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上的和谐乐章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南木鄂伦春民族乡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是一个以鄂伦春族为主体,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汉、回、满、锡伯族等11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抓住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大好机遇,带领全乡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持续发展的路子。
“原来我们住在山里狩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由狩猎转向农业生产,如今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走的是水泥路,住的是砖瓦房,这就是我们鄂伦春少数民族人的幸福。”猎民村书记白铁庄说。
“得了病自己只拿很少的药费,残疾人、特困家庭还有低保补助,孩子考上大学没有钱还有扶助资金,我们现在很幸福。”南木村村民佟阳说。
“过去我们鄂伦春猎民住撮罗子,走羊肠小道,风吹雨淋。如今,砖瓦房一排排,住宅楼一幢幢,出门就是水泥路,夜晚还有路灯照,这样的生活我们做梦都没想过!”南木村村民张以军说。
如何实现脱贫致富?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给出的答案是:打井与天争。
过去缺水的那段日子里,贫困像一条绳索紧紧勒住了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猎民村迈向富裕的脚步。受严重缺水的条件制约,全村7500亩耕地一直是广种薄收。
至今,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猎民村猎民对那场罕见的旱灾仍心存余悸:2003年5月,猎民村家家户户都忙着春耕。然而,一场“掐脖子”旱灾不期而至。等,显然不是办法。因为在北方错过了5月就失去了当年的播种期,猎民不得已采用马车拉水的方式硬着头皮播种。好不容易熬到扬花期,旱灾再次从天而降,近半年的时间内整个南木乡滴雨未落。许多猎民望着日渐枯萎的庄稼欲哭无泪。那一年,庄稼几乎绝产。
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出台,为猎民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机遇。2004年,自治区有关部门将猎民村确定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试点村。扶持政策一定3年,每年20万元,资金运作采取项目管理方式,对口上报、审批下达、扶贫到村、落实到户。经过论证后扎兰屯市作出决定:把试点资金全部用于节水灌溉项目——打喷灌井,市水务局、民族事务局、开发办3家组成联合项目组驻村指导。经过一个月的奋战,27眼喷灌井全部建成,可同时灌溉2000亩耕地。
自实施节水喷灌项目以来,全乡在农业生产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测土施肥、大型农机具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单亩产量。大豆亩产量由以前的不足150斤提高到310斤,亩均增收270元;猎民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1100元左右,增加到11400元。如今,喷灌设施遍布南木鄂伦春民族乡5万多亩耕地,全乡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积极争取猎民村移民项目相关政策和资金,让村民充分享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由于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加之乡域环境日臻优美,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在良好环境的基础上,南木鄂伦春民族乡重点打造“北国第一漂”旅游品牌。鹿鸣山庄、石佛山景区、泓森度假庄园、鄂伦春风情园等景区景点接待能力不断提高。乡里每年都要举办杜鹃节、雅鲁河漂流节、金秋采摘节和民族冬捕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全乡相关产业发展。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因地制宜,把旅游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农闲时间到旅游相关企业打工,年均增收1万元左右,针对有手工特长的13户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户,鼓励其制作“民族服饰”“桦树皮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并将这些商品推向市场,有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使他们顺利实现脱贫。
多年来,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鄂伦春传统民族文化,组建了一支以民族歌舞为重要表现形式的鄂伦春民间艺术团体,并在2014年邀请国家一级演员白岩对青年民族文艺爱好者进行艺术指导,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有力传承。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少”民族文化,着力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鄂伦春文化印象篝火节每年在鄂伦春特色村寨举办,篝火晚会以鄂伦春生产生活为背景,展现古老而神奇的民族文化内涵。萨满祭祀仪式、民族服饰展演、民族歌舞等让各地游客享受一场盛大的民族晚宴。“南木鄂伦春文化印象”大型民俗实景演出,吸引湖北卫视《一路心喜》栏目组到乡里录制节目,扩大了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旅游影响力。2015年,开年盛大冬捕节在该乡圣华山水库举办,活动再现鄂伦春冬捕祭祀场景,冬捕民族风情浓厚,场面十分壮观,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观赏,此活动作为CCTV7全国农民春晚的外景拍摄地,提升了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的知名度。同年6月25日,全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现场会在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召开,与会领导先后对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民俗博物馆、青原食品公司、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旅游创业园区、鄂伦春风情园、鄂伦春猎民部落进行现场观摩考察,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副巡视员李忠协一行对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的民族经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给予了肯定。
为了将民族团结知识宣传到位,近年来,全乡各村(居)、各单位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学习各项民族团结政策法律知识。乡里为各村文化室配备了电子设备和图书资料,通过远程教育、村大喇叭、发放各类民族团结宣传手册等途径,定期向各村党员干部群众宣传民族团结知识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在乡里主巷道和醒目位置悬挂或刷写宣传标语。通过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知识的学习,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舆论氛围,促使各民族增强团结意识、互助意识、和谐意识。每年结合各类节庆活动,乡里都精心组织各民族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广场文艺演出、歌舞晚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革命传统和拥军爱民教育,努力营造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展稳定、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
如今的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早已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全乡各族人民正在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