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婧
(河南省巩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郑州 45120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主要是由于喉气管炎病毒侵入鸡只的喉头、呼吸窦等的上皮组织并发生感染所致,病原体属于疱疹病毒亚科,且主要存在于鸡气管组织内。该病一般通过眼睛和呼吸道两个途径传播。根据相关研究证实,喉气管炎病毒对各类消毒剂反应敏感,且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在鸡胚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增殖,存在多种毒株,且不同毒株对家禽的致病影响差别较大,因而在诊断与治疗该病上具有较大的难度。
通过病理剖检观察发现: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的病鸡其喉头及黏膜等处出现明显的充血与肿胀症状,且喉头、黏膜的表面被浓稠黏液覆盖,同时伴有豆渣样物渗出。部分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喉头坏死现象,眼结膜充血肿胀,鼻腔内有黏液残留,同时病鸡伴有激烈咳嗽与呼吸痉挛等特征。
喉气管炎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且病症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存在的共性较多,因此确诊难度较大。为进一步做好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的诊断工作,为后续有效防治打好基础,则需要采用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确诊。
2.2.1 镜检 镜检的主要目的在于诊断是否存在病原菌。具体操作为取病死鸡喉头处渗出的黏液作为病料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从而判定是否存在细菌。
2.2 2 病原分离鉴定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特征,其主要存在于鸡喉头处,因而可取病死鸡喉头组织,通过充分研磨制成组织悬液,通过离心分离处理后,选取上清液进行病原分离试验来鉴定。
2.2.3 血清学检查 采取琼脂免疫扩散法,取鸡喉头渗出物及绒毛尿囊作为病料进行血清学检查,同时进行病原抗体测试,观察其是否形成清楚的沉淀线。
综合病理剖检变化情况以及实验室诊断情况进行确诊。
针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的防控,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早预防、早处理及早治疗来控制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根据流行学研究可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流行特征,其较常发生于春季,因而可以选择在春季开始之时对鸡全群进行免疫接种,当养殖场内出现患病鸡只时,也可以采取紧急接种的方式进行补充免疫,因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播时间较长,约为1周时间,因此在发现病鸡至爆发规模疫情之间,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在此期间则可以选择及时补免的措施进行处置。此外,还应当强化养殖场内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如在鸡舍内安装空调等保暖设备,每周至少2次的全面消毒工作,实施分群分类饲养等,做好疫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传播率。
现阶段,针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兽医药市场尚未研制出特别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而针对该病的治疗,则应当以综合防治为主,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对具体病症及喉气管炎病毒的主要特征,协同使用中草药与消炎药来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①以中医辨证施治思想为指导,从整体治疗角度出发,选用黄芪、甘草等作为补养药物进行综合防治,也可使用中药双联治疗法进行治疗,将丹皮、生石膏、鲜石斛、生甘草、苦参、黄连、连翘、赤芍、栀子、玄参和生地等中草药组方用水煎并饲服,同时将土茯苓、冰片、硼砂、黑栀子和青黛等药物喷于鸡喉头处,治疗效果显著;②选用泰环力康与维尔康溶于饮水中灌服,同时针对病情严重者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电解质用于加强鸡只机体免疫功能。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鸡养殖过程中的一类常见疾病,对鸡养殖影响较大,因此需加强对该病诊断与治疗研究,采取免疫预防与综合防治手段,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