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文
(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畜牧站四川南充637600)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徐天文
(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畜牧站四川南充637600)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在日益增加,而生猪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我国生猪养殖频频出现严重的疾病,从传染性胃肠炎便能够看出。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传染性胃肠炎不仅会严重限制生猪的健康生长,同时其强大的传染能力严重制约了我国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在规模化养殖场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控制。基于此,笔者通过本文主要来分析探究当前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问题。
生猪养殖;传染性胃肠炎;防治措施
生猪的传染性胃肠炎主要是一种急性的肠道传染疾病,对于生猪的生长来说,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往往都存在一定的疾病感染概率。但是根据实际的数据分析发现,大多数的仔猪感染了传染性胃肠炎之后,死亡率极高,而成年生猪的死亡率则相对比较低。因此,对于规模化养殖场来说,传染性胃肠炎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猪的传染性胃肠炎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影响程度以及危害程度都是非常高的,对于生猪来说,不同的生长阶段都会有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的风险,尤其以仔猪以及哺乳期的母猪更为常见。而且疾病的发生往往呈现较强的季节性,主要的发生季节为冬春季。
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时间较短,一般来说在一天以内便会发病,一旦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内部有少部分生猪感染此类疾病,则很短的时间内便会导致整个养殖场都受到波及和影响。
对于仔猪来说,感染传染性胃肠炎之后,前期的表现症状为呕吐、腹泻,并且粪便的颜色呈现绿色和黄色,在中期阶段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脱水现象,并且伴随着体重的迅速降低,在发病半个月以上时,生猪的死亡概率非常高。
对于成年生猪来说,则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并且伴随着一定时期的腹泻,体重迅速降低,但是相比于仔猪来说,成年猪的死亡率较低,能够通过药物来进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要想保证养殖场生猪不感染传染性胃肠炎就需要从根本上做起,保证环境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重视猪舍的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猪舍所存在的一系列的不卫生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同时在冬春季节应当格外重视对猪舍的监控以及环境的清理。一方面需要保证猪舍环境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重视猪舍的温度,保证猪舍的良好通风,防止细菌的滋生。
对于传染性胃肠炎的控制来说,通过疫苗控制也是非常有效而有必要的。从当前来看,通过疫苗接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预防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措施。一般来说,对于妊娠母猪应当在产前的半个月时间里,进行鼻内接种,接种量保持在1 mL上下,一方面对母猪自身提供一定的免疫能力,同时也对幼猪的抵抗力提供一定的作用。
当生猪养殖场一旦发生了严重的传染性胃肠炎之后,则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立即将患有传染性胃肠炎的生猪进行隔离观察,同时对原猪舍进行全面系统的消毒、清洁工作,防止生猪养殖场出现严重的二次感染现象;同时对患有传染性胃肠炎的生猪进行监控,保证猪舍的有效管理。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时间以及发病特点;其次对传染性胃肠炎的危害等指定了全面系统的预防措施。首先应当控制猪舍环境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从环境上降低细菌滋生;其次应当对生猪进行疫苗的接种,通过疫苗作用降低生猪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的概率。最后,一旦发生了严重的传染性胃肠炎,一方面需要进行口服抗生素治疗的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对感染疾病的生猪进行隔离,保证生猪养殖场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