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工作

2017-01-26 02:22:18
中国会计年鉴 2017年0期
关键词:师资学院培训

2016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坚持“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明确发展定位,助力财经智库建设,引领高端财经培训,优化培训结构,提高自主培训比重,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全年共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412期,培训3.67万人、15.49万人天;学位教育共招收研究生229人,毕业155人,在校478人;远程培训25.16万人次。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自2016年2月起,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全面贯彻落实新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学院按照财政部机关党委的相关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服务保障和运行机制。选举产生学院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纪委办公室,配备专职纪检人员;在原办公室的基础性上成立党委办公室(院办),确保党委领导下的工作运行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二、强化财经智库建设,支持财税改革决策

(一)着眼改革热点、深入实践实务。承担财政部多个司局的多项课题,为政策制定及实施提供实践反馈和依据;呈报《信息传递与决策参考》,为推进财税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和沟通渠道。此外,学院多位教授担任财政部、审计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等多个部委专家委员会委员。

(二)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智库建设再添双翼。学院大数据税收实验室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并承接了财政部委托的《全国重点税源调查快报及年报》数据分析工作;产业金融实验室一期项目完成验收,全部建成后能够进行资本市场模拟教学、企业案例教学,并为后期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支撑。

(三)接收国际财经中心,打造国际财经智库。原亚太财经发展中心北京分部并入学院并更名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国际财经中心”。学院以此为契机,面向国际环境,构建稳定过硬的国际财经研究团队,紧盯国际财经领域,提高国际财经形势研究支持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并充分发挥知名师资和研究人员的社会影响力,引导国际社会理性客观地评价中国财税政策和制度。

(四)举办高端论坛,提升学院社会影响力。学院充分发挥各系部和内设科研机构的主动性和专业性,先后与ACCA、光大银行等联合举办多次高端论坛及会议,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在会计、审计、税务、金融等领域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三、提高自主培训比重,引领高端财经培训

2016年共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412期,培训3.67万人、15.49人天,短期培训收入实现稳步增长17.31%。

(一)铸就特色品牌,会计领军人才项目实现新的增长。2016年,随着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持续推进,学院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合作,在培养方案、考试选拔、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环节逐步形成特色和优势,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会计领军人才项目已形成特色,人才项目实施范围逐步扩大,领军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二)优化培训结构,自主培训比重大幅提高。学院立足品牌特色和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培训课程,推进培训结构的优化,公开课规模不断扩大,教授负责制培训项目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坚持以质取胜,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质量与人数稳步提升。学院将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列为重点项目,在师资、课程、管理等环节加大投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培训课程设置上紧扣财政经济工作、会计改革和财会工作实际;师资选择上突出学院师资优势,并聘请各类财经政策的参与者或制定者授课。2016年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规模有较大增长,共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1 971人、15 888人天。

四、创新学位培养模式,打造精品学位教育

(一)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科布局更加科学。2016年,双证研究生招生规模从上年125人增加至160人。同时,学科布局进一步完善,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达成联合培养金融硕士协议;IT审计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获得教育部审批;与巴黎九大联合举办高级工商管理项目,进入协议磋商阶段。

(二)创新培养模式,学分银行初见成效。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打通学位教育、后续教育和远程教育之间的通道。网络体系建设(登录、学分记录、申请、审核、兑换)框架初步形成。

(三)完善教学质量督导,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在学院原有课程考评制度的基础上,增加教学督导制度,形成教学事前、事中、事后及学生、本院教师、校外教师、校外专家的全方位考核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四)加强学生党员模范引领,建立研究生党总支。经学院党委批准,组建成立研究生党总支,统一管理研究生党建工作;制定《优秀研究生共产党员评选办法》,鼓励研究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深化拓展远程教育,建成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体系

(一)主动应对市场需求,创新课程开发。2016年度制作远程教育新课件77门,约420课时,课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提升。同时,还加大课程讲义、主题阅读材料等辅助配套资料的开发力度。

(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做好品牌建设。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有利契机,加大对新媒体的运用。自2016年6月起正式运营“国会在线”微信公众平台,以专业的视角向远程教育广大学员提供最新、最热的行业及课程资讯,扩大学院远程教育品牌影响力和远程业务关注度。

(三)强化平台建设和服务保障,用户体验提质升级。学院远程教育新平台上线。五大类项目运行平稳,学员体验度较好;积极筹备新一代高清录播教室,课程制作再上台阶;加强对客服部的人员管理,制定一系列规章,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六、强化师资科研建设,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一)设立教师管理委员会,建立师资管理新模式。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成立教师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师管理委员会章程》。该委员会成立以来,依据章程规定的议事规则,坚持问题导向,遇事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意见,对学术研究和师资队伍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二)健全师资培养机制,教学科研生机勃勃。不断健全师资培养机制,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完善教学科研支持体系。有4名教师分别赴加拿大、美国、英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学交流。应澳门会计师联合会邀请,学院选派1名教师到澳门授课3天。围绕财税和会计改革等热点问题,通过组织研讨活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科研基地、引进横向科研课题等多种方式,依托研究所和教学项目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成果丰硕。全年共发表51篇论(其中,核心论文44篇),出版14 本专著译著(专著1部),参与(含主持)30项科研课题、总经费650万,其中: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省部课题12项。

七、强化内部管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扎实推进提质升级,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管理工作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落实党费补缴收缴、三会一课专项治理及日常基础性党建工作;开展 “朱镕基会计思想研究”,更新校园导视系统,建设启用学院新网站,建成校史馆,校园文化建设提质升级。

猜你喜欢
师资学院培训
初等教育学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学院掠影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