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孝军
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新理念推动成都民政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张孝军
2017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召开后,成都市民政局认真传达学习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黄树贤部长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新理念,实行对标管理、追赶发展,突出抓好“五个深化、四项改革、三个加强”,为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民政力量。
一是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社区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将建设67个社区养老院和72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改造和筹建1.3万张养老服务床位。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和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特别是消防安全管理。出台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实施意见,提高养老机构意外风险应对能力和善后处置能力。制定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促进各类养老补贴科学发放和养老服务资源合理配置。制定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城乡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补贴制度,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全基层“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和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准确纳入保障范围。新建200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村),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特别是防灾减灾系列标准宣贯。扎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确保到2017年底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深入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市级国办福利机构供养孤儿成年后社会化安置工作的通知。深化社会关爱援助体系建设,建成“三级中心、四级网络”,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关爱援助的优势互补与良性互动。依法做好慈善组织登记认定、慈善监管等工作。
三是深化“三社联动”机制。强化城乡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之间的系统性、关联性和协同性,不断创新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工人才介入项目、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的“三社联动”机制。严密组织实施村(社区)换届选举,深化村(社区)依法治理,组织村(居)民修订完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深入实施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行动,全面完成1217个活动场所达标任务。统筹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努力实现社区信息平台业务数据“一次录入,多方共享”。健全920个老旧院落自治组织,继续争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和谐社区及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推动出台成都市实施意见。出台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发展、规范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建设等实施意见,推进专业社工独立职业体系建设。
四是深化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三二三”专项特别行动,稳步推动“双拥在基层”和社会化拥军工作的开展。推动出台市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持续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扎实做好新形势下优抚安置工作,全面打造优抚对象服务体系和基层双拥共建体系。落实好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加强军休机构管理和规范化建设。
五是深化专项社会服务。围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构建网络城市群的要求,推进市域行政区划调整创新。加强对各区(市)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进展情况的督查监理,组织实施普查验收。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建设地名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推进殡葬设施布局规划修编和惠民殡葬政策落实落地。
一是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养老服务业发展短板,更好地适应和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全面落实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措施,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养老机构选址和消防验收、行政许可难题。调动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业主体。着力构建社区养老院为主导、日间照料为依托、上门服务为纽带的社区居家养老融合发展模式。探索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鼓励兴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养老、医疗机构多形式合作。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创新,支持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发展,构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积极探索规划建设养老用品一条街,筹办养老产业博览会。
二是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减灾委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加快制订全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指导意见。探索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救灾物资供需信息线上发布、线上精准响应的协调服务和信息导向平台。推进“十三五”期间1000个社区(村)综合减灾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已建立4个综合减灾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研制综合减灾能力评价等地方标准。
三是推进民政领域社会治理改革。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把社区营造为守望相助、邻里相亲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深入实施城乡社区减负增效行动,抓好“社区减负十条”和“四个清单”的贯彻落实,完善社区事项准入制度,配合做好规范社区证明类事项工作。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完善城乡社区议事会制度,拓展居民参与渠道,提升议事决策水平。推进以村民小组和农村社区为单位的村民自治改革试验。探索社区基金发展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扶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民生保障、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管理模式,稳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社工岗位开发使用力度,推动实现每个城市社区至少有2名社工专业人才、每个建制村至少有1名社工专业人才的目标。
四是推进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鼓励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自主创业就业,认真落实经济补助、自主创业就业奖励、自主创业就业风险补贴及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加大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采取多种方式扶持其就业创业。全面推进优抚对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强化政策宣传、法律服务、帮扶解困、信访处理等作用。
一是加强民政基层工作和基础工作。强化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民政工作职责,健全人员使用管理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着力畅通和夯实民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做好新形势下民政宣传工作,为民政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系统性、长效性机制,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和人身安全事件。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加强民政统计工作,推进民政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二是加强民政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深化全市民政系统依法行政,推动修订完善民政工作地方性法规规章,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出台全市民政系统“七五”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实现对许可及行业监管对象、行政执法事项全覆盖。出台民政领域标准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增强民政管理服务的持续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探索构建民政综合信息平台,推进民政业务系统集中和数据堆积;落实网络理政和“三网融合”要求,加大民政政务公开力度,努力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公开、网上办事。
三是加强民政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符合中央“好干部”标准和省委“三重”导向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保持反腐倡廉和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开展直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巡回督查。在全市民政系统开展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主题教育,着力锻造一支符合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的民政队伍。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