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郑雨茹 洪昕
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推进社区共治的实践与思考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郑雨茹 洪昕
近年来,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立足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不断致力探索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加大口岸文明共建力度,特别是在公共食品安全、社区防疫减灾等方面,提供了富有特色的技术服务。实践证明,检验检疫部门主动融入社区共治体系,有利于巩固文明共建成果,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一)着力推进口岸文明共建。
1.携手社区抗击台风。2016年9月15日凌晨,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组织参与抗灾救灾活动,树立了国门卫士参与文明共建的社区公民新形象。一是及时启动一级应急预案,全力做好应对工作。台风来临当晚共组织20多位志愿者在机关大楼连夜值守,第一时间排除险情,灾后迅速投入受灾情况全面巡查和紧急救治工作。由于准备充分,严防死守,实现了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二是确保进出口贸易顺畅,对具备放行条件的产品加班受理报检,抢先检疫进出境飞机82班次、旅客10910人次,对5561批、货值7.12亿美元进出口货物开设“绿色通道”。台风登陆后第一天即组织人员深入企业,指导企业恢复生产,降低台风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三是主动融入社区抗灾和恢复重建,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参与路面清障、小区清扫特别是因灾倒伏树木抢救行动。邮快办党支部还组织党员深入社区救灾现场开展慰问活动,检疫处理单位发挥技术优势,指导帮助社区采取消杀灭措施防范灾后传染病传播。
2.助力社区扶贫纾困。坚持志愿帮扶活动与改进工作作风相结合,通过号召干部职工走进社区,深入群众,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弘扬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志愿帮扶活动与创新党建工作内容相结合,通过开展“助孤助困,结对帮扶”、青年文明号结对子、“雨露育青苗”等活动,让困难群众更多地感受来自检验检疫人的热情和关爱。坚持解决实际困难与精神帮扶相结合,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竹山村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帮扶计划,组织书籍下乡活动,既在物质上予以帮扶,也帮扶对象创造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着力创新“关检海港联创”模式。
全面开展“关检海港联创”,进一步优化大通关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港口竞争力。一是“一站式查验”全覆盖,厦门关检共同管辖区域均设立了“关检一站式查验场”,实现双方监管场所设施、查验设备、技术力量等有效共享。二是创新试点关检“监管互认”,对进口废物原料、进口台湾水果、大宗散货开展关检“监管互认”试点工作,进一步简化口岸通关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货物通关效率。三是口岸监管设施共享共用,厦门关检在机场、邮轮中心、五通码头、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设置关检共同作业的查验场所,实现查验现场X 光机和简易的自动分拣线共享共用。在电商园区实行“同屏查验同步放行”查验模式,实现了出入境邮快件和电商个人物品产品现场查验的零重复。四是推行信息互换、执法互助,关检开展“风险信息互换”工作,针对食品、固废等商品的联合防控举办了多次联合研判会议,在检验检疫不合格进口货物退运情况、危化品监管信息、行政处罚情况方面的信息互换开展合作。
(三)着力发挥技术优势,推进检验检疫知识进社区。
1.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近年来,随着出入境旅客携带物、邮寄物数量激增,我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连续多年开展“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国门生物安全展示板、宣传手册以及标本展示,广泛宣传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国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以及旅客携带物检疫的相关知识,详细解答了社区群众的询问,让广大民众深入了解外来生物入侵途径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引导民众共同关注和参与国门生物安全工作,切实提升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教育成效,维护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2.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聚焦食品安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普及活动。2016年9月27日,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走进海沧北师大附属学校,给近500名小学生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课。开展“同线同标同质”企业进社区,通过检验检疫搭台、企业展示,让“三同”食品更贴近消费者,增进社会公众的“获得感”。
(一)要进一步增进群众参与度与获得感。
加强培育检验检疫志愿者,融入文明创建志愿者队伍,提升实战能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培训和动态调整管理,完善志愿者数据库,组织应对台风等经常性灾害的应急演练。构建志愿服务微信群,动态征集、实时宣传,扩大延伸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通过培训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参与度和获得感。
(二)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共治制度化建设。
从检验检疫部门来看,可以推动参与社区共治制度建设的三个转变,即:从党建共建多、业务共建少,向推进业务共建方向转变,特别是加大国门生物安全进社区、食品(质量)安全服务、应急防疫减灾等社区共治力度;从口岸共建多、社区共建少,向推进社区共建方向转变,加强应急共治的人员和经验交流;从单个项目多、计划性少,向构建新型社区应急共治体制机制转变,推进社区应急共治互动和有机融合。
(三)要进一步筑牢社区治理的安全底线。
不断加强检验检疫与社区的应急联动,加大社区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和场所建设。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利用检验检疫技术优势,在食品安全、防疫减灾方面提供检验检疫必要的技术支援,筑牢社区治理的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