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吉县国土资源局 孙年红 唐 姬
守护“ 两山” 高地 做精低效开发文章
□ 安吉县国土资源局 孙年红 唐 姬
近年来,安吉县始终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高度重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乡镇城镇低效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相挂钩的激励分配制度,改变县级部门对指标“大包大揽”的做法,充分激发乡镇对低效用地工作的积极性;坚持把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与产业转型紧密结合,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全力打好“空间换地”组合拳,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安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用地模式和管理方式。2013年6月,安吉县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成为湖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2016-2017年连续两年在全省土地节约集约会议上做交流。2013年以来,全县已累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137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410亩;成功争取2017年存量盘活挂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806亩,位居全省第一;同时,因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工作成效显著,荣获2016年度国务院大督查奖励1000亩土地指标,全省仅五个县区获得此项奖励。
1.理念转变,低效用地再开发思想高度统一
长期以来,安吉县从县级层面到乡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摊大饼式的用地理念,盲目求大,导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和亩产税收不高。近年来,安吉县委县政府下决心统一思想,坚持用地理念转变,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全县一把手工程例会等各类会议中明确要求要坚持节约集约并重,把土地使用从重新增切换到重存量挖潜上来。2016年来,全县社会各界用地理念明显转变,亩产论英雄、低效盘活用地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2.领导重视,低效用地再开发落到实处
安吉县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国土、发改、经信、规划、财政等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城镇低效用地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把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坚持召开专题会议予以研究部署,确保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组织有力,部署执行到位。在安吉县每月一开的一把手工作例会上,乡镇对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进展情况汇报成为必备议题,这确保了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3.宣传造势,低效用地再开发全面渗透
以“4·22地球日”“6·25土地日”等主题活动为载体,运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有奖知识竞答活动;运用网络、电视专栏、报纸专版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率先在全省运用的“村村通”信息平台设立国土信息公开栏目,使全县14.5万户家庭通过有线电视查看到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推进情况,真正把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从“一家管、大家用”到“大家晓、大家用”上来。
1.责任倒逼,紧盯目标推进度
为科学制定和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推进工作稳步开展,安吉县把摸清家底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1+1+3+3”工作机制,即1个乡镇明确1位领导,每个乡镇确保3个工作人员配合调查机构开展基础数据的排查工作,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以宗地为单位,以乡镇为片区,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掌握辖区内低效用地情况。完成全县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2014-2017)编制。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更新数据,做到底数清、目标明。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县被划入低效用地范围地块共433个,总计面积13424.5亩。
2.指标倒逼,激发乡镇挖潜力
今年4月,安吉县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管理办法》,在省厅以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再开发按总量3∶1核拨年度计划指标的前提下,明确全县各乡镇(街道)年度给予的建设用地指标与乡镇(街道)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面积相挂钩,把土地指标的分配权交给了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如无需自用的,则可以在县内按一定的价格在乡镇(街道)之间自行调剂。这一政策的出台彻底改变了以往政府对土地指标大包大揽、统筹统配的做法,强化了乡镇自主争取用地指标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升了乡镇自觉做好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了乡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源动力。
3.政策倒逼,规范操作促开发
2015年8月,安吉县出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细则》。该细则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方式、供地方式、流程及职责等作了进一步规范。同时,明确政策激励措施,对工业用地、仓储用地提高容积率的,可以不补缴土地价款;实行土地使用税高征高返政策,加速低小散企业淘汰。同时县政府专门设置了盘活奖、财政贡献奖、相关税费等额奖、收储周转金等奖励模式,对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进行全方位、多元化奖励,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1.收储盘活
摸底全县土地实际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停产停工企业,将其分为僵尸企业、闲置土地、烂尾项目三类,制定“五大”破解方法,强势推进破解停产企业、停工企业的“双停”工作:一是可以采取业主双方直接转让房地产权;二是出让部分股权;三是整体租赁或部分租赁、外包;四是政府进行土地收储;五是依法破产拍卖等形式进行处置。自2015年开展破解“双停”工作以来,累计通过破解“双停”盘活企业42家,土地面积2318.01亩,腾出的土地成功吸引了碧桂园等企业进驻安吉。收储工业项目用地2768亩,为全县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土地要素的保障。
2.腾笼换鸟
2012年开始,安吉就在全省率先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并实行土地使用税高征高返,对亩均税收较高的用地企业再予以较高比例的返还,借以促进企业自觉腾笼换鸟,主动腾让企业用地。目前,安吉县各乡镇通过腾笼换鸟方式促使40余家低小散企业主动退让土地,退让面积约在1200亩以上。通过腾笼换鸟达到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3.建设用地复垦置换
安吉县域面积大,长期以来,各乡镇企业用地零星分布点较多,为促进企业用地向开发区、产业示范区集中,安吉县对各乡镇零星分布的一些低小散企业用地通过关停、收储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予以实施复垦,分期分批进行淘汰落后产能(如通过关停、收储、复垦等方法,对散落在乡镇“低小散”的竹制品加工企业进行整治),自2015以来关闭“低小散”企业576家。通过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吉县已复垦土地2589亩,获取的建设用地指标为规模企业、效益企业用地创造了空间。
4.增高扩容
出台增高扩容奖励政策,鼓励企业改建多层厂房、置换厂区空地,明确对工业企业增加建筑容积率的,不仅不补交土地出让金,还对企业实行专项补助。例如容积率达到1.2以上且层数在四层以上的部分,给予每平方米100元的补助。2015年来,共有21家企业通过向上拓展空间提升容积率实现扩容11万平方米,拨付财政补助资金1050万元,有效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率和企业增产增收;出台《安吉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细则》,积极推行地下空间土地开发使用,实施地下停车库、地下超市、地下商铺等建设。截至目前,地下空间开发面积达21677.5平方米,高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土地,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5.拆后土地重利用
近两年,安吉县加大三改一拆和旧城改造拆迁力度,按照“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原则,狠抓宜耕区块空间挖潜、宜绿区块环境美化、宜建区块产业提升。利用拆后土地促进了4条美丽乡村精品观光线提升改造,建成了安吉有史以来占地面积最大的商业广场—总面积35万平米的九州昌硕广场、中国大陆首个国际知名品牌乐园—凯蒂猫家园、重大民生休闲项目—经典1958以及“两山”创客小镇、电商创业孵化园等新兴业态,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物流浙江(安吉)现代物流园、总投资10亿元的“中车互联”集装箱公铁水联运中心等一批“大好高”项目,初步实现了拓空间、促转型、优环境三大效益同步提升,进一步激发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