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工作克服内外部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全力落实JYK重点工作、提质增效稳增长任务,深入开展法治财务与绩效财务建设,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
(一)做好总结与目标设立,力保集团考核获A。一是及时总结2015年度和2013-2015年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确保经济指标满分,集团四个任期和11个年度获A。二是认真研究考核政策,谋划2016年度和2016-2018年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和目标值。三是全力以赴保增长,分解落实国资委下达的利润增长目标。实现营业收入776.71亿元,利润总额128.6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06%,7.57%。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引领和边界控制。一是分板块设定关键预算指标,推进集团稳增长。二是以资金为重点,统筹安排各项财务资源,量入为出、精打细算、避免赤字预算。三是按板块和项目设立最低投资回报率指标,推进事前算盈。四是下达预算编制大纲,提出资产负债率、两金、主业单位成本、工资总额、对外捐赠等预算控制要求。五是研究国家政策、汇率变化、电量电价等重大不确定事项,合理研判,编制弹性预算。
(三)制订提质增效与稳增长措施,保障目标实现。一是年初制订集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并布置各板块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跟踪检查。二是年中组织编制保障年度预算目标实现措施清单,创新考核与激励政策,个性化制定补充奖励方案。
(四)加强过程跟踪与监控,保障目标完成。一是以经济运行和财务快报分析为抓手,跟踪预算进度,动态预测全年完成情况。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关注影响效益目标的重点问题,及时研究对策。三是发挥金融与绩效财务作用,用好内部资金、发行债券、外币债务置换、提前还款、税务策划、盘活存量资产。
(一)规范财政预算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大幅增长。一是做好财政资金预算编制,实现财政预算同比大幅增长。二是加强部门预算管理,获财政部预算管理三等奖和绩效管理一等奖表彰。
(二)争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争取集团发展项目的国有资本金支持及早到位,国有资本金5月到账,为历年最早。二是争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资本预算,获得棚户区改造资金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补助资金支持。三是梳理“十三五”国有资本金项目,编写《民品产业发展报告》。
(三)争取核电价格,保障经济效益。一是针对国家完善核电价格思路,及时研究反馈意见,确保核电标杆电价政策稳定。二是保障三门一期项目经济性,开展专项研究,提出措施方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汇报。
(一)加强成本与两金预算管控,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推进核电、核燃料、地矿等主业降本增效,设定个性化考核指标,按月、季跟踪,全年成本均有较大幅下降。二是制定两金压控专项工作方案,从高、从严设定压控目标,明确21项压降措施,并月、季跟踪,全年两金规模低于预算目标,超额完成考核目标。
(二)拓展外部资金渠道,低成本获取资源。一是分析外部资金渠道融资成本,加大低成本直接融资比重,成功发行中票和超短融各50亿元,较银行贷款节约财务费用2.8亿元。二是发挥融资租赁功能,获取外部低于基准利率20%的资金15亿元。三是用低成本资金置换高汇率风险的外币和高成本银行贷款。
(三)加大外币债务重组,减少汇兑损失。一是全面梳理汇率、利率风险,制定汇率利率风险管理方案,提请董事会批准后实施。二是积极协调中俄两国政府部门,圆满完成田湾提前偿还6.67亿美元俄政府贷款,增利5.59亿元。三是提前偿还和置换外币债务,降低外币债务21亿美元,优化外币债务结构,避免汇兑损失4.9亿元。
(一)加强资产产权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是组织资产清查,完成48户事业单位清查。二是完成216大队股权划转、浦原土地转让等13项资产管理工作,推动产业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三是制定资产评估备案工作指引,完成宝原公司改制、原子高科购地等13项资产评估审核备案。四是完成企业事业单位产权登记工作。
(二)做好同辐资产评估与增资工作,推进同辐上市。一是组织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辐)开展资产清查和评估工作,完成向国资委评估备案。二是协调解决同辐土地、房产瑕疵难题,将部分资产划转集团;协调解决高通、高科与两院房产、土地产权分离问题,满足国资委备案要求。三是牵头制定同辐增资扩股方案,完成向财政部、国资委报批。四是协调同辐上市过程中鼓励分配、弃置费计提等事项。
(三)创新推进内控建设,防范内控风险。一是全面完成总部内控流程建设工作,梳理15个一级流程、55个二级流程,缺陷14项、主要风险点113个、关键控制点218个。二是推进102家成员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并纳入考核。三是注重创新与总结,提出“价值内控”理念,相关课题获国家管理创新一等奖。
(一)系统梳理财务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全面梳理集团公司财务、会计领域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查找问题并整改。二是制定《产权登记管理办法》等3项制度,修订《全面预算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为推进法治财务奠定基础。
(二)督促财经领域问题整改,建立长效机制。一是组织财务系统 “回头看”,监督检查审计、巡视、财务大检查等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制定下发《资金支付与费用报销“十不得”规定》,把好财务监督关口。三是配合完成《关于经济活动重点领域进行监督执纪问责的关注要点》,将财务制度、小金库、大额资金运作、资产处置等财务领域内容纳入监督执纪问责范围内,形成长效机制。
(三)加强会计核算与决算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一是落实国资委财务决算批复文件中整改事项,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二是落实监事会监督检查意见,组织开展全系统融资性贸易检查,严禁融资性贸易业务。三是开展全集团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防止虚增收入、利润。四是做好月报、季报的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做好年报财务决算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全集团财务统一核算。一是下发《2016年财务信息化工作方案》,指导成员单位按节点完成信息化建设。二是制定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标准化档案,构建多级管控模式下的集团财务统一核算系统,八大板块及支持服务机构全部接入系统。
(一)加大人才引进交流与培训,提升财务队伍素质。一是组织财务与金融人才公开招聘,引进外部优秀人才10名,4名财务人员交流到板块任职。二是举办财务骨干人才培训班和总会计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骨干60人、总会计师30人。三是完成年度高级会计师评审工作,27人获评高级会计师资格。四是加强预算、经济分析、军工项目、资产管理、内控建设、资金与金融等财务专业团队培养。
(二)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加强党支部建设。一是完成支部换届、“四排查”及党费补缴工作,加强了支部建设。二是组织集团领导、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集中学习10次、专题研讨4次,全体党员撰写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