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纯
(贵州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阳 550025)
论中华传统之德孝文化
钟 纯
(贵州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阳 550025)
德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以“孝”贯穿着中国传统美德,具有继承性和时代性。它不仅仅是“善事父母”,更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从“德”与“孝”的关系上来看,“孝”既是“德”的根本,又是“德”的具体内容,二者具有内在的张力和联系。从意识形态来看,德孝文化一方面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但另一方面它的具体特征“爱”“敬”“忠”“顺”纳入了实践内容。从德孝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来看,随着朝代的更替和社会的变迁,德孝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它发展的形态也不一样,因此在研究德孝文化时,我们应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方法。德孝文化在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现当代,德孝观念曾受到批判的同时,更需要重建。在21世纪到来之际,如何以批判和继承的态度对待德孝,这是我们当代人仍然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德孝文化;德;孝;爱敬忠顺
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近来,研究德孝文化的学者非常之多,其中罗国杰、肖忠群为代表。尤其是,肖忠群对德孝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完成《孝与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但是,在山西运城市关于“德政千秋,孝行天下”德孝文化的研究中,既有古典的方法,又有后现代或者是解构主义的方法,而本文却是采用古典的方法,深入对“德孝文化”意义的研究,力求回到传统中来,用“六经注我”的方式重温中国古典文献。尽管在环境上,我们难以回到2 000多年前的古代,但是在对德孝文化的研究上,必须重新回到古典文本本身,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德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的研究。
自古以来,“德”和“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德孝文化。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德,升也。”[1]由于“升”是向上、提高的意思,所以德在这里所表现的意思是提升自己、崇尚好的品格。而“孝”在《说文解字》中却有更加详细的表述:“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2]许慎认为,孝是“善事父母”,进一步来说,“孝”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与“子”字再重新组合的一个会意字。既然孝是会意,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子女搀扶着一个老者(父母)。这样,“孝”的善事父母之内涵就完全吻合了。而在现当代,我们可以说,“善事父母”作为子女对父母尽孝可以当作是一种美德和善行。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德”和“孝”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德孝就是作为子女要提高自身对父母尽孝的一种美德或善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如何将这种善行践行到“善事父母”之中。在《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3]孝,是从服侍父母开始的,进而尽忠君王,才能达到安身立命的境界。换句话说,在内(家庭)要对父母尽孝;在外(国家)要对君主尽忠。当忠孝皆备而扬名四海时,那才是父母的荣耀,也就达到“终于立身”的境界。正如《孝经》中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4]
德孝文化,不是简单的“德”与“孝”叠加而成,而是相互包含、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形成一种对家庭尽孝、对社会应做出贡献、对国家尽忠的价值观。从狭义上来看,德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孝”贯穿于中国的传统美德。而从广义上来看,德孝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它还与当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相联系,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德孝文化。例如山西省运城市,以“德孝文化”来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走出一条“德政千秋,孝成天下”的道路。运城市充分利用德孝之首的“舜帝”来发展当地的德孝文化。这既反映了政府对精神风貌和素质文化的重视,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文化资源来构建文化特色,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文明建设。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华传统伦理的始基和根本。此外,它还是诸德之首,德之本。那么,孝何以成为诸德之首,德之本呢?“孝”与“德”又具有怎样的张力呢?如果要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话,事实上,我们应该去寻求“孝”与“德”内在的联系。
为什么说孝是诸德之首呢?首先,在这里要做出解释的是“诸德”。它是指儒家的“五常”之德,即仁、义、礼、智、信诸德。很显然,在儒家看来并没有把孝放在这“五常”的首位,而“仁”才是首位。原因在于:“五常”是一种普遍的道德,也常常作为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而孝作为“善事父母”的特殊道德就没有被纳入“五常”之中。事实上,在宗法制的社会儒家倡导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伦理精神,就隐含了孝。作为本体的孝隐含在“五常”之内,而“五常”无可厚非地具体显现着孝的一面。正如朱熹在解释“理一分殊”时所借用佛家词语“月印万川”一样。无论怎样我们对孝的认识,也要通过各种具体的表象才能真正把握。
其次,孝是德的根本,也是徳的本体。德孝文化之“德”与“孝”,其实质也是“孝”的一体两面。在《孝经》中:“夫孝,德之本也”[5]。自从孝产生以来,它就占据核心地位,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尤其是汉代打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可见孝成了治理国家的根本性的道德要素。原因何在?孝是德的最高点,也是核心的要道,能够顺民、安民,使百姓无怨言。所以《孝经》中说:“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6]贤明的君主能够用圣德顺应天下,使天下臣服、和睦,这才是治理国家的核心要领。
最后,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和重点。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首的“德孝文化”。尤其是,在宗法制、血缘伦理、政治伦理统一的中国传统伦理之下,德孝地位显得更加的突出。因为德孝本身就是产生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之中,它既是家天下,又是国天下,更是德之本,德之首等等。一般而言,儒家的核心是“仁”,而仁却是孝的根本。在《论语·述而》说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7]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一定要务实的根本——孝悌,同时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是儒家以“仁”的思想,就是孝的理论。如果没有孝,那么哪来“仁”呢?
总之,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之首,既是德的根本,又是德的具体表现,它具有德的双重性。因此,在德孝文化研究中,我们可以把德孝文化说成是孝文化,因为孝本身也是一种德。
“德孝”在中国传统伦理上最为基本的意思是“善事父母”,即子辈不仅仅是对父母要履行赡养的义务,而且更进一步说,也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伦理意识和行为规范。那么,这样的伦理意识和行为规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以表现呢?在《孝经·士章第五》中:“资于事父以事其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8]这里要表达的是:对父与对母的爱应该是等同的,同样,对父母的敬重应该与对君王的敬重是等同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失去爱、敬、忠、顺,也只有这样才能“立身”*此处的“立身”,源于《大学·礼记》中“修身”之意,但与“修身”不同的是,它既有“安身”之意,在《孝经》中,士在历代的朝代中官位是比较卑微的,可以说有很少的权利和地位,也很容易得罪达官贵族的。要想保全自己,不仅要对上(比较高的阶层)“爱”,还要对下(老百姓)“爱”。其实,它又要有“立命”之义,这种“命”:一是来源于敬祖配天,一是来源于体恤百姓、关心百姓、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因此,笔者认为,爱、敬、忠、顺既是德孝文化的本质特征,又是德孝文化的具体体现。换言之,德孝文化是由爱之心、敬之意、忠之事、顺之情组合而成的。从逻辑上来说,尽管“爱”先来自于亲人的爱,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进而推导出对君王的“敬”,最后上升到对父母的“顺”(相当于我们对父母的孝)和对君王的“忠”,可谓是“忠孝两全”*“忠孝两全”与“忠孝两难”不同的是,在不同语境、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在《孝经》中,忠孝是可以两全的,因为“以孝事君则忠”。反过来讲,对君王尽忠了,同样也是一种“孝”的表现。这与我们常常以岳母刺字,感叹“忠孝两全”的典故是有区别的。,但是爱敬忠顺的地位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而已。对爱敬忠顺详细叙述的话,即爱心、敬意、忠德、顺行。
首先,爱,在伦理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当代常把爱理解为爱情的“爱”。从儒家学派来讲,“爱”是一种仁爱,这种“爱”源自人天然的情感,具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之先天之意,正如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最真挚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免不了和父母发生血缘关系,而孩子情感的产生首先是生育、哺育他的人充满了生命的情感,只有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做到对父母的爱,才能做到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才会“善事父母”。在中国历史中关于对父母的典故不胜枚举,其中大舜孝感动天、黄香扇枕温衾、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常常为人津津乐道。由此可见,孝是源于子女对父母的爱。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话,又何以爱他人呢?
其次,如果说爱是基于一种以血缘纽带而形成的道德感情的话,那么,敬则是基于伦理关系而产生的理性之意。这种敬不仅仅是一种爱的显现,而且还是孝的具体之义。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格的等级、尊卑关系之中,“敬”顺其自然就成了伦理精神实质之一。在这我们并不是说“敬”是身份的尊卑而产生的,如果这样说的话,很显然不是内心的“敬”,而是一种“淫威”下的屈服和卑躬屈膝。恰恰相反的是,敬是一种道德意志,或是一种道德情感,它产生于对父母的爱意,对父母的尊敬。在此借用,在西方哲学史上,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也解释过“敬”,他认为,敬是我们对法则的敬重,只有内心存有对法则的“敬重感”*“敬重感”出自于《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康德对敬重与情感进行了区别,他说:“尽管敬重是一种情感,它也毕竟不是一种通过影响而接受的情感,而是通过一个理性概念而自己造成的感情,因而与前一种可以归属于偏好或者恐惧的情感。因此,敬重是意志直接为法则所规定以及对此的一种意识。”,才会出于义务地履行道德义务。正是如此,他才说作为理性的存在者能够为大自然立法(自我法则),而履行自己的义务,获得一种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尊严。同样如此,我们对父母的敬,跟康德所说的“敬”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彰显要对父母的敬,作为一种普遍的法则而存在。绝不是出于某种尊卑关系而产生出来的敬,这种“敬”就背离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以敬为孝”*“以敬为孝”。这是笔者从敬是孝的一种具体表现而提炼出来的,意在说明,作为子女要尊敬父母。因为,一些大学生常常以有点知识而自傲,一回到家跟没上过多少学的父母聊天,总是一句:“你懂什么!”来终止与父母亲聊天。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大学教育给学生灌输的是知识学问,而不是道德人格。可见,大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要让其明白,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培养道德、树立人格。之思想。
“敬”作为德孝文化之伦理本质特征之一,它有很广泛的内涵。笔者通过对古典文献的梳理,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敬礼。礼仪制度能够使人产生敬畏。在《论语·为政》樊迟问孝里说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9]这种事生、事死、事祭之礼,足以表明对父母的敬。孔子不仅对樊迟“以敬为孝”如此回答,而且对于子游问孝,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0]这里意思是说,如果是仅仅把孝理解为对父母简单地以食来供养的话,那跟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换言之,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情感,由这种情感而产生出来的敬和爱是人最大的本质特征。因此,无论是事生还是事死,都应该合乎礼制来尊敬父母。二是敬让。在《论语·为政》里子夏问孝中:“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1]敬让,不是简单地看父母脸色行事,也不是简单地把酒食让父母先吃,而是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能保持对父母的恭敬和谦让。不趋于表面,而在实际中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这种敬让,才能称得上是一种孝。否则的话,就会“曾是以为孝乎”?三是敬尊。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敬尊是“尊亲”的意思,尊重自己的亲人,这个亲人首先是父母。在《礼记·祭义》中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12]孝是有等级之分的,最大的孝是“尊亲”,即尊重自己的父母。实际上,这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相呼应,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延续下去,有传宗接代之意。如果无后的话,那么就等于是断了祖宗的香火,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尊亲”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第二等孝“弗辱”就是要为父母争光,而不是让父母替子女蒙羞。最低等的孝,也就是最基本的孝那就是赡养。这个孝已经纳入了我国的法律,在法律上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作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四是敬爱。其中敬就包含爱的意思。《孝经·天子章第二》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13]这里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对于自己的亲人要“爱”和“敬”。尽管这里所讲天子是如何践行孝,但是对于我们普通百姓同样也需要爱和敬。只是这里所讲“爱”和“敬”的范围不仅仅是限定在上层社会之内,而是进一步渗透到平常百姓家庭之中。
再次,忠,其意义比较广泛,最基本的是公而忘私、天下为公的意思。就忠的对象而言,包括忠于人、忠于己、忠于国、忠于君、忠于事、忠于业、忠于理、忠于义等等。以往,我们狭隘地以为忠就是为君尽忠,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如孙中山所说:“我们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14]在这里,我们就详而述之忠于事。在《孝经》看来忠于父母之事就是伦理意义上的忠,即专指忠于父母。那为什么我们要把忠看作孝的伦理精神实质特征之一呢?因为忠是奉献自己、公而忘私,是从爱中产生出来的,或者说忠是爱人行为的具体表现。爱人是对一己之私的超越,是一种利他主义。如果你去爱一个人,就是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帮助、爱护,甚至可以为他奉献自己的生命。试想,子女对父母之昏定晨省、冬温夏凉、嘘寒问暖、忧侍疾等诸多孝行,难道不是出于爱心吗?必然是出于爱心,这就与“孝慈则忠”“移孝作忠”不谋而合了。
最后,顺,也是孝的伦理精神实质之一。如果说敬和忠是爱的实践和确证的话,那么,顺则是对爱的落实和贯彻。事实上,顺最基本的解释是顺从、无违的意思,这不仅要承父母之志,而且又要对长辈、兄长有所敬顺。正如《孝经·士章第五》中所说的:“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长”。接下来,在《论语》这部典籍中有大量的篇幅来论证“顺”,例如《论语·为政》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15]在孟懿子问孝于孔子的过程中,仅仅“无违”二字就阐述了孝的具体内涵。什么是“无违”呢?无违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就是顺从的意思。《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认为凡事我们都应该对父母心存恭敬之心,哪怕是父母有什么过失,虽然要进行适当的谏言,但也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这才能称之为孝子。
德孝文化,其初始的含义是什么?究竟何时产生?在历史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从时空的角度去考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德孝文化是不同的。
据《史记》记载,最早孝的出现,应该是五帝本纪中关于“舜帝”的传记。在《史记》中,尧帝在位七十,老觉得治理国家力不从心,希望由个贤能者来继承自己的帝位,就在大臣中征求意见,这时有人举荐舜,理由如下:“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蒸蒸治,不至奸。”意思是说,舜的父亲不讲德义,他的母亲不讲忠信,他的弟弟狂傲无礼;但他仍能凭借孝顺、友爱和他们相处,能温厚善良地感化他们而不和他们冲突。尧的禅让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舜的孝感天动地。尽管亲人想谋害自己,但是他依然用孝心和友爱去感化他们,这不仅是在当时的情形难以做到的,就是放在当代社会都很难出现。因此,从舜掌管天下开始,也就是德孝的萌芽。而德孝真正的形成还是在周代,其最原始的意思是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在周代,孝的具体表现是祭祀神灵、敬祖配天的一些宗教仪式。在祭祀方面《孝经·圣治章第九》中有:“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在周代,周公付诸周成王摄政,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祭祀制度,尤其是他提出“以父配天”,推崇孝来祭敬天,所以才有“以祖配天”之礼。
到了先秦时期,德孝由原先的宗教意义演变成为纯粹伦理的意义了。这个工作主要是由孔子完成的,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对周礼进行了改造,形成比较规范的礼制。在《论语》的为政篇中有大量关于孝的对话。例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为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孔子以后的儒学中,曾子、孟子、荀子是其主要的代表之一。尽管他们的核心思想仍然是“仁”,但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曾子主“孝”,孟子“性善论”、荀子“隆礼重法”,其中曾子关于孝的思想,开创了儒家孝的先河。据史料《礼记》中记载,关于曾子思想的著作就有十多篇,例如《曾子立事》《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曾子制言》《曾子病》《曾子天圆》等等。而儒家德孝理论真正的完成标志是著书立说《孝经》的出现。《孝经》最大的特点是将孝的思想政治化、神秘化,它把孝分为五等,分别是: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其中,与以往不同的是,《孝经》明确天子关于孝的规范,而诸侯、卿大夫、士是孝于君主的内容。自始至终,孝都贯穿着社会的整个阶层,所以,各个阶层将孝综合讨论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始无终,而患不能及,未之有也。”而对孝的理解,曾子认为它是人的情感自然流露,而人则是天地之精华。
至汉代,德孝进一步升华,汉代在中国历朝代中“以孝治天下”而闻名,同时也把孝作为治国安民的理论。孝的思想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建立了以德孝为核心的社会秩序。但自从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把德孝理论推向了高潮,甚至将德孝转化为封建统治者的手段,将德孝以政治化、片面化了。最具有典型的是,到了东汉时期,“谶纬”迷信的出现与兴起,将宗教与经学相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德孝”观念。在《白虎通义·五行》中:“子顺父,臣顺君,妻顺夫何法?法地顺天也。男不离父何法?法火不离木也。”由于《白虎通义》一书的出现,谶纬迷信得到了合法的地位,所以与德孝相结合的话就免不了带有神秘色彩,这样德孝往往就被片面化。但总的来说,“汉以孝治天下”,德孝精神伦理始终渗透在其统治的政策之中。
魏晋时期,玄学的兴起,尽管使儒学的发展受到了抑制,但是总体上来说,在其文化上还是比较重视孝,在魏晋一些史书中,就提到很多关于孝的著作,例如《孝义传》《孝行传》《孝友传》等等。具体而言,在三国时期,魏明帝下诏尊奉其祖(武皇帝)父(文皇帝),是为了“崇孝重本”。吴大帝孙权在忠孝问题上却是有新的说法,他提倡孝亲,认为三无改父之道的古制是不能改变的。而西晋更进一步提倡孝,与汉一脉相承的是“以孝治天下”。西晋的帝王非常重视“孝亲敬老”,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统治地位。到了元宋明清时期,德孝理论被统治者极其的重视。原因在于: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需要一个思想来巩固其统治,所以需要将儒家的“三纲五常”纳入统治的秩序之中,后来在宋代形成了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宋明理学。而明代则是出现大量的带有孝的庙号或陵名。例如“孝陵”“孝宗”“孝康”等等。
到近代中国,不少的仁人志士开始怀疑批判封建家族制度和儒家思想。尤其是在五四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思想,儒家传统的德孝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更有人认为“三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是一种愚孝。而现代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学术思想和流派,他们以续接儒家道统为己任,力图发展和弘扬儒学并吸入西学,对儒家的德孝再次进行改造和创新,他们就是“新儒家”。其中最为主要的代表是梁漱溟、马浮、冯友兰、唐君毅、熊十力、牟宗三等等。
总之,纵观德孝之历史演变,不难发现,德孝作为家族社会的精神基础,一方面要维护家族的稳定,另一方面又被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服务。因此,德孝在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如今,德孝观念在受到批判的同时,又需要重建。在21世纪到来之际,如何以批判和继承的态度对待德孝,这是我们当代人仍然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德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的核心内容,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既离不开崇德向善的风气,又离不开家风的建设。在家风的建设中,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孝”为伦理本位的思想,用家中的“孝”来扩展到为国尽忠,最后升华到“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所以,德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命脉,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古典的方法去研究德孝文化,本文在选择研究方法上可以说是一大创新。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时候只涉及对孝的研究,而德孝的研究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伦理之德孝的空白。尽管本文是研究德孝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演变中,重点落在孝上面,但是找到了一条可以让孝通向德的大道,释放出“孝”与“德”的张力。其张力主要表现在:孝是如何成为德之本的原因。在这一点笔者可是煞费苦心,终于找到了几点原因。但总的来说,考证的也不够全面,还望有更多学者指正。在对德孝文化发展及其历史演变的研究中,本文主要采用了以时间的线索对德孝文化演变的综述,唯一能算作对德孝进行深入研究的是,对于德孝文化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批判亦或继承,取其精华抑或去其糟粕,提出要重建德孝文化,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要重构德孝文化,不是完全以古典的方法去建构,而是在古典研究方法上,建构出符合我们当代人所需求的德孝文化,即出于古典又回到古典的方法。否则的话本文就毫无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当代的德孝文化,尤其是以“德孝”闻名的运城市,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德孝文化深入到每个市民的心中,是值得我们当代学者去研究的。
[1] 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51、239.
[2] 司马迁.史记[M].韩兆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7.
[3] 班固.白虎通义[M].晓梦,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34.
[4] 邢昺疏,李隆基.孝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9.
[5] 朱熹.四书五经·论语集注(第一卷)[M].北京:中国书店,2011:1-44.
[6] 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之道德形而上学奠基[M].李秋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07.
[7] 骆承烈.历代孝亲敬老诏令律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8] 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693.
[9] 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90.
[10] 肖忠群.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
[12] 罗国杰.孝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J].新著评介,2003,(3).
[13] 王毅鸣,杨欣.以德孝文化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內生力[J].前进报刊,2014.
[14] 马艳.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D].延边大学,2005.
[15] 张恒玮.基于德孝文化的运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责任编辑:崔家善〕
2017-07-25
钟纯(1990- ),男,湖南株洲人,硕士,从事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D648
A
1000-8284(2017)08-0030-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钟纯.论中华传统之德孝文化[J].知与行,2017,(8):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