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和供应机制的思考

2017-01-25 01:25:55邵春浩陈利军
中国民政 2017年23期
关键词:生产型救灾储备

◎邵春浩 陈利军

关于完善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和供应机制的思考

◎邵春浩 陈利军

为加强和完善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和供应能力,解决救灾物资储备数量不足、种类不全问题,达到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目的,山东省威海市防灾减灾中心结合实际,探索分析威海市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和供应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现状

按市委、市政府部署,坚持未雨绸缪和防大灾、救大灾的理念,2014年10月,市民政局按民政部《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规划建设了新的救灾物资储备库,按照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紧急转移安置10000人的标准,储备了生活类、防护类救灾应急物资和救灾装备、设备等。同时,根据救灾安置实际需要,与相关公司签订了《抢险救灾物资储备供应协议》,协议储备物资主要包括装备类、食品类、被服类和日常生活用品等。

二、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和供应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择协议企业渠道狭窄。由于销售型企业的产品相对直观,质量、数量、种类相对容易掌握,调运时比较快捷,所以政府在选择社会化储备协议企业时,大部分局限于销售型企业。而生产型企业,受库存量、政府采购条款和产品种类的制约,造成在选择社会化储备企业时大都以销售型企业为主,生产型企业较少,导致选择协议渠道狭窄。

二是对协议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欠缺。当前,很多生产型企业,为了不挤压和占用过多的生产资金,通常是按订单进行生产和销售,很少进行计划外储备生产。但经协商与政府达成协议的生产型企业进行社会化储备救灾物资时,势必进行大量的计划外生产并按政府要求进行储备,救灾物资储备量之大,会严重超出企业正常的生产和销售流转量。

三是救灾物资储备种类不能互补。各地市都是按标准采购、储备了棉被褥等主要储备物资,而广场灯等救灾保障物资储备的种类、数量不足,市和区(县)储备的救灾物资不能形成互补,给救灾保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和困难。

四是缺少与供应商的物资折旧回收机制。储备的救灾物资报废处理,报废后需重新筹措资金按储备标准购买救灾物资。这样既增加了救灾物资储备不必要的工作量,又不利于节省救灾物资购买资金。

三、探索完善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和供应的有效措施

一是拓宽选择协议企业渠道。在选择协议企业时应既选择销售型企业,又要选择生产型企业。另外,可结合社会化储备实际,采取特事特办的方法,选择距离近、协调沟通便捷的当地中标企业,方便灾情突发时应急救灾物资的调运和平时对救灾物资的维护保养以及折旧回收。

二是结合实际制订协议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应及时完善对协议储备救灾物资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其在参与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的同时,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其次,应在政策、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制订有法可依、切实可行的约束、惩罚管理机制,保证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健康发展。

三是按地区实际需要分级储备救灾物资。市级物资储备库应对日常生活类物资储备充足,各市区(县)应多储备相应的应急保障物资,使市级和区(县)级储备的救灾物资和救灾应急保障装备形成互补、有机结合,解决应急救灾时主要储备物资充足而应急保障物资紧缺的问题。

四是建立与供应商的物资折旧回收机制。在招标购买救灾物资时应提出折旧回收救灾物资的特项条款,要求供应商对本公司供应储备的可售救灾物资在达到只有两年保质期限时,应将物资折旧收回,进行市场再销售。

总之,积极完善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和供应机制,是提高灾害应急救援救助能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措施,各级职能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使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和供应机制法制化、规范化,并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综合能力。

山东省威海市防灾减灾中心)

猜你喜欢
生产型救灾储备
航母救灾
环球时报(2023-02-25)2023-02-25 19:14:34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五种类型的爱,只有一种是好的
青年文摘(2020年3期)2020-12-22 15:16:18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水上消防(2020年3期)2020-07-25 02:36:26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20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支点(2017年3期)2017-03-29 08:31:38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河北水利(2016年8期)2017-01-13 12:39:00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生产型喷墨数字印刷机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