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28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2016年度第一次受托人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受托人金立群出席会议。此次会议对基金会有关人事任命、基金会结构和有效性审议、捐款机制、战略规划和2016年工作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监督委员会的联席会议上,金立群指出中国完全有资格并理应成为监督委员会的委员,监督委员会主席河野正道表示将在未来3个月内对此事做最终决定。2016年5月24日-26日,2016年度第二次受托人会议在印尼雅加达举行。会议研究决定了本轮“基金会结构和有效性审议”最终结果,审批通过了财务、人事相关事项,审议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准则和分类标准制定应循程序的遵循情况。此次会议是对未来5年基金会发展战略和工作重心的重新规划,为提升基金会全球影响力、提高理事会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出诸多改革举措。2016年10月12日-14日,2016年度第三次受托人会议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中国受托人金立群通过电话会议参加了提名委员会会议环节,讨论批准了基金会各层面相关人事遴选工作。会议审议了基金会运营、财务、人事相关事项,讨论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准则项目进展情况及未来工作计划,研究决定了基金会《章程》修订最终结果。会议期间,受托人还对基金会治理、国际与美国未来合作态势、英国退欧影响、亚大办公室发展定位等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
2016年1月26日,监督委员会在英国伦敦召开了非正式会议。此次会议主要对基金会结构和有效性审议、监督委员会2016年工作计划进行了工作层面的讨论。2016年5月25日,基金会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督委员会)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作为监督委员会新任正式成员通过电话会议形式参加了会议。本次监督委员会会议着重讨论了委员任命进展、受托人结构和有效性审议、监督委员会2016年工作计划、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效果分析工作等议题。2016年11月15日-16日,监督委员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工作层会议。本次会议就监督委员会2017年工作计划(围绕公众利益、组织结构和委员构成)、监督委员会委员审议、主席选举程序,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有关工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下次监督委员会委员会议做好前期准备。
2016年2月22日-24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询委员会)2016年第一次例会在英国伦敦召开,财政部会计司司长高一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作为中国的咨询委员会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高一斌作为新咨询委员还参加了会前的新委员见面会。中方表示将认真履行咨询委员的职责,积极参与咨询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并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次会议既涉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实施后审议等技术战略议题,也涉及基金会结构和有效性审议、基金会筹资等行政性议题,此外还包括公司报告的未来等前沿性议题。2016年6月13日-14日,咨询委员会2016年第二次例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作为中国委员参加,本次会议涉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工作报告等行政议题,以及未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工作计划、财务报告的技术影响等重要技术议题。2016年10月31日-11月1日,咨询委员会2016年第三次例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出席了会议。会议议题主要包括推动印度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进展、基金会筹款情况、基金会业绩评价指标(KPI)设计思路等,还就主要财务报告项目、业绩评价指标和英国脱欧的影响等进行了分组讨论。
2016年11月3日-4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财政部会计司巡视员应唯率团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就或有事项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等有关议题进行了研讨,取得积极成果,将为理事会有关准则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有益参考,对于进一步扩大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会议的筹备过程中,财政部会计司作为联络办公室在设定会议日程、确定参会代表、组织和编写会议材料、沟通各成员国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并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及南非承办方密切联系和配合,为此次会议的顺利举行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2016年4月7日-8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以下简称咨询论坛)2016年度第一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财政部会计司派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如何强化与国家以及地区性准则制定机构的工作机制这一行政议题,并重点讨论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议程咨询、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费率管制活动、新金融工具和保险合同准则衔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股份支付、通货膨胀会计等准则项目。2016年7月7日-8日,咨询论坛2016年度第二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财政部会计司派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集中讨论了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重点技术项目,包括财务报告概念框架、重要性项目、主要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议程咨询、商誉减值、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等议题。2016年9月28日-29日,咨询论坛2016年度第三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财政部会计司派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费率管制活动、业务定义等准则项目,以及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强化与国家准则制定机构之间联系的技术合作计划等内容。
2016年9月25日,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伦敦办公室召开了中期会议,期间,AOSSG主席顾问委员会成员20多位代表举行了面对面会议。本次非正式会议主要讨论了调整AOSSG工作组运行机制的意见、AOSSG与IASB未来合作事宜、2016年AOSSG全体会议安排、披露动议和概念框架、保险合同以及业务定义等准则项目的有关问题。2016年11月29日-30日,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第八次全体会议在新西兰惠灵顿召开,会计准则委员会副主任狄愷率团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集中讨论了AOSSG(2015-2019)战略计划、工作组改进方案、亚大地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采用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技术进展等行政议题。此外,会议还涉及公允价值计量、披露动议、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概念框架等重大技术议题。
2016年9月26日-27日,来自美国、中国、欧盟、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2016年度世界准则制定机构会议(WSS)。WSS会议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2年发起并负责组织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者与之趋同的进展。二是对经营利润的界定和概念框架中修订后的资产负债定义的应用进行技术讨论。
2016年9月27日-28日,来自美国、中国、欧盟、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近90位代表参加了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国际论坛(IFASS)会议。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国家或地区准则制定机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未来合作,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可能性”术语、费率管制活动等技术议题,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宣布将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开始实施后审议。
2016年10月13日,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2016年度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计准则委员会副主任狄愷率团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上,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就会计准则研究制定、采用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应对国际准则修订变化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交流,并分别就租赁、金融工具、商誉和减值等会计准则技术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本次会议与会各方达成以下共识:一是持续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相关项目,继续加强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间的沟通交流,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做出贡献。二是持续发挥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亚洲-大洋洲会计领域的引领作用,增强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在全球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本次会议决定,2017年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在中国举行。
2016年12月13日,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理事会会议召集欧盟以外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就会计准则进展进行沟通和交流,财政部会计司巡视员应唯率团参会。各国代表就正在开展的准则项目通报了进展,并对本国利益相关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应唯介绍了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有关进展,结合国内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出建议。2016年12月12日,法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举行了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除来自法国会计实务界、学术界、监管机构的代表外,会议还邀请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代表,共计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按6个环节分别从内部组织和财务沟通战略、投资者和其他股东、整合长期观点、公允价值相关性和公允性、替代业绩计量方式及其他综合收益、非财务业绩指标等角度,对“会计与业绩”这一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应唯作为演讲嘉宾,受邀就中国应用公允价值准则的有关情况作主旨发言。此次参会有利于进一步增进我国与法国等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沟通与交流,协调立场,同时也深化2016年初建立的中法会计双边交流机制。
2016年1月13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戈尔登、理事林斯梅尔和西格尔与财政部会计司司长高一斌、巡视员应唯、会计准则委员会副主任狄愷及相关人员在北京举行了2016年度工作会议。双方首先就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介绍情况、交换意见。而后双方还就收入确认、租赁、披露框架和金融工具等多项准则项目的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美方详细介绍了相关准则项目的进展情况、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主要意见分歧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方技术人员则介绍了中方对相关问题的立场和意见,并向美方提出中方关切的问题。2016年1月20日-21日,法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帕特里克·坎博一行访问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司巡视员应唯、会计准则委员会副主任狄愷及相关人员与其举行了会晤。这是双方举行的首次会议,就两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情况,以及准则的制定和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还就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租赁、商誉减值/摊销、概念框架等多项准则项目的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法方详细介绍了在具体准则项目中的立场、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主要意见分歧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方技术人员则介绍了中方对相关问题的立场和意见,并向法方提出中方关切的问题。此次会议之后,双方还建立长效联系机制,每季度举行电话会议对关心的议题进行固定联络和沟通。
XBRL国际组织是全球XBRL技术规范的制定者,参与其相关工作对于维持我国XBRL领域话语权意义重大。2016年,财政部会计司派代表参加了在2016年4月召开的XBRL国际组织理事会会议和在11月召开的国际XBRL大会。在4月的理事会会议中,中方积极参与批准发布配套技术规范、提前应对理事集中更替等重大议题的讨论,发表意见,介绍我国经验。在11月的国际XBRL大会上,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舒惠好代表财政部和XBRL中国组织做了题为《XBRL用于企业内部的思考》的主题发言。中方还对大会区块链应用、“法人机构识别编码”与XBRL应用、英格兰银行实施XBRL和XBRL在企业内部和监管机构内部的使用等重大课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中方主要通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标准咨询组(ITCG)这一机制开展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XBRL交流。ITCG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成立,负责就XBRL工作向理事会提供咨询意见,财政部在工作组中有两个席位。2016年6月召开的工作组年度面对面例会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标准相关工作的最新进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标准的全球采用情况与咨询组成员通报进展情况等方面发表中方意见和建议,为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2016年3月7日-11日,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2016年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在美国纽约召开。会议前一天下午举行了新当选理事及其技术顾问的见面会。理事会主席对新任理事和技术顾问表示欢迎。财政部会计司代表表示将认真履行理事职责,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积极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制定建言献策。本次会议涉及遗产资产、租赁、重估资产的减值、公共部门特定金融工具等多项准则技术议题,还涉及IPSASB治理、未来工作计划等行政议题。2016年6月21日-24日,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2016年度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会议共设12项议程,涵盖行政议题和公共部门特定金融工具、雇员福利、重估资产减值、社会福利等准则项目议题。财政部会计司代表就重估资产减值、社会福利、租赁、遗产等准则项目讨论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2016年9月20日-23日,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2016年度第三次理事会会议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本次会议的准则项目议题共有六项,分别为收入和非交换性费用、遗产、社会福利、租赁、金融工具更新和公共部门合并。财政部会计司代表在会议期间就部分项目与理事会工作人员交换了意见。
2016年6月6日,财政部部长助理赵鸣骥在京会见了来访的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首席执行官查尔斯·迪利一行,双方就管理会计发展趋势、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会谈。2016年3月29日-4月2日,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舒惠好率团作为观察员赴美国参加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工商业界职业会计师委员会2016年度第一次会议。会议包括工商业界会计人员发展的机遇、财务职能的未来趋势以及风险管理、审计质量、综合报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相关影响等议题。2016年9月28日-10月1日,工商业界职业会计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美国举行。会议就理解技术和创新方法在会计职业能力建设中的作用、风险管理在决策制定中的整合、职业会计师能力建设、审计质量、综合报告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2016年10月3日-7日,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舒惠好率团参加了第33届联合国会计和财务报告政府间专家组会议。会议就监督企业遵循和实施高质量会计和审计报告要求的实务和加强报告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并听取了各正式代表对未来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方代表就推动管理会计发展议题进行了阐述。
2016年11月11日,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主席兼COSO理事会成员理查德·钱伯斯访问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司副司长邵敏、副巡视员王鹏与其进行了会谈。邵敏介绍了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与实施情况,王鹏介绍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开展情况。钱伯斯介绍了美国COSO新版《风险管理框架》的修订情况及其在美国境外发行出版的计划。双方就加强中国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与美国COSO委员会的合作、COSO新版风险管理框架中文版的翻译出版等事宜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
2016 年3 月3 日-4 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理事会在纽约召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中注协)副秘书长杨志国作为IFAC 理事及审计委员会委员出席了此次会议。
关于会计行业在打击欺诈和腐败行为中发挥的作用,中注协代表认可会计行业在全球打击欺诈和腐败斗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以下建议:
1.IFAC 应推广会计行业的诚信和道德标准。根据会计行业的要求, 会计从业人员禁止从事任何形式的欺诈和腐败。
2.IFAC 应积极倡导各国政府及监管机构,积极发挥领导作用,从上至下制定正确的基调。
3.鼓励会计行业主动杜绝欺诈与腐败的前提,应该为加强对会计行业的保护,防止其受到危害。
4.明确会计人员的角色和责任的定位,有利于有效地衡量和界定工作范围。
5.IFAC 应积极倡导各国政府及监管机构建立有效的报告潜在欺诈及腐败的指引,以减少履行责任时的不确定性。
6.应进一步考虑各成员组织之间的政治和文化差异,消除一刀切的不良影响,从而收到预期的效益。
关于综合报告(Integrated Reporting),中注协代表认为:
1.如何将综合报告的使用进行大规模的普及和推广。在中国,如果没有政府及监管机构的认可,很难将综合报告的使用进行普及。而政府及监管机构在决定是否要求公司必须采用综合报告之前,必须要了解其优点。在中国曾试图鼓励公司自愿采用综合报告,但有意愿的公司不多。
2.如何确保综合报告被视为更广泛的企业报告系统的一部分,从而更好的保持一致性。要想令综合报告成为更广泛的企业报告系统的一部分,首要条件是用户的接受和认可。假若没有用户需求,就不会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因为这会增加公司成本,因此政府和监管部门也不会提出这种不必要的要求。在讨论如何使综合报告更好的保持一致性之前,需要首先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用户接受度。
3.关于在采用综合报告时监管机构应起到怎样的作用。在中国,监管机构对于综合报告的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建议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通过有影响力的国际监管机构,比如国际证监会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简称 IOSCO)、监督组的其他成员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IASB)等来推动有关工作。在与重要的监管机构沟通前,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需要了解使用综合报告为监管机构以及他们监管的这些公司所带来的益处。
4.关于管理层评价与综合报告的趋同。上述趋同需要征集综合报告的使用者和监管机构的意见,证券公司的监管机构监督管理层评价以及公众公司的必须披露事项。国际证监会组织发布了信息披露要求及管理层评论指引供全球使用,以得到全球证券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可。假如没有国际证监会组织的参与,管理层评价与综合报告的全球趋同将是巨大的挑战。
关于聘用Edelman进行宣传以及2016 IFAC- Edelman沟通战略, 中注协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1.IFAC成员机构遍布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所以宣传工作需要考虑当地的政治和监管的敏感性,以及当地新闻和媒体的宣传情况。中介机构应当拥有良好的声誉,并且优先在IFAC选定的重点地区进行宣传活动,同时也让IFAC成员机构积极参与其中。
2.在处理某区域的事项时,该中介机构在信息传递时应首先与该地区的成员机构讨论,以防止敏感信息的泄露。
3.应预先建立一个对中介机构的评价机制去衡量其对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
4.IFAC应定期检查该项目成本支出情况,以保证平衡的成本收益。
关于准则制定委员会的治理问题和独立性,中注协代表提出以下建议:在准则制定治理框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会计行业组织与IFAC的合作模式表示赞同。它既能有效体现行业组织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价值,同时又可以降低相关的成本。国际审计准则(ISAs)作为全球公认的准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希望IFAC继续研究如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各类的市场参与群体之间推动准则的实施,并希望IFAC能够积极与各个监管机构、各国准则制定者以及财务报告使用者展开对话沟通,以获得对于准则使用的及时反馈。
此次会议还讨论并批准了修订后的IFAC成员合规方案、2016关键业绩指标(KPIs)及会费调整和披露事项。
2016年6月9日-10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理事会在纽约召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杨志国作为IFAC理事及审计委员会委员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听取了主席报告及相关委员会和准则制定理事会报告,决定成立理事会咨询小组,并审议通过了理事会工作计划。
关于理事会工作计划,中注协代表认为:IFAC应当考虑书面致信会员大会,通知其成员组织有关监督小组围绕下述话题展开讨论的最新进展,包括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和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理事会(The International Ethics Standards Board for Accountants)治理及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 事 会(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Education Standards Board)未来决议等。 中注协代表认为, 书面致函的方式比等待11月召开的IFAC理事会上提交讨论的方式更好。考虑到上述事项的重要性, 这将使得各成员组织能够及时了解这些重要的进展,以及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考虑, 从而可以在会员大会上提出相关问题。
关于主席报告,IFAC主席奥利维亚·科特利特别报告了5月23日-24日访华议程,汇报了拜访中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机构的议题,充分肯定了中注协对IFAC的贡献以及中国代表在IFAC各个理事会和委员会的工作。
2016年3月2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审计委员会会议在纽约召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杨志国作为IFAC理事及审计委员会委员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听取了IFAC审计师关于审计方面的建议,审议通过了经审计的2015年财务报告、修订后的授权政策(Authority to Commit Policy)及风险地图(Risk Map)。
2016年6月20日-24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在纽约召开会议,审议研究国际准则制定工作的有关事项。中注协专业标准与技术指导部副主任张革参加该次会议。会议讨论了职业怀疑议题,认为IAASB工作组的重心是解决不同国际准则(审计准则、职业道德、教育准则)与职业怀疑相关的概念问题,鼓励工作组研究如何通过教材或执业指南更好地对这些概念进行明晰。会议还讨论了违反或疑似违法法律法规(NOCLAR)议题及国际审计准则第540号与第315号修订问题。
2016年9月19日-26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在香港召开会议,审议研究国际准则制定工作的有关事项。中注协专业标准与技术指导部副主任张革参加该次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审计准则第540号与第315号修订问题及COSO框架更新情况。会议还讨论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问题,赞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在项目层面实施的事务所层面的控制,并要求项目组对相关因素作进一步考虑。
2016年12月5日-9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在纽约召开会议,审议研究国际准则制定工作的有关事项。中注协专业标准与技术指导部副主任张革率团参加了该次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审计准则第540号修订进展及项目质量控制复核问题。会议还讨论了联合工作组的最新进展,并确定了两个工作方向:一是收集信息并分析各方对ITC中职业怀疑概念定义的根本变化的反馈意见。二是形成一份出版物,向利益相关方通报IAASB、国际职业会计师道德准则理事会及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在该方面的联合工作进展。此外,会议通过了IAASB 2017-2018年工作计划以及2015-2016年重大项目执行问题。
2016年6月16日-17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与国家(地区)准则制定机构联合会议(IAASB—NSS)在纽约召开,就准则制定工作的有关事项进行了沟通讨论。中注协专业标准与技术指导部副主任张革参加了该次会议。会议通报了自上次会议以来的重要活动及在准则制定方面的主要进展,各准则制定机构与会人员通报了在准则制定方面对于其他国际和地区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和进展,以资借鉴。会议通报了职业怀疑项目、新修订国际审计报告准则项目及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修订项目的进展,并就鉴证和相关服务的新发展、未来工作计划等议题进展了沟通、讨论。
2016年6月15日,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理事会与国家(地区)准则制定机构联合会议(IESBA-NSS)在纽约召开,就准则制定工作的有关事项进行了沟通讨论。中注协专业标准与技术指导部副主任张革参加了该次会议。会议通报了自上次会议以来的重要活动及在准则制定方面的主要进展。各准则制定机构与会人员通报了在准则制定方面对于其他国际和地区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和进展,以资借鉴。
2016年3月21日-22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中小事务所委员会在纽约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总部召开了本年度第一次全体会议。中注协监管部主任殷德全参加了本次会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执行总裁法耶泽尔·乔杜里发表演讲,重点分析了未来中小事务所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会议听取了国际审计准则理事会(IAASB)理事布莱德.穆塔夫(Brendan Murtagh)关于国际审计准则修订及征求意见情况的报告,深入讨论了SMPC下设执业准则工作组对执行商定程序准则(AUP)的相关问题。会议听取了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理事会布莱恩.柯斯维尔(Brian Caswell)关于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修订进展。会议听取了国际会计师教育准则理事会关于IES7实施情况及IES8修订情况的报告,并讨论了中小所如何遵守IES7及已经或即将采取的措施。此外,会议讨论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战略沟通项目、2015年中小事务所全球调查报告结果、中小事务所并购及存续计划及下设工作组工作计划。
2016年6月9日-10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中小事务所委员会在拉斯维加斯召开了本年度第二次全体会议。中注协监管部主任殷德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听取了国际审计准则理事会(IAASB)副总监贝弗利.鲍曼(Beverley Bahlmann)关于国际审计准则修订及征求意见更新情况的报告,深入讨论了企业风险评估、内控测试、数据分析、会计估计事项审计、职业怀疑以及中小企业审计的适用性等相关问题。会议听取了职业道德工作组介绍会计师国际道德守则修订的最新进展。会议讨论了中小事务所委员会(SMPC)指南工作组工作成果、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以及应对措施、中小事务所如何开拓新收入渠道及下设工作组工作计划等议题。
2016年10月10日-11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中小事务所委员会在纽约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总部召开了本年度第三次全体会议。中注协监管部主任殷德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听取了国际职业道德准则委员会(IESBA)委员布莱恩.柯斯维尔(Brian Caswell)关于对国际职业道德守则修订最新进展的报告,深入讨论了国家监管机构对职业道德守则的规则需求,各项工作的完工时间表,各自生效日期的协调以及对职业怀疑的解释说明(direction)等相关问题。会议听取了国际审计准则理事会(IAASB) 副主席摩根.齐茨曼(Megan Zietsman)、委员布莱德.穆塔夫(Brendan Murtagh)及里奇.夏可(Rich Sharko)关于国际审计准则修订情况的报告,并讨论了如何更多考虑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议题。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听取了法国注册审计师协会(CNCC /CSOEC)国际事务总监塞德里克.吉拉德(Cedric Gelard)关于推广中小型事务所审计工具包(Audit Pack)情况的报告及德国注册会计师协会(IDW)关于审计导航系统(IDW Audit Navigator)情况的报告并就中小事务所委员会应如何更好推介各国支持中小事务所的经验提出了建议。会议听取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公共政策和监管咨询小组成员加利.普弗格雷斯(Gary P fl ugrath)和高级政策顾问艾米尔.吉汉德(Amir Ghandar)关于公共政策和监管活动的报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质量与会员(Q&M)副总监乔斯弗.布莱森(Joseph Bryson)关于成员组织合规计划的报告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全球会计职业发展技术经理马塔.鲁塞尔(Marta Russell)关于会计职业组织能力建设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此外,会议还听取了下设工作组的工作执行情况。
2016年5月16日-19日,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会计职业组织发展委员会(PAODC)、第32次理事会、2016年年度会员大会(AGM)、“财务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论坛2”(FRED 2)等会议,中注协国际部吴苏妍参加了上述会议。会计职业组织发展委员会会议首先审议通过了2015年10月韩国首尔会议的会议纪要,并听取了职业后续教育(CPD)制度建设及质量控制(QA)系统完成情况汇报,并重点讨论了会计职业组织发展成熟度模型指南系列的开发进展。还讨论了2016年7月蒙古会议的安排。 第32次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2015年10月韩国首尔理事会会议的会议纪要,听取了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汇报,并讨论了2016年工作计划执行进展情况及会费问题。2016年年度会员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2015年10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年度会员代表大会的会议纪要,以及审计后的2015年财务报表,并再次任命香港民信会计师事务所为CAPA审计师。CAPA理事专属会议通过了2015年10月CAPA理事专属会议的会议纪要并讨论了CAPA《公司章程》的修订问题。财务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论坛2以“以往经验促进未来发展”为主题,重点探讨提高财务管理如何有利于加强公共部门管理,提高政府可信度与透明度,以此帮助减少贫穷并促进经济发展。会议期间,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协会(CAANZ)、巴基斯坦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ICMAP)的代表分别与中注协代表进行了沟通,表达了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意愿。
2016年10月19日-24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副书记杨晨辉率团,赴印度海德拉巴参加了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会计职业组织发展委员会(PAODC)、第33次理事会、2016年特别会员大会(EGM),以及CAPA成员组织印度特许会计师协会(ICAI)举办的国际大会等会议。会计职业组织发展委员会(PAODC)审议通过了2016年5月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议的会议纪要,并听取了相关工作的完成情况汇报。CAPA理事专属会议审议通过了2016年5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CAPA理事专属会议的会议纪要,讨论了CAPA《公司章程》修订、CAPA宗旨与使命文字表述、价值定位等问题。会议还审议通过了CAPA战略规划、2017年工作计划,2017年预算及会费标准等,拟提交理事会审议批准。第33次理事会会议通过了2016年10月马来西亚吉隆坡理事会会议的会议纪要,听取了CAPA主席、执行总裁、IFAC相关会议、CAPA下设工作委员会(包括治理与审计委员会、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委员会(PSFMC)与PAODC等的工作报告,并审议通过了CAPA战略规划、2017年工作计划,2017年预算及会费标准等。会上大家还讨论了2016年CAPA年度报告征求意见稿,拟于12月适当时间反馈具体意见。2016年特别会员大会通过了2016年5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年度会员代表大会的会议纪要及2017年会费标准。印度特许会计师协会(ICAI)海德拉巴年度国际大会邀请了来自CAPA、IFAC、印度相关政府部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发表演讲,吸引了3 000多位代表参会。会议期间,中注协代表与CAPA执行总裁及秘书处人员就承办2017年北京会议进行了沟通,对方建议会议时间为5月25日-27日,具体日程及细节安排待定。此外,中注协代表还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协会(CAANZ)的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表达了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
2016年10月31日,“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交流研讨会”在台北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约300名会计师行业代表参加研讨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副书记杨晨辉出席研讨会并在开幕式致辞。此次研讨会以“提升会计师社会地位、增进会计师服务价值”为主题,并设“会计师事务所转型”“法证会计”及“反洗钱对会计师行业的影响及应对”3个研讨专题。会议采取主题演讲、专题演讲及互动问答的形式进行。杨晨辉首先在致辞中宣读了会长冯淑萍的贺信,并对主办方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对研讨会在推动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共同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肯定。杨晨辉指出,全球经济处于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周期性政策向结构性政策转型的关键时刻。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全球贸易增速停滞不前,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等问题仍困扰全球。同时,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均衡、治理体系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凸显。调整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规则和秩序,改进国际治理体系,是摆在包括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在内的各经济体面前的共同课题。杨晨辉强调,会计行业在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经济透明度、建立问责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对于促进全球范围的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如何进一步增加会计师服务价值,更好的服务全球经济复苏、治理体系改革,充分发挥会计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全球会计行业共同探索。此次研讨会以“提升会计师社会地位、增进会计师服务价值”为主题,体现出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行业同仁对于会计行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以及对于未来的关切。希望与会代表深入交流,就如何增进会计师服务价值开展卓有成效的探讨,充分利用这一研讨机制,加深理解,不断探索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行业之间的合作。按照惯例,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职业组织领导人召开闭门会议,交流一年来各地区会计行业发展情况,并就2017年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研讨会事宜进行讨论。
2016年10月3日-6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第33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计司副司长舒惠好、处长高大平,中注协副秘书长蔡晓峰、主任唐建华、金瑶等5人参加了该次会议。此次会议着重讨论了3项议题:一是会计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趋势和挑战。二是对会计和审计标准贯彻实施情况的监控。三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加强公司报告的作用:将环境、社会、治理信息融入公司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