeel Baloch”, http://www.aljazeera.com/news/2016/07/pakistan-anger-honour-killing-qandeel-baloch-160716140502239.html.,巴基斯坦国家人权委员会成员AnisHaroon认为她的死是解决 “荣誉谋杀”问题的转折点 (the tipping point)②“Notable personalities condemn Qandeel's‘honour killing’”, http://dunyanews.tv/en/Pakistan/345274-Notable-personalities-condemn-Qandeels-honour-ki.;一些巴基斯坦网民对巴洛奇被杀表示赞扬和支持,认为巴洛奇是巴基斯坦的耻辱③“Qandeel Baloch's death takes Twitter by storm, Pakistan sees mixed reactions”, http://www.business-standard.com/article/international/qandeel-baloch-s-death -takes- twitterby-storm-pakistan-sees-mixed-reactions-116071600415_ 1.html.;一些巴基斯坦女权主义人士、性别平等运动者认为巴洛奇并不能作为女权代表,她只是用身体博取关注而已;Facebook上的一些外国网友表示无法理解,一方面宣称 “谋杀是不被允许的”,另一方面又存在 “荣誉谋杀”的伊斯兰教义④整理来自Facebook上Global News于7月18日发布的该事件新闻下方各国网友的评论。;国外政要也对此事件发表评论,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表示:“所谓的荣誉杀人绝对不是荣誉,应该被叫作恐怖行为。”⑤“ British Prime Minister also speaks up aboutQandeelBaloch's murder”, https://en.dailypakistan.com.pk/pakistan/british-prime-minister-also-speaks-up-about-qandeelbalochs- murder/.面对该事件造成的国内外巨大的舆论压力,政府加紧了议会对法案的审议,来自各方的压力使得主流宗教政党的态度不再强硬,议会两大宗教党派之一的伊斯兰大会党发言人表示他们不会再反对该法案。⑥“Pakistan to pass law against honor killings in weeks: Maryam Nawaz”, https://www.samaa.tv/pakistan/.2016/07/pakistan-to-pass-law -against-honor-killings-in-weeks-maryam -nawaz/.

“荣誉谋杀”存在于一个以荣誉作为符号建构文化意义的社会里,荣誉代表的是男性个人的自尊和以男性为主导的家族尊严,女性的性和身体是荣誉符号的边界,女性的身体,即与男性的生物学特征的差异决定了女性生来就附属于男性的地位,通过这种自然化表征策略来固化差异,清晰地划分出荣誉的符号边界,女性被荣誉边界强制划归为他者。①周玉佳:《从荣誉谋杀看巴基斯坦妇女的 “他者”地位》, 《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第1期,第78~83、114页。一旦有女性成员触及禁忌的边界,男性感到其主体地位受到威胁,就采取迫害手段清除 “玷污”家族荣誉的女性以恢复原有荣誉符号体系的统治。

莎梅和巴洛奇的 “反表征”斗争实质是 “他者”跳出传统文化内部,对男尊女卑的传统男权文化的反抗。对于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传统男权文化而言,宣扬男女平等的现代女权文化被划为 “他者”。虽然巴洛奇的 “反表征”斗争使其成为一个巴基斯坦女性推崇的代表着新时代自由女性的文化标识,但她挣脱传统禁锢的斗争其实并不自由,在有关她的大多数新闻报道里,媒体都会在她的名字前加上一个前缀—— “巴基斯坦的金·卡戴珊”。关注巴洛奇的大多数人和关注金·卡戴珊一样,只是在等她们下一次 “脱掉衣服”的动态,媒体像跟踪明星一样争相曝光她的身份信息和行踪动态,女权主义者认为 “她只是通过脱掉衣服来获取关注”②“How Comparing Qandeel Baloch to Kim Kardashian West Exposed a Crisis of Feminism in Pakistan”, http://www.vogue.com/13462861/qandeel- baloch - crisis- of- feminism - in -pakistan/.,这位巴基斯坦“新时代女权主义者”在社交媒体上苦心经营,想打造一个名叫 “坎德尔·巴洛奇”的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可她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可悲地永远定格在了 “巴基斯坦金·卡戴珊”这一标签之上。这是巴洛奇的 “反表征”斗争中存在的一个无奈的圈套,她通过裸露身体逾越禁忌试图驳斥传统文化秩序里对女性的定型化表征,而毫无预料地被另一套定型化表征给局限住了。

德国小镇修建难民隔离墙:“墙”的阴影挥之不去③ 本事件评析由游欢撰写。

2016年11月,在德国慕尼黑郊区南部一个叫Neuperlach的小镇上,一堵高达12英尺长达100米的巨型石墙被建造起来,横亘在当地居民区与难民营中间。事件起因是当地政府在Neuperlach的一个居民小区附近100米处修建了一座难民营,用以安置160名没有亲人陪伴的难民儿童。但是这一举措随后便遭到了当地部分居民的反对,他们到当地法院申请建造一堵石墙,用以阻隔居民区与难民营,理由是难民营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以及难民营的存在将导致当地房价暴跌。慕尼黑行政法院的法官对于这一请求予以批准。于是就在11月,这堵比柏林墙还高的隔离墙建造成功。①Berlin A.H., Holmes Simon, “ Germany's new wall: 12ft⁃high barrier⁃taller than the infamous fortification that once divided Berlin is constructed in Munich to protect locals from a migrant camp”,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909922/A -12ft- high - Munich - Wallbuilt-protect-locals-German-city-camp-young-migrants-living-community.html, 2016-11-6.

近年来,中东地区持续动荡导致大量难民不断涌向欧洲,欧洲难民危机愈演愈烈,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涌入欧洲,难民的移入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虽然德国目前已经转型成为全球第二大移民国家,其人口构成也逐渐多样化,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来移民,毫无疑问将对此前的社会秩序与社会文化心理造成明显的影响。移民与本国居民之间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等都出现了博弈与冲突、认同与疏离的问题。由于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以及国家认同的巨大差异,难民的融入依然存在许多困难,与本地民众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时有发生。2016年新年之夜发生的科隆大规模性侵案,再加上2016年7月一个月内发生的四场恐怖袭击事件,德国社会对于难民群体带来的对社会治安的扰乱以及恐怖袭击的增多,产生了极大恐慌。而右翼分子也时常制造针对难民的人身攻击,据英国 《每日邮报》2016年11月6日报道,从今年开始,德国就已经发生了1800起针对难民的冲突事件,近200起事件对难民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针对这一系列难民事件,默克尔不得不站出来公开表示将收紧难民政策,减少难民接收数量。

虽然难民危机带来的社会问题与恐怖袭击令德国人忧虑,但是此次慕尼黑Neuperlach小镇修筑隔离墙事件却引发了德国社会的广泛讨论和巨大争议,对于修筑隔离墙,大部分德国民众的态度却是不赞同。 “墙”这个字眼,深深触动了德国人的敏感神经。距离柏林墙倒塌还未满30周年,另一座墙便拔地而起,被称作 “墙2.0”。柏林墙在德国人心中留下的阴影挥之不去,令德国人对 “墙”这个字眼尤其敏感。对在东西德经过28年的隔绝后重新开启沟通与交流的德国人来说,这来之不易的开放与自由应该格外珍视。许多德国民众自发号召对待难民应该 “拆墙”而非 “筑墙”。Neuperlach小镇当地居民Ludwig Fox在接受CCTV news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如何,人与人之间都不应该有墙。①CCTV, “In the German city of Munich, a wall was erected to separate refugees from local residents”, https://www.facebook.com/cctvcom/videos/10154862075049759/, 2016 -12 -5.

来自德国慕尼黑的Oliver Schwindt在change.org上发表了一封请愿书②Schwindt Oliver, “Wegmit der Mauer 2.0”, https://www.change.org/p/dieter- reiter- weg -mit-der-mauer-2-0,2017-1-1.。文中表示,“墙2.0”对于德国和慕尼黑一向标榜的多元文化来说是一个耻辱,是一种歧视,对难民的排挤,无异于煽动排外情绪,慕尼黑行政法院的这种仇外行为和明显的错误决定必须立即纠正。最后Oliver Schwindt呼吁,要维护慕尼黑的健康的道德认知、体面和尊严,实现难民与本地居民的融合。该封请愿书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上获得大量转发,截至2017年1月1日,已有6761位网民签署了该请愿书。在对此事进行转发与评论时,网友多采用愤怒、惊讶的表情以及 “耻辱” “恶心” “愚蠢” “种族主义”等字眼。他们反对 “排斥难民”“排外”,提倡 “宽容” “开放”对待社会中的难民,从更实际的角度,他们认为与其将资金花在 “筑墙”上,不如用来帮助难民,从而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和谐共处关系。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另一部分声音,他们对大量接收难民带来的性侵与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而表示担忧,并赞同修筑隔离墙以保护本国居民,甚至还有网友表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停止强奸和杀人,最好的选择是彻底关闭边界,并将他们驱逐出境”。

回顾欧洲近年来一再发生的难民冲突事件甚或恐怖袭击,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跨文化障碍所导致的难民社会融入不成功,进而引发难民与本地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造了无数面墙,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任何一面墙,其最终目的都是 “阻隔”。而 “阻隔”则来源于对 “陌生人”即他者的恐惧与逃避。对于慕尼黑Neuperlach小镇的居民来说,政府在当地建造难民营后,那160名从远方而来的难民,就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所讲的 “陌生人”①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341~342页。:他们在一个特定的地域空间的范围内固定下来,但是,他们在这个范围的身份基本上是由下述情况决定的:他们并非历来就属于这里,他们带着一些并非和不可能产生于此的品质来到这里。他们的进入使得原本清晰的群体界限正在模糊,并且带来各种不稳定与不确定性,他们成为一种威胁,当地居民由此而产生焦虑、不安、困惑、紧张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就会迫使该地区人口较多的民族诉诸某种 “形式恐怖”的暴力手段。②单波、肖珺:《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第9、117页。

哈罗德·伊罗生曾指出,当族群关系陷入动荡不安的时候,新的巨大的困扰在周遭升起,人们往往会选择一头栽回到部落的洞穴,栽回到 “姆庇之家”(House of Muumbi)③姆庇之家:肯尼亚独立 (1963年)后,国内政局因部落之间的紧张而陷入纷扰,掌权的基库尤族 (Kikuyu)召集族人举行宣誓仪式,誓约:“誓死固守姆庇之家 (House of Muumbi)。”哈罗德·伊罗生用 “姆庇之家”来比喻族群认同、族群归属以及族群之间的隔绝。,退回到再度把自己封闭起来的高墙后面。正因为如此,在安排政治与社会事务上,我们正在把自己再度割裂,把自己再度部落化,而且动作之快,超过我们追求更有人性的人际关系的速度④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39页。,而与之相伴随的,便是冲突、暴力与压迫。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尽管存在诸多文化冲突,但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与交往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寻求重建巴别塔的途径,实现全球文化交流与共享,而非固守成见、故步自封。比起物质形式的墙,更难拆除的其实是人们的心墙。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障碍,我们更应该倡导每一个文化个体走出自己的文化惯性,增加与异文化群体的互动和交往,只有在开放的文化交流形式下,文化个体才能建构起完整的自我意识,不同的文化群体才能和谐共存①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第107~114、258~262页。。

加拿大列治文反华传单事件:全球化情境下的“他者”之问② 本事件评析由黎卫民、刘惟真撰写。

2016年11月,加拿大温哥华列治文市居民们的邮箱中突然出现了敌视华人的种族主义传单。17日一张印有姚明头像的、写着 “中国人已经接管了这里,白人只能靠边站”,“你现在生活在祖先创建的社区中却被边缘化;而你的邻居们拒绝讲你的母语,还使你买不到房子。如果你们不想这样,就加入Alt⁃right,拯救列治文市”等言论、煽动反华情绪的传单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注意;在警方还未查明责任人的时候,11月30日当地又出现了新的反华传单。这一事件经过 《温哥华太阳报》、加拿大广播公司 (CBC)等媒体的报道迅速升温,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传单上的 “Alt⁃right” (另类右翼)是一个鼓吹白人至上、反对移民与多元文化、歧视非白人种族的极右组织,在美国右翼团体中很受欢迎。有学者认为这些组织在今年活动范围扩大,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民粹主义的流行有很大关系。但据中国媒体报道,列治文当地居民对种族主义的观点并无好感。一位列治文居民在接受 《列治文新闻》采访时提到,“种族主义在加拿大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我们是彼此的邻居、同事和朋友。在美国流露的仇恨在这里不受欢迎。”③观察者网,《加拿大惊现反华传单:白人靠边站!中国人正接管》,http:///m.guancha.cn/america/2016_ 11_ 22_ 381459.shtml。

列治文市是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一部分,是该地区华人居民比例最高的城市,也是北美地区唯一一个华人人口比例超过40%的城市。列治文市长布罗迪称,传单上的用语不能够代表该市的价值取向。 “列治文市因包容、和谐而闻名,所有文化在该市都将受到欢迎。”他在接受 《赫芬顿邮报》采访时说:“在传单上散播这样的内容不仅会误导大众,而且是一种可耻的行为。”①Kimberly Yam, “ Someone Stuffed Canadian Mailboxes With Anti⁃Chinese Fliers After Donald Trump's Election”,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entry/anti-chinese- fliers- canada_ us_5833094ae4b058ce7aac02ca.

多元文化主义是大温哥华地区的战略基石,在这里有以印度家庭为基础的印度社区,也有基于中国文化而建立的加拿大华人社区;其中央商务区是温哥华市中心。该地区的文化景观最契合新自由主义的定义,但其主要权力持有者仍然是白人。近几十年来,当地社区人口的种族构成发生了变化,受过教育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华裔和印第安加拿大人占据了较高比例,其 “上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开始转向从前的 “少数民族”。难以否认,加拿大多元文化景观中的文化平衡由于多年来的华人移民和投资已经发生了转变,而在列治文市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据CBC报道,多伦多的公园以及学校内也张贴有类似的种族歧视传单。此外,澳大利亚也曾抱怨中国人前往当地购房实际上是一种 “文化入侵、种族清洗”,这也成为之前在西方广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对本事件进行报道时,CBC与 《温哥华太阳报》体现出了态度立场上的差异:当地新闻媒体 《温哥华太阳报》将散发传单的人称为 “极端主义者”②“Racist flyers turn up in Richmond mailboxes”, http://vancouversun.com/news/local- news/racist-flyers-turn-up-in-richmond-mailboxes.,说明他们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温哥华地区已经存在的文化多元性的主流意见气候基础之上的;而与 《温哥华太阳报》不同,加拿大广播公司在报道时则避开了 “种族主义” “极端主义”这些为事件定性的词语,而用 “反华”一词来形容传单内容与散播者①CBC, “racist flyers Richmond”, http://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racistflyers-richmond-1.3875639.。不过,就脸书用户的评论与反馈结果来看,受众对这两篇新闻的反应区别并不明显。

借用Henri Tajfel的内团体 (我们)和外团体 (他们)的社会认同理论②Tajfel, H.,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courants et tendances, 1974 (13-2), pp.65-93.,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与理解不同读者在脸书上对该事件的评论。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喜欢相互分类,也喜欢将自己归类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当中来寻求归属感,并且经常歧视外群体 (他们)以提升内群体 (我们)的自我形象。从 《温哥华太阳报》和CBC的这两篇报道 “反华传单”的文章中,我们就能发现这种 “他者化”现象。

在这个事件中有很多组互相对应的 “我们”和 “他们”的概念,其一就是 “我们的族群”和 “其他族群”。一般来说,如果族裔群体之间存在冲突矛盾,双方都会采取将 “我们”与 “他们”分离的做法,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温哥华太阳报》意识到这个事件本身就涉及敏感的种族问题,因此在评论部分发布声明称,“虽然我们感激与珍视读者的评论,但我们希望读者秉持礼节、保持尊重,人身攻击将会受到规制。”③“Richmond RCMP are asking anyone who receives similar material to contact them”, ttps://www.facebook.com/VancouverSun/posts/10154058721167083? fb_ comment_ id = 1217527614972896_1217547744970883&comment_ id=1217547744970883.除此之外,“加拿大华人”与 “新一代中国大陆移民”、 “加拿大人”与 “拒绝同化的移民”也是在相关评论中经常出现的 “我们”与“他们”。

最有代表性的 “我们”与 “他们”的群体分化,还表现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富人与穷人、拥有话语权的精英与沉默无声的大众的对立上。在脸书的相关评论中,有的用户将温哥华称为 “高价的自由式污水池”,认为这座城市实际上是由富有的自由主义者拥有的;也有用户认为多元文化在种族矛盾激化的事实面前无能为力,传单上说的是实情,这也正是特朗普能够坐上总统宝座的原因①Evan Wilgus, “Richmond RCMP are asking anyone who receives similar material to contact them”,https://www.facebook.com/VancouverSun/posts/10154058721167083? fb _ comment_ id =1217527614972896_ 1218812578177733&comment_ id=1218812578177733.。反华传单的出现,揭开了加拿大多元文化群体冲突的冰山一角,倘若深层的文化矛盾无法解决,类似的冲突仍将在未来继续下去。

维密时装秀上的“中国龙”:文化符号的跨文化挪用② 本事件评析由李硕撰写。

2016“维多利亚的秘密”年度大秀 (Victoria's Secret Fashion Show 2016,以下简称 “维密秀”)于当地时间11月30日晚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上演,长达1个小时、制作费超过1200万美元的视频直播,吸引了全球180个国家近10亿观众收看。本届维秘秀因刘雯、何穗、奚梦瑶、雎晓雯等多张中国面孔的齐聚登场和T台上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而备受瞩目。名模Elsa Hosk在开场单元 “The Road Ahead”中身盘醒目的中国龙图腾走上舞台,成为整场演出的焦点。

“我们把中国当作第二本土,因为那里有与美国旗鼓相当的机遇。”维密母公司LBrands首席执行官Les Wexner在接受采访时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该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③王硕:《内衣巨头维密业绩下滑 押宝中国市场》,《中国商报》2016年12月8日。,而本届年度大秀上鲜明的中国风装扮则被认为是为迎合东方消费者的审美而量身打造。

对于维秘此番不无大胆的尝试,众多中国观众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评论。现场亲历了本次演出的时尚博主Gogoboi在其公众号中调侃道: “Elsa Hosk真的背了一条龙第一个出来祝我们龙马精神,大吉大利,来年发财。”④Gogoboi,《终结刷屏|维密大秀,跟着宇博,台前台后,看秀赏肉》,http:///mp.weixin.qq.com/s/BolxDypbLx98GmKj3FiL - g。这篇文章吸引了超过10万读者的点击。网友们戏言Elsa Hosk和Kendall Jenner的装扮非常适合参加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披红戴绿的模特们让人不由联想到东北二人转演员,把最炫民族风演绎成了 “最炫庙会风”①第一财经, 《披 上 浮 夸 “中 国 龙”, 维 密 难 掩尴 尬》, http://www.yicai.com/news/5174251.html。。除了恶搞,也有人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失望和愤怒:“尽管我真的是维密的铁粉,但今年我真是看不下去了。看着维密把中国元素展现得如此可笑和肤浅,我尴尬症都犯了。”Cassiel直言: “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丑和假的龙,我家门口过年舞龙的大爷手里举着的龙都比这好。这就是维密所理解的中国风吗?”②环球时报,《中国年轻人想说:这届维密为什么让我们如此尴尬》,http:///mp.weixin.qq.com/s/_ KbHTi9JwjibCqIiM3_ kzw。一些较为保守的中国观众则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维密把内衣和中国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的这个决定,他们认为中国风应该是古朴含蓄的,而龙的形象是庄重神圣的,和比基尼的结合使整体感觉很轻浮也极不和谐,这对中国文化是一种误解甚至贬损。在新浪微博上,围绕维秘秀的讨论已经聚集了超过15亿的点击量,少有正面评价。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很显然维密想依靠在设计中加入中国元素,以拉近和中国消费者的地域文化距离,但他们的设计却并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大部分是西方人对东方文化刻板的印象。”比如 “开场模特穿的那条龙,可以做得更艺术化、更特别一点。现在头那么大,尾巴却好短,就像舞龙、舞狮一样”③第一财经, 《披 上 浮 夸 “中 国 龙”, 维 密 难 掩尴 尬》, http://www.yicai.com/news/5174251.html。。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维密秀上的中国风不仅没有吹动中国观众,更在西方文化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著名时尚杂志Cosmopolitan刊登了Helin Jung的评论文章 《Why Can't Victoria's Secret Stop Designing Racist Lingerie》,声称维密秀场上的中国元素,实际上是时装包装下的 “种族主义” (racist)和“文化挪用主义”(cultural appropriation)。文中写道:“即便这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男权的、白人至上的公司仍在为了自身商业利益随意取用其他民族的文化意象……从维密秀场上展现的东方主义中,丝毫看不出该公司试图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并开展有意义的文化对话的意愿,它并没有起到消除隔阂的作用。”①Australian Women's Weekly, “ Was the Victoria's Secret fashion show racist?”, http://www.msn.com/en-za/lifestyle/fashion/was-the-victorias-secret-fashion- show -racist/ar-AAkZ6OC.文章发布不久即遭删除,但仍然吸引了包括Dailymail、VOGUE、Forbes、Washinton Post在内的众多西方媒体加入讨论。主流的观点认为:无论是否有必要上升到种族主义的层面,维密秀上诸多中国元素的使用都是值得商榷的。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时代,文化采借 (cultural borrowing)已经成为全行业的趋势,包括维密在内的跨国品牌是这一趋势的直接推动者和受益者,格外要保持审慎的头脑和谦虚的姿态,从而避免潜在的文化冲突。②Dailymail, “Is this lingerie RACIST? Victoria's Secret come under fire for‘cultural appropriation’over Chinese themes in blockbuster Paris show”,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 -3993442/Victoria-s-Secret-accused-creating-racist-lingerie-cultural-appropriationshowcasing-underwear-collection-Chinese-Mexican-influences.html.

事实上,这并不是维密第一次因为大胆的造型设计引发争议,早在2012年度大秀中,超模Karlie Kloss身着印第安土著羽毛头饰出现在舞台上,该画面一经播出即遭网民声讨,事态愈演愈烈,最终以维密官方和模特本人各自发表道歉声明而平息。类似事件在时尚界不胜枚举,品牌为了开拓市场或标榜个性,贸然使用他族文化意象,迎合的背后反而暴露了更加根深蒂固的文化隔阂和偏见。正如Forbes所评论的:一方面,将中国人心目中神圣的龙的形象与性感的内衣和棕发模特搭配在一起很容易被视为对中华民族的亵渎;另一方面,维密真正的市场在于那些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暧昧关系和日益西方化的审美使他们认为,把古旧的龙当作一种时尚元素是难以接受的,它既不亲近也不好看。③Forbes, “China's Millennial Consumers: What Victoria's Secret Got Wrong, And Nike Got Right”,http://www.forbes.com/sites/helenwang/2016/12/22/chinas- millennial- consumers - whatvictorias-secret-got-wrong-and-nike-got-right/#207f4d0c5183.

今天,全球市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多元的意识形态、文化风格和形象的流动提供了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广泛的、以技术与权力为基础的“超级社会”能覆盖全球,无视、滥用甚至破坏地方的文化传统。①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商务印书馆,2012,第267页。共同利益与相似性的外表下,族群间深层的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对 “外国文本”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引用和吸纳不仅仅是在两种文化所构建的多样空间里获得美感与快乐,更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活动,只有在具体的文化语境和平等开放的对话中才能实现②毛思慧、杨思:《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从 “后殖民”看电影 〈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的想象》,《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第45~56页。,否则,类似 “中国龙”的争议仍将反复上演。

猜你喜欢
难民跨文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世界难民日
——聚焦各国难民儿童生存实录
谁远谁近?
孟加拉 难民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