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弗不
非常有意思的是,唐代的三个时期,即盛唐、中唐、晚唐分别有三对著名的合称诗人:李杜(盛唐)、刘白(中唐)、小李杜(晚唐)。这里我们来说说中唐的两位著名合称诗人“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
这两位诗人很有意思,有诸多相同或相似处:他俩同庚,同一年出生,都出生于772年:白居易(772~846)、刘禹锡(772~842);两人都高寿,白居易74岁,刘禹锡70岁,古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故此说他俩高寿;两人都仕途坎坷,一贬再贬,经历过太多的磨难;两人祖籍都是洛阳,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晚年都回到洛阳,过着亦官亦隐、半官半隐的生活……两人有太多的相似处,同处中唐,同是著名诗人,他俩早有书信往来,彼此慕名已久,神交已久,只是暂未谋面。事有凑巧的是,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两人都被罢官归洛阳,途径扬州相遇,初次相逢,既喜且悲,此后,两人一直有诗作相互唱和,后刘禹锡将他们的唱和诗作编为《刘白唱和集》。这里,我们主要来说说他们的两组唱和诗,先看第一组: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的坎坷经历,二十三年被贬的苦难,白居易感同身受。作为一对神交已久,久未谋面的故人来说,相逢难免不饮宴,在酒宴上,刘热情地为白斟酒,两人频频把盏,击盘而歌,好不惬意,短暂忘忧。刘的诗才,堪称国手,几乎无人能比,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才,却落得长期被贬,无可奈何的遭遇,满朝官员都多么“风光”,而只有你刘禹锡“长寂寞”“独蹉跎”,为何?因才多往往遭妒、遭谗、遭贬!可是,被贬二十三年,人生有几个二十三年,实在是贬得太久了,太不幸了!白居易的真情告白,深切同情,既反映出了他俩的深情厚谊,同时也骤然地引发了刘禹锡的喟然长叹,长河决堤。
接过白居易的话题,巴山楚水,荒蛮之地,“我刘禹锡体会了它的凄凉”;二十三年的被贬,“我并不惧怕,我熬过来了”,可遗憾的是,许多老朋友都不在了,只好空吟《闻笛赋》,深情怀念,并借用王质烂柯的典故,一方面暗示了自己被贬的时间太长,一方面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复杂心情。
面对人生的打击,刘禹锡没有消沉,相反,他非常豁达乐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乃为明证。此名句何意呢?简单地说就是,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略微赏析则有,白诗同情刘“长寂寞、独蹉跎”,说同辈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打抱不平。对此,刘却自比“沉舟”“病树”,显示出了相当豁达的胸襟。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刘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过来劝慰白,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了相当豁达的襟怀。同时,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对待苦难的遭遇,不同的看法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刘的豁达襟怀,令人感怀,更令人敬佩。再看第二组:
咏老赠梦得
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倚然。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白居易和刘禹锡晚年同患足疾、眼疾,看书、行动等多有不便。因此,白诗先感慨年老体弱,先状老态,后抒老情。特别是“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给人以老气沉沉、日暮西山的哀伤感。总之,读白诗,总给我们一种哀老伤残、老而凄凉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大概与作者的人生观不无关系。我们知道,白居易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他早年虽有报国建功的宏志,但屡遭挫折后,就退而明哲保身了。白是个标准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人,故此,他看待人老的问题,未免显得消极了一些、悲观了一些。
唱和诗,当然要一唱一和。刘诗接说白诗的话题,开篇则言“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表示对白诗观点的赞同,并进一步赞同说,人老了,身体消瘦了,衣带常常紧缩了,头发稀疏了,帽子便自动偏斜了,为了爱惜眼睛而废弃书籍不读了,经常请医生调理、治疗,是为了延年益寿。这些话,与白诗叹老伤老并无二致。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诗并没有停留在倚老卖老、伤老叹老的俗见上,而是大大地进一层,推升一步,说,人老其实不是坏事,老有老长:阅历增多、洞察力强、经验丰富、思考深入、认识全面、为人沉稳……的的确确,老也绝不是一无是处。令人极其振奋的是,刘诗又书出了一句名句“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提出了一种对人老的全新认识和看法。此诗句巧用了两个比喻,一个大比,一个小比,且大比套着小比。先把桑榆比喻日暮,再把日暮比喻年老,把“霞尚满天”,比喻老年人仍然有所作为、有所建树。不仅诗意盎然,诗情饱满,而且透露出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大度的人生观。这种积极豁达的人生观,千百年来,不知激励过多少读者,特别是老年读者。
客观地说,在诗歌的写作技巧上,白诗和刘诗难分高下。之所以我们会觉得,刘诗略好一些,都是诗言志方面的原因,是两人对人生不同的看法,是人生观的差异所然,反映在文字上也就各异其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