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重大意义

2017-01-25 10:44李金花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特色发展

李金花

(中共椒江区委党校,浙江台州318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重大意义

李金花

(中共椒江区委党校,浙江台州318000)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不是自我封闭的、分散的、无序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有规律的、科学的,内涵依时代不断丰富。本文研究立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建设和社会主义阶段属性的思想,研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依据与基本轨迹,发展内涵与重要意义。

理论体系;辩证;发展;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依靠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根基,研究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规律,发展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

(一)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

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至高追求。这种最高的社会形态是某种形式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联合体是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性存在,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在联合体内由于社会对生产发展的整合调节作用,物质财富足裕,故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中秉持了这项基本原则,以“实现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奉行“以人为本”,福祉民生。

(二)立足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经济根基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形态推进和人类社会前行的根本动力。“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社会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源于但却要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这种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迫使资本主义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能容纳新的生产力发展,致使资本主义外壳破碎,社会主义社会诞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作为另一种更高形式的社会形态,其最基础的要求是尽可能使社会发展获得足够数量的产品和商品,而最根本的要求必须是发展生产力。立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拥有更加充分的、富足的物质基础、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满足广大成员所需要的社会主义生产是最终目的。

(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所有制关系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活动并且组织生产,从而建立“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进一步说,就是把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化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从根本上将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决定了社会主义阶段的生产分配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轨迹

(一)探索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方向,以此为标志开启了对社会主义再发展的探索。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发展的问题作了思考和再定位,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萌芽时期。党的十二大,确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定位了核心主题。

(二)历史性节点

党的十三大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性节点。《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作为新的指导提纲,确认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导与中国实践的内在联系,首次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题,并且第一次勾画了其内涵的十二点轮廓。

(三)形成时期

从南方谈话到党的十六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期间,南方谈话奠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走向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确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和根本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了走市场经济的选择,这些都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涵。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标志着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立足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奠定了理论体系形成的初始根基。之后党的十六大,“三个代表”思想指导承前启后,标志着理论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初具系统。再后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定位了理论体系的发展准则和发展目标。之后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共同形成了一些新观点,如社会主义和谐论、社会主义发展市场论等,它们互通融合,进一步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正式阐释内涵的标志节点

党的十七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提出的标志性时间节点,它明确了内涵——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三大部分,确立了地位——发展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体系。

(五)再发展时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相对系统地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主体内容,同时“中国梦”又进一步对此作了补充,是再发展的理论部分。理论体系为“中国梦”指明了根本方向,确立了基本价值,对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任务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上具有一致性,内容上具有继承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逻辑起点,围绕共同的主题,实现坚持发展与创新完善、经典理论和现代实践的统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内涵

(一)坚定一个前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面对国际时局、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关键在执政党。邓小平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现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政治向心力的政党,是把控和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的根本保障,要坚定这一领导核心的前提,提升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特别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后盾,要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相统一,强化一致性。

(二)把握两条主线

1.价值主线: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价值主线,是理论体系发展的一条脉络。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是整个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最终性和根本性利益,这是理论体系发展继承并且始终坚守的价值主线,构建“执政为民”的人民核心利益观,旨在为民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是现实的目标。

2.实践主线: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主线是走什么道路的核心议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主线,更是理论体系的现实主题。亦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要想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接地气,贴近中国的“地气”,那我们就必须明确方向,稳健步伐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体系形态发展的阶段过程中,理论体系的各层内涵都是这一主题在不同时代条件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展开。

(三)坚持“二个一”

1.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表明,正是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又贴近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进而不断创新,在摒弃滞后思想束缚的同时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吸收前人教训的基础上处理老问题解决新问题,做到立足现实,依国情实际和人民需求发展社会主义,并以此丰富理论体系。而坚持了这一求是、求实、求真的精髓,也就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关键之所在。

2.一个核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时代的核心和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坚持了这一发展的核心。尤其是随着深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一定历史阶段内特殊情况的出现,同时解决矛盾的办法会不断变化,相伴随的理论体系的具体形态会进行转换,但“发展”始终是中心论题。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不发展就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不发展就不能实现群众的利益诉求,发展是实现基础目标现代化和复兴重任的战略手段。

(四)秉持三种特性

1.历史性和长期性并存。认识分析并且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模式、运行规律和出现的新变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能够继续发展的历史性和长期性并存的基础,是理论体系自我定位的前提。一方面,理论体系继承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加强理论创新。而坚持“两个最彻底的决裂”即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和传统观念决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基础和历史性延续。另一方面,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义,在历史阶段内大力发展生产力。历史条件和社会实际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尚需经历较长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有待改善将是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以要坚持“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开放性和科学性并存。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借鉴不同社会形态的有益文化和文明成果,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价值、目标等,并在实践变化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印证着其具有开放发展性和系统科学性并存的特质。一方面,逻辑和体系构建上的两重开放性。邓小平理论作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它论断以此为基础进行延伸,但是仍需要某种理论形式和体系结构进行整合。另一方面,逻辑体系各部分之间辩证统一,科学的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等方面,反映着我们的现实国情。

3.时代性和创新性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内涵随着时代变迁不断丰富完善,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有继承创新,呈现了历史性和时代性的要求。首先,毛泽东思想不列入理论体系内涵,从其诞生的背景可知,二者最根本性区别在于发展阶段不同要解决的矛盾不同,也就是二者的时代分界点和战略目标不同,后者重视发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标记。其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论的时代基础,以科学思维审视时代发展,以现实思维实践战略布局。再次,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很多符合国情的思想论断,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再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论,破除了“计划”还是“市场”两种经济体制作为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制度要点,强调生产力发展是关键。

(五)立足四根支柱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是阶段性的历程,从最初始的第一阶段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其中尤其不能跳跃第一阶段,而应该在此过程中夯实社会主义的基础。对中国而言,在深刻把握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是理论体系的一根支柱。但是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它特指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不可越过的特定阶段,表现为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需要通过艰苦奋进,摆脱贫穷落后的阶段;是需要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丰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阶段;是需要立足民生,创造福祉,奔向民族复兴的阶段;也就是说,特指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历史长河中的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本质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新社会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这句话道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产力高度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坚持这一原则。早年邓小平提出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两大原则,然鉴于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基础情况,不可能在现阶段就实现这种价值追求,但是可以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而向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该过程中发展生产力必须是根本,而验证目标实现的根本标准恰在于人民是否共享了发展成果,是否有获得感,这才是凸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闪光点。

3.社会主义改革论。改革的不断深化,为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价值。立足社会主义改革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找准方向,改革发展中碰到的问题终究要在持续的改革发展中加以解决。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此处的“改革”有着特定的含义,指矫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背离之处,剔除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吻合之处。进一步说,当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超过生产关系,就需要更高级的社会主义来承接这种转变;而当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大超越了生产力可承受的范围,社会发展就会出现失衡,必须做出改革。理论体系强调的改革开放正是基于后一种情况作出的改变,在中国,现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则是矫正生产关系,转变旧有的思想。

4.现代化理论。构建稳固的社会主义体制,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其关键的环节就在于建设现代化的发展国家。这一现代化的目标,“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蕴含着理论体系特有的政治特色。坚持现代化理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任,这将是几代人肩负的责任,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政治使命,是理论体系的基础更是条件保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多重意义

(一)特殊意义和普遍意义

1.突破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具有特殊的民族意义。马克思很早就对中国的社会制度选择给出了判断,鉴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国终将通过某种形式的变革甚至革命走向社会主义而且必将独具特色。理论体系在形成和不断丰富的历史过程中贯穿着一个关键议题,该怎样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发展的主题。这一逻辑主线的贯穿不仅找到了符合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解决了温饱开始奔向全面小康,而且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摆脱困境、实现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发展提供了范例。最重要的是提供一种借鉴,即民族的特性和国家的发展选择关系密切关联,中国正在形成的发展战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民族性的特殊借鉴。

2.理论体系的实践,印证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作为一种社会发展形态,其本身的内涵价值和本质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社会主义是在现实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就意味着其在不同现实基础上会产生不同的发展特点,具有多样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经典作家们曾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较之欧洲社会主义,就像中西哲学的缘起不同一样,言指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差异明显,就类似于中国哲学在内容与形式、逻辑与架构、范畴与概念等各个方面都有别于欧洲哲学一样。

从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看,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色彩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模式的失败,证明不能脱离本国实际而一味照搬它国经验。而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印证社会主义的走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强调要立足长期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推行渐进性改革等;这些足以证明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自己的特色,是社会主义统一性中的特色体现。但同时,理论体系的内涵也丰富了人类对社会主义道路多样化的认识,印证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必须结合本国自身的特点。

3.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创新发展,为步入低谷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从一种理论迈向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长河中,以此为指导原则的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尤其是在“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大失败”等说法日盛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在认识并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前提下,找到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理论借鉴,为破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难题提供了启迪,并且承担起社会主义在当代振兴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并未失败。我们摒弃了教条式发展,找到了与本国国情相符合的发展方式,使作为纲领性指导的科学社会主义呈现生机;中国模式为它国共产党坚持共产主义理想,践行社会主义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这些都证明着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为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活力。

(二)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演进,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指导,我们对其的发展运用需要充分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要想继续深化实践,就需要创新的理论体系,运用与时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要结合中国实情,寻找打开社会主义的钥匙;要认识三大规律,围绕发展主题,始终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和价值指导作用,赋予其在当代的发展生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深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突破了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使我们认识到在中国的实践中须从社会主义的本源含义上探究社会主义的特有属性和现实价值。

公平、正义、和谐是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目标,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共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理论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基本原则和价值核心的要求旨在拓深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时,理论体系延伸了社会主义的内涵,践行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在现代化的阶段,理论体系所包含着这些内涵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深层的内在动力,把新要求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措施,把矛盾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国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旨在增进人民福祉。理论体系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所包含的理论范畴和价值追求上,更重要的是始终以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这一过程中最核心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诉求。践行增进人民福祉的社会主义目标,凸显人民最关心的“民生”所向,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并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制度。它强调发展目标的人民性,把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同各个阶层、群体、个人的幸福相联系,统一于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结合之中,不断实现人民在不同时期对生存层次的需求,既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的终极关切,又能汇聚民心,凝聚民力,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再发展。

(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发展核心,践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践行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与国家民族的复兴发展连接在一起,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通过各种改革深化发展创新。可以说,理论体系为践行中国梦,发挥着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向共产主义阶段迈进的重要保障。

2.对价值取向的追求,在国际社会中彰显着中国的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追求在更高阶段的价值理想,强调人的价值取向,对内表明了执政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心,彰显了社会主义发展方案的感召力;对外竖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展现社会发展方式的吸引力;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彰显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实力。具体来说,表现在两个层面的影响力。一是发展的带动力。什么样的发展和发展成什么样,是制度转型时期凝聚民力的生长点。我们的发展,不只是要让老百姓生活的幸福奔向全面小康,更重要的是为世界人类的经济发展进步贡献力量。二是现代化发展之路的吸引力。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表明,在现存的资本主义世界体制内,中国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行性的发展路向。中国是一种发展模式,中国将成为后发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模范。”这是一种中国方案的吸引力。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中共中央.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中共中央.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6]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责编:许淑贤)

D610

A

1008-8431(2017)01-0022-05

2016-12-18

该研究成果为2015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及重大意义--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研究视角的结项成果(课题编号:2015N063)。

李金花(1986-),女,中共椒江区委党校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特色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