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树民 王哲
治安调解中的责任剖析法、威慑调解法和敲山震虎调解法
文/王树民 王哲
一般说来,可以调解的案件中当事人双方均存在一定的过错,只不过是双方承担责任的比例不同罢了,双方当事人之所以争斗不休,难以调解,就是为讨一个说法,出一口气,寻找心理平衡。大多数存在损害赔偿的纠纷,一般是双方分担责任,很少有一方承担全部责任。
因此,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主持人应对掌握的证据和事实作一个小结,对责任大的一方,一般来说应对侵害行为实施者进行批评教育,尽管有时纠纷是因为过错小的一方引起的,此后,也要指出过错小的一方在本案中应承担的责任。
使用责任剖析法,主要方法有:一是出于公心,居于中立,说公道话,尽管双方都受到批评,只要责任划分得清楚,他们内心还是服气的;二是根据双方过错大小、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调解,一般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标的小的案件甚至可以当场履行。
案例:2009年3月,某单位集体宿舍楼李女士与同楼邻室退休老工人陈某争吵起来,双方互不相让,很快动起手来。李女士刚搬到此处不到两个月,每天下班后发现门口摆放着数十辆楼上邻居的自行车和助动车,影响了自己家人的出入。于是李女士未和楼内任何人商量便在楼道门旁的公用部位装了一扇铁门。这一下自行车及助动车是进不来了,但引起楼内其他邻居的强烈反应。“你怎么有权随便安装铁门把公用部位拦进自己独用?这不成了你自家的停车场了吗?”陈某代表楼上的其他住户与李女士交涉,没想到话不投机半句多,双方很快发生争吵并打了起来。
陈某向某镇调解委员会和镇司法所的同志反映了情况,请求法律帮助。司法所助理员陈耀辉同志给予了接待,并带上社区调解主任辜克民同志及时介入调解。调解人员先到现场查看,再到物业查找相关的规定,并向其他居民及居委会干部了解情况。随后又找到李女士,告诉她相关的规定,指出,装防盗门谁也管不着,但按规定要离门20~30公分处,也就是不超过一墙厚。但李女士安装的铁门是走道铁门,已超出1.5米,成了李女士家的自行车棚了。同时,指出陈某打人不对,是有错的,但引起事情的原因与李女士装铁门是分不开的,是李女士有错在先,并且不接受陈某等人的反对意见。为此,司法所和社区调解人员征询李女士的意见,问她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没想到李女士脱口说:“还能怎么办,你打我也打了,你骂我也骂了,我岂不是白吃亏呀?现在谁怕谁啊!”调解人员严厉地说:“现在是法治国家,你说的是不对的。还有,举国上下都在建设和谐社会,邻里之间互动友爱是一种美德。古人都晓得远亲不如近邻,你们怎么不明白呢?”调解人员耐心开导她:“年轻人第一火气不要大,第二要讲法,第三要讲德。你耐心地听我讲,自行车停得太多,影响了你正常出入是他们不对,是不合理的;你可以提出不能停车、保持空间、方便走路的合理要求;可违章装铁门把它拦起来有两个不对:一是违章,二是占为己有,走道是公用的,不能设障。你的要求是合理的,是为防乱停放自行车,但行为却是违法的,要纠正。另外,整个楼内的18家住户对你擅自安装铁门都有意见,联名写信反映你,怎么办?只有一条,遵纪守法,尽快拆除。当然了,自行车、助动车乱停乱放也不对,也要协商。”听了这些话,李女士答应回去好好想想,第二天给个答复。
第二天,调解人员召集社区民警、物业、社区调解主任以及18户居民代表和李女士在社区居委会开会协商此事。调解人员草拟了协议书发给双方,提出开会要协商的两点。一是李女士要拆除铁门;二是楼上居民不准在此乱停放自行车和助动车。陈某首先发言,为自己的打人行为向李女士道歉,并说协议内容合法合理,应当照顾到两方面的情况。此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意见,都提出由社区居委会干部监督,由物业人员现场看管,防止走道内自行车乱停乱放,影响楼内居民的生活秩序,重新滋生矛盾问题,最后大家协商一致达成协议。
案例评析:剖析责任,明确当事人双方的对错,同时确定承担责任的份额,不仅使当事人感受到自身责任的轻重,也同时感受到背负的社会道德,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也使双方当事人自动履行协议内容。责任剖析的核心,必须是调解主持人的立场保持中立,剖析责任的尺度公正,同时,判断责任必须具有相关的依据。
威慑,是指凭借力量或势力使对方感到恐惧。威慑调解法是对惰性很强、遇事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主张的人进行调解,让其感到法律的威慑,迫使其调解,促成问题的解决。
在调解时,调解人员必须抓住他们的弱点或软肋,明确告诉当事人有关法律规定,使其认识到,按照法律规定,他们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不履行相应的法律行为,将会承担更严重的法律责任。
在调解中,对于调解语言的运用要有针对性和原则性,攻势要猛,让他们招架不住,使他们产生如果不配合调解工作最后还要承担更严重的责任,促使他们积极配合,通过调解把问题解决。
案例:某日,申请执行人张某赶到××县人民法院,将一面绣有“感谢人民法院为我要回十年欠款”的锦旗交到该案承办法官手里。其案件原委如下。
张某和彭某、李某同在一个村子居住。十年前,身为村委会干部的彭某和李某找到张某要求借现金5万元,并许诺三个月连本加息一次性还清。张某考虑到彭某和李某是本村的干部,就把自己家的全部积蓄拿了出来。三个月后,张某找彭某、李某要钱,二人推脱不还。张某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彭某、李某偿还张某共计8万余元,彭某、李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二人申诉,法院依然维持原判。
几年后,张某向法院申请执行,结果李某患病死亡;彭某为了逃避赔偿责任早已外出打工,执行法官多次前往彭某家均扑空,其名下又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一时陷入僵局。由于该案迟迟得不到执行,张某多次找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并扬言再要不回钱就去上访。承办此案的法官一方面做申请人的工作,另一方面想办法执行此案;不久,执行法官得到了一条关于被执行人彭某已回家准备为其儿子结婚盖楼的信息。于是,法官迅速赶到被执行人家中将彭某盖楼预备的砖瓦和楼板等建材予以查封,并及时将案件按照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迫于法律的威慑力,被执行人彭某主动与申请人张某联系,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张某终于要回了全部执行款。
案例评析:久拖难以执行的案件,之所以能够被解决,主要在于该案的法官能够对被执行人准备盖楼的建材进行及时查封保全,迫使被执行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本案的关键在于对被执行人的财产保全,如果不达成和解协议,就会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使被执行人人财两空,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被执行人彭某选择了和解,自愿还款。
敲山震虎,是指通过敲山来震慑老虎,让老虎不敢发威。在军事上,敲山震虎是一种威慑战略,它通过展示军事实力,迫使对方屈服,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调解中,敲山震虎法,是通过示警,使当事人受到震动,从而达到促成调解之目的。
在一些纠纷调解中,少数当事人无理取闹,或者是借机撒泼,希望在调解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不当利益。此时,采用敲山震虎法,一方面有助于让别有用心的当事人明白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另一方面让心存不轨之人感受到法律的震慑。
使用敲山震虎法,主要方法有:一是真实案例讲解,通过对当事人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宣讲,让当事人真实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公正,使其明白调解的道理;二是在调解过程中,抓住当事人存在的违法问题或其他违法行为,以法律教育或问责,使其感受到法律追究的可能性,迫使其真正参与到调解之中,促成调解的成功。
案例:一个周末的夜晚,租住在某出租屋内的一位女士下班后回家,在进入出租屋处理了一些事情后发现,放在出租屋门口的手袋不见了,里面有刚领到的工资和公司保险柜的钥匙,于是该女士与出租房附近居住的一个房客发生了激烈争吵。
派出所民警获悉后,马上来到现场了解有关的情况,并当即调看了事发时段出租屋附近的监控录像。从录像中,只见一名男子顺手牵羊拿走了该女士置于门口的手袋。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摄像镜头位置和角度有限,录像只显示了此人的背影,虽与出租屋附近居住的一位房客很相似,但不能完全确认和肯定。该女士不希望带来其他麻烦,要求民警帮助调解。
而民警很清楚该案证据不足,难以对该房客进行立案调查。为了促成调解,找回当事人丢失的手袋,民警经过思考,向与该女士发生争吵的另一房客展示了监控摄像的片段,讲清了失主失窃的情况,并向其告知可疑人员已被摄入监控录像,希望窃贼能悔悟,迷途知返,主动归还被窃的手袋,以免闹出更大的乱子。由于出租房附近群众对监控设施都有所了解,对民警所说自然深信不疑。翌日,失主高兴地来到派出所,告诉办案民警被窃的手袋已被悄悄送回来了,里面的东西一样也没少。该女士对办案民警的巧妙处理赞不绝口。
案例评析:这是巧妙运用敲山震虎法的成功案例。首先是监控设备的配置摄取了事件发生的过程,虽然影像不清,但是及时播放监控片段,依然对违法人员起到了震慑作用,毕竟违法者做贼心虚。办案民警在调解过程中,不感情用事,而是用心理战术来击垮对方,让违法者及时归还手袋,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