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而别

2017-01-26 07:34韩青辰
现代世界警察 2017年4期
关键词:公安大学约稿公安

文/韩青辰

不辞而别

文/韩青辰

二十年前,我是《警方》杂志的编辑,满世界找名家约稿。作者队伍从作家到记者,最后蔓延到高校的专家学者。

至今记得在深蓝的格子间,主任给我一张名片:“你这次去北京一定要见公安大学的于洪笙老师,他的先生胡小伟是诗人,也可以约稿。”

于老师在电话里热情爽朗,像三伏天的太阳,她爱说爱笑,听起来极为亲切。

当年我是初生牛犊,他们家住得比较偏,我摸索了大半天,还买到了一兜红苹果。

胖胖的于老师站在午后火辣辣的阳光下,身后是一望无际的绿草地。她等着我,宛如圣母玛利亚,老远就冲我张开了怀抱。

她的屋子充满书香和艺术气息。不止是排书成墙的缘故,书架上的玩偶憨态可掬,长大了的儿子们在相框里帅帅地笑。她高大英武的胡先生连鞋斜卧在长沙发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们漫谈着,须发花白,却是顽童腔。

后来他零星地给我几篇随笔,文字如白羽在青青草原上悠然展翅,果然飘逸。

于老师通晓文学史,热衷于侦探小说研究,对国内外的侦探文学了如指掌。她像孩子数星星般地讲起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海岩、蓝马,从作家到作品,一直讲到活跃在文坛的公安作家胡月、许艺等,叙述如长江黄河,气贯长虹,收都收不住。最迷人的是,她身上恰到好处地混合着母爱与童真的气息。

送我出来,夕阳红彤彤的,挂在枝头像北京的糖葫芦,我们在夕照下拥抱了又拥抱。

那时候我刚巧迷上了侦探小说创作,一口气写了两个长篇,于老师都喜欢。《守口如瓶》她看完不过瘾,晚上专门来电话一席长谈。过几天又来电说,某个细节因为我年轻,对生活理解不够深入,如此这般修改一下更好。

于老师给出的恰恰是一个凸显人物灵魂很关键的细节,如同点石成金。在以后漫长的创作中,我常常会想起她点评小说的格调和语气,我甚至会以她那连蛛丝马迹也不放过的凌厉目光来审视自己的作品。

晚年的于老师全力以赴于中国的侦探小说事业,侦探小说协会多次找我约稿,给我寄过几年资料。可惜我一头钻进了儿童文学,离公安文学越来越远。

于老师不舍不弃,她一再希望我将侦探小说兼顾到底,就像妈妈哄孩子一样耐心十足。

2007年我在鲁院读儿童文学高研班,适逢全国侦探小说大会召开,她把我和另一位写儿童文学的公安作家杨老黑特邀过去。

那也是一个金光闪闪的盛夏,会场济济一堂。于老师穿着黑底白花衬衫,精神抖擞,她在台上喜滋滋地讲:“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

犹如飞船推开波浪,阳光普照大地。

于老师不施粉黛,不穿时装,微微发福的身子骨里因为藏着对事业对众生对真理的热爱,她一说话,就辐射出强大而无边无际的力量,让众心紧紧围绕着她,汇成一个明亮、澄澈、飞扬的中心。

这些年于老师和我断断续续通邮件、打电话。她爱我仅仅因为我爱文学,于是她敞开怀抱教我,无欲无求,十多年不厌其烦挥舞着她柔和而严厉的长鞭。而我竟如一个任性的游子,离她渐行渐远。

去年8月,公安部召集公安作家培训,我头一个就询问于老师。

接待我的马德仲老师像被我呛住了,停顿片刻才低语道,于老师已经走了。

怎么可能?

上个月走的。

一整天我的心上像插了把飞刀。我从未想过于老师会走,她是那么辽阔、健朗。我以为她会是草原上永不落的太阳。

那胡老师呢?我不甘心地再问。

他前年走了。就是因为胡老师走了她才走的。

我知道于老师多宠胡老师,好像他是她的第三个儿子。而胡老师也挚爱着于老师,他们去哪儿都一起。有回走长途,汽车颠簸得厉害,一车人都困倦了。

胡老师剥了一个橘子,觉得味道甘美,便高高举着,从车子最后摇摇晃晃到最前面,送给亲爱的于老师,说,“这橘子真甜,尝尝。”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难道他们是“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中的那对雁儿,一只被死神猎去,另一只悲鸣不已,撞地而死?

公安大学老教授杜元明先生开场白就说起于老师,深深感叹她对侦探小说的贡献:“我和她就住上下楼,胡老师走后,她突然就变了。原先爱说爱笑的一个人,出门总是帽子口罩捂得严严实实,跟谁都断了往来。”

我的眼泪始终像凝结在云头上黑沉沉的雨,又像重露点点潮湿在心头,可能终究化不成哗啦啦流淌的热泪,来偿还我那如文学之母的于老师了。

兴许热爱侦探小说的于老师故意给我们设了这个不辞而别的局。

那样她在我们生命里就永远是健朗的辽阔的喜乐的,她依然朝气蓬勃地活在她和胡老师的爱情里,活在她为侦探小说四方奔走的激情里。

也许她希望这场离别我们用一生来完成,仿佛我们有多爱创作,才是有多爱她。

她要这个答案。我猜对了吗,爱提问的于老师?!

《红楼梦》里,宝玉那块顽石先天无事,浇灌过一株枯草,绛珠仙子黛玉一生便还以眼泪。

于老师那么硬气的人肯定不喜欢我们哭,她甚至连让我们为她担心、焦虑都不舍得。她在天堂一定灿然笑望着我们,就像明月松间照,骄阳越高岗。■

猜你喜欢
公安大学约稿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实用临床医学》约稿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是怎样的体验?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党校”标准建校
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公安卡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