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寄寒
谢晋导演一直是共和国成立后的电影代表人物之一,谢晋的电影代表了一个时代。
九十年代,春节刚过,春寒料峭的一日,得知著名导演谢晋来我故乡周庄拍摄电视《鸳鸯错配钱秀才》的消息,让我欣喜若狂。谢导的摄制组与我联系后,我把他们全体摄制人员安排在南湖招待所,由于设施的简单、房屋的简陋,无法为谢导提供舒适的单间,深为遗憾。
一日下午,我刚离开南湖招待所,就在门口巧遇了我心中崇拜的大导演谢晋,我立刻向他自我介绍,他热情地与我握手,向我简单介绍拍摄内容。我向他表示歉意说,房间条件太差,请多包涵。谢导笑着对我说,我们拍摄《牧马人》《芙蓉镇》的条件更不用说了,我们已经习惯了。
我把谢晋导演让进了为他准备的一间简陋的小房间,两个人坐下来。谢导对我说,这次正好拍摄电影《清凉寺钟声》在上海整休,我就带了一班吕凉、何晴、徐松子等精干人马来周庄拍摄根据《三言两拍》改编的电视《鸳鸯错配钱秀才》,拍摄期间需要得到你的支持。
一个雨后乍晴的早晨,摄制组在周庄最热闹的富安桥堍拍摄一个打群架的场面,我帮谢导在当地的一所电视中专物色一批师生充当群众演员,拍摄开始在副导宋宁奇的电喇叭指挥下拍摄一个又一个镜头。
谢晋导演步履匆匆赶到拍摄现场,忽然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谢晋……谢晋……”。于是,围观者把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在谢导身上:谢导一身羽绒服,端坐在富安桥一隅的一只帆布小靠椅里神情专致地看着监视器里的镜头,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站起来说这说那,那大导演的风度,一双睿智的眼睛闪烁着艺术的光芒。
忽然一个胖子群众演员一副哭脸对谢导说,他们怎么可以真的打我?谢导笑着说,这才叫真实哎!远处传来一阵半导机里的声音。谢导问我,哪里传来的声音。我立刻循声而去,原来桥堍下一家小商店店主说,两面交通阻塞,影响他的营业。我对他说,你把录音机先关掉,营业损失待拍摄好后我会统一处理的,店主立刻关了录音机。宋副导演对我说,我们谢导在美国拍电影,美国政府派了六百名警察保护他哩。
拍摄间隙,我和谢导聊了起来。他说,为了这部片子我们去了苏州附近的几个古镇,都不理想,只有周庄最理想,你们这个古镇,就像我们拍电影的天然摄影棚。
下午阳光灿烂,春暖洋洋,摄制组在双桥拍摄迎亲船的镜头,隔河两岸人山人海,宋导正在拍摄两位老演员的一组船上戏。谢导坐在沿河监视器前的帆布小靠椅里,忽然站起来对宋导说,慢,感情还不够自然。谢导走近迎亲船上的演员们说戏,给两个老演员调整情绪,交换位置重拍,拍摄完毕,谢导满意地点头。
谢导回到自己座位时,发现有个老年群众演员正坐在他的帆布小靠椅里,他便一声不响默默地走开了。
“对不起,请你让一让……”摄制组的一个工作人员对那个群众演员说。
“不用让,我不累……”谢导谦和地说。
老年群众演员悄悄地走了。谢导对工作人员说:“我又不累,你干吗要去赶人家跑……”
傍晚,摄制组在南湖畔拍摄最后一组娶亲的镜头,春寒料峭,湖风一阵紧一阵,谢导和大家一样挺在刺骨的寒风里拍摄。
拍摄完毕,摄制组里的许多演员和工作人员因为难得和大导演谢晋合作,都争先恐后与谢导合影留念。
青年演员何晴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墙角的一只工具箱上。谢导主动对她说,何晴,我们合张影。何晴受宠若惊地“嚯”的一声,脱去身上那臃肿的军大衣,站在谢导身旁。摄影师把镜头对准时,何晴摆出聆听谢导在说戏的样子。
演员们轮番与谢导合影,谢导毫不厌烦。我何尝不想与谢导合影,就是没勇气开这个口。谁知谢导却对我说,你也来一张。我手足无措地站在谢导身旁,“咔嚓”一声,留下我与谢导的一个永恒的纪念。
入晚,摄制组在沈厅酒家举行关机晚宴。晚宴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我有幸被邀,深感荣幸。
一个演员站起来鼓动大家让谢导表演节目,“呼啦”一声,几个演员把谢导请到宴席中间。谢导操着一口浓重的绍兴普通话朗诵了一首诗,同时与吕凉表演了笑话,吕凉一双小眼睛正害“针眼”病,只剩下一条细纹,他还能展现由无数条笑纹构成独特而生动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笑,引得大家开怀大笑。
谢导是个性情中人,他站起来拍着胸脯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自负样子,用一口纯正的绍兴话吐出惊人之语:“天下文章数浙江,浙江文章数绍兴,绍兴文章数谢家,谢家文章数谢晋。”宴会上爆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敬爱的谢导走了多年,作为谢导生前的一个崇拜者,一个一面之缘的朋友,回忆在我的故乡周庄的短暂的相识,在我心中我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这篇小文,也算告慰天堂里的谢导,聊表我的一片诚挚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