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汲取五色滋养
□王莹莹
文化的力量,是一个民族的重量,一个国家的分量。于国家而言,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形象、民族灵魂,于政党而言,文化体现着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价值观念。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解决党内政治生活突出问题、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面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个新课题,笔者认为要涵养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需要注意汲取五色滋养。
高举金色理论旗帜。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关系全党发展的大事,在基调上必须定准定好。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政治文化建设上,毫无疑问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伟大的金色旗帜,保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也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克服和避免摇摆性、片面性、盲目性,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已有95年有余,中间经历的重重困难数不胜数。而支撑我们党走到今天的,正是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用生命为之奋斗的鲜红的革命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和平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鲜红的革命精神体现了我们党在灾难深重的中国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也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时至今日,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怎能少了这一抹鲜亮的红色?我们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继承好,用鲜红的革命精神晕染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浓墨重彩。
传承青色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五色的排列中,青色被排于首位。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共产党人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资源,是推动党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党员干部,要十分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体悟修身之道,从“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中体悟廉政之道,从“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中体悟用人之道,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体悟民本之道,从“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中体悟法治之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心修身,陶冶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汲取白色廉政力量。“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对做官的最高评价。为官就应当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对于政党发展来说,廉政建设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课题。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更少不了廉洁从政这一纯白的“打底色”。政治文化建设中,要把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放在廉政建设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廉洁从政、干净干事作为一生为之坚守的底线,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做交易,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要加强党性修养,算清算好政治账、人生账,慎思之、明辨之、谨行之,练就一副“金刚不坏之身”,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建设粉色温馨家园。“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处事方法和精神风貌。家风是一种无声的力量,于潜移默化中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家庭成员,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毛泽东同志就经常告诫子女:“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周恩来同志也专门制定了“十条家规”,要求家人严格遵守、不容触犯。党员干部在家庭中往往居于主导地位,其一言一行也就成了家规的模板、家风的旗帜。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主动从自身做起,自觉立家身正,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以身端影正言传身教,以良好家风传承思想、教育子女,营造温馨和谐健康的家庭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