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新任务新要求 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2017-01-26 00:26本刊编辑部
浙江经济 2017年21期
关键词:现代化战略体系

□本刊编辑部

准确把握新任务新要求 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本刊编辑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论断。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基本国情,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深刻揭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并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历史方位下的新任务新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大势,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上述愿景目标,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构筑雄厚的经济基础。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形成是现代化实现的主要标志之一,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关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九大站在新时代的战略高度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今天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则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最根本的。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发展从单纯追求总量扩张转变为适应人们更高标准的、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这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才能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才能使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才能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进入新时代,经济方面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对中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新判断,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最新变化,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从起飞成长到走向成熟经济体的阶段性本质特征,而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等战略要求则更加突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更是我们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因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意味着更加科学高效的发展方式、更加合理优化的经济结构、更加创新导向的增长动力。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在赶超型旧体制下形成的速度、数量偏好的粗放型发展特征,实现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向高质量效益型转化,实现历史性阶段转换,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

努力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走在前列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一个总纲领。十九大报告从“目标任务”“战略支撑”和“制度安排”三方面全面定义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具体部署。浙江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优势。面向未来,浙江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用心领悟新的发展指向、工作重点和实现路径,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走在前列,不断增强浙江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浙江发展的根基,制造业是浙江发展的优势。新时代下,坚持实体经济导向,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将制造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抓手,对标国内国际一流水平,再造浙江产业发展新优势。既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更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等八大万亿产业,建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引领浙江未来发展的重量级产业。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强调要“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浙江要围绕创新强省、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在创新引领上实现重大突破。要大力推进科创大平台建设、国家实验室创建,加快建设“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打造完整的科技创新生态圈。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努力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

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协调平衡发展的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体现了党对“三农”问题一以贯之的重视,又体现了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发展。浙江要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率先构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绿化、农村美化、农民转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城乡并重、区域协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切实提高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在空间布局优化上,新时代要高水平谋划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都市区建设。

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为基础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过程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浙江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并以继续“最多跑一次”改革倒逼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和优化服务,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加大精准性、组合型政策制度供给,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全面激发市场潜力、产业活力、企业创造力。

必须加快推进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浙江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建设等战略机遇,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统筹整合相关国家战略举措和重大平台载体,联动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建设,高水平构筑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加快打造世界级港口集群,探索创建自由贸易港。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加快城市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不断增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浙江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用心领悟新的发展指向、工作重点和实现路径,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走在前列,不断增强浙江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猜你喜欢
现代化战略体系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