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富
家教如春雨
◎孙先富
新年伊始,来韶山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毛泽东遗物馆的游客倍增。人们怀着虔诚之心,来到伟人故里,寻觅伟人成长足迹,参观伟人遗物,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的成长之路有其特殊性,但他也曾深受家庭熏陶的影响:其母“慈悲为怀、与邻为善”孕育了他“为穷苦人民谋幸福”的远大理想,其父“倔强自立、坚忍不拔”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东晋名将陶侃想接待好友范逵,但因家贫甚是为难。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鼓励陶侃“莫为难”,“只管请来就是”。范逵来陶家拜访时,陶母将自己蓄了多年的长发剪掉换来酒菜,卷起铺床的干草切细给范逵喂马。范逵事后得知这些,感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由此,可以看出家教的重要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爱心是家教最好的“源头活水”。新加坡一对华裔少年获“陈嘉庚2016年青少年发明奖”就是“爱心”所致。在一次玩耍中,这对少年看到一位老奶奶弯腰捡掉在地上的拐杖时不慎跌伤,于是萌生了发明“不倒的拐杖的爱心创意”。他们的爱心就是源于其父母“救死扶伤”、关爱他人的熏陶,可谓是“爱心传递,惠及后人”。有了这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优良传统,且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才能绵延5000年文明史而不中断。
“家和万事兴”既是成千上万的家庭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大多数家庭所遵循的“家教”。“和而不同”“同舟共济”“共享发展”“和平崛起”,谁能说这些“和”“同”理念不是由“家教”上升成“国家意志”的!
家教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好的家教犹如春天里的雨水,既珍贵,又“知时节”,滋养着孩子的心灵,成风化人。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感化着孩子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助推着孩子们立德、立言、立功,成人、成才、成学。好的家教,既是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承载的是家国情怀,继承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爱国与爱家的高度统一,愿它薪火相传、灿烂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