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莎 何玉芳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起、实践及演进
罗 莎 何玉芳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起;实践;演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于当代中国的制度构建、社会治理和公民的思想及行为,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客观实践的反映,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而演进。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牢固精神纽带。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正是这个概括,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考、探索与总结。基于此,从理论角度追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源,从现实角度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从发展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进,对于更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价值观都是一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自觉汲取,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在精神实质的生动体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高度凝练。
从国家层面看,中华文化非常注重“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表述,孔子提出“使民富足”的思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这些都说明一国之基础在于百姓,只有百姓富庶安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党和国家的一切实践都要从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促进生产力变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出发,这是对中华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升华。中华文化重“和”、“合”,强调人际间交往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人与人要保持平等、和善;强调人与自然要“天人合一”,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庄子《逍遥游》是古人追求超凡脱俗的精神自由的典范,《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不应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于别人,《管子·形势解》中的“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都强调了自由、平等的思想。古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韩非子·显学》中“为政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些都强调了公正、法治的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如何加强自我修养的阐释非常多。如爱国,不乏屈原报国无门而投江、苏武牧羊、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岳飞精忠报国的史说,亦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思想,都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连接的写照;如敬业,“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彰显了敬业的担当;如诚信,《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证了诚信;如友善,《孟子·滕文公上》中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孟子·离娄下》中有“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论述了与人为善、宽厚待人、乐于助人的友善思想。
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阐述关于价值观的理论,但是其意识形态理论中却蕴含着对价值追求的理念。马克思、恩格斯最大的价值追求就是构建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人人可以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为了构建这样的一种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运用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极端自私自利、拜金主义,以及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所诱发的民主和自由等价值被资产阶级所蒙蔽、践踏等不合理经济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依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建立的国家和社会中,在依靠出卖简单劳动力、无法占有生产资料、无法获得应有劳动回报的无产阶级那里,他们为资本主义社会、为资本家生产的越多,他们本身越赤贫,即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贬值是同时发生的,人的价值被物遮蔽。一般劳动者与资本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催生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斗争,社会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都无从谈起,依靠人吃人的社会制度所创造的“繁荣”都是虚假的,依靠局部调节生产关系寻求的“和谐”的关系都是暂时的,资产阶级在从无产阶级身上榨取剩余价值的同时,也亲手为自己、为资本主义本身缔造了掘墓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想的人人自由平等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并非停留着理论上,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必须首先通过革命夺取国家政权,进而毫不懈怠地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构建全新的生产关系夯实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适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储备。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001年中共中央曾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为内容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这实际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层面,即公民个人应遵循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实际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个层面,即社会发展应追求的共有价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方向,这实际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层面,即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党的重要文献中都有出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对不同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概括、提炼和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贵在践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一定的制度提供支撑和保障,需要将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需要与公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养成紧密契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增进全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国家制度建构,以制度的力量更好的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论认为,价值观念的形成或改变只能依靠和经过现实环境中的实践中介来完成,且“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这也就是说,人的价值取向归根结底是由自身的利益取向所决定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人们价值观念得以形成的现实生活和利益基础。反之,可能会走入唯心主义的误区,而难以从根本上影响和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
加强制度建构增进人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是要将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国家制度中,使其被确立为国家制度建构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在国家的顶层设计中,体现在体制机制的运行中。具体来讲,应将核心价值观嵌入和落实于包括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一系列关涉民生福祉的国家制度之中,建立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利益协调和导向机制、利益补偿和保障机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制度设计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同时,应建立相关监督、考核、评价、反馈、问责及惩罚机制,使制度落实与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符合。通过制度机制建设和运行,使全社会劳动者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价值观念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背景下,我国逐渐进入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发展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社会结构不断分化,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必须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积极地引导社会实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2013 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体人民多元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将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与加强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才能不断实现对新的社会价值秩序的整合,才能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整合多元的价值观、增进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认同,从而使一种普遍的、共同的、向上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在全社会得到认同和践行,实现社会治理的不断创新、社会的持久和谐稳定。在加强社会治理进程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标是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达、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公民层面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就是要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多种途径的舆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等,努力使价值观社会化、日常化、生活化、大众化,使价值观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情感,使价值观同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紧密联系,成为公民的行为准则,体现在每一个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之中,成为公民坚持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维护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行为指南。
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使真心拥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使始终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敬业精神,使诚实劳动、尊信守诺、诚恳待人的诚信理念,使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扶正扬善、扶危济困、和睦友好和敬老孝亲等品质践行于生活实际,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个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处处受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个人崇高人格和整体民族精神品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5]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物质生产生活实践的科学指南。同时,它作为一种价值理论,需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推进而不断创新和演进。
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党执政的一大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新时期国家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建设、公民如何实践的价值表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创新和演进的。因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属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理论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从宏观上回答了国家、社会、公民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建设和发展的问题,但是还需要更具体、更深入、更系统地从理论上回答国家社会公民应当怎样做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我们继续研究和持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客观存在的新的价值属性的性质和内容的过程,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凝练,所收获的理论成果将会不断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建设、公民培育理论,进而更好地引领实践。
在唯物史观看来,价值观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形成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传统基础之上,是人们对客观价值的主观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于我国人民物质生产生活实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实施,积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优化,这些成就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阐释。
唯物史观不仅强调价值观对客观实践的反映,也同样强调价值观对客观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且价值观会随着客观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习近平同志曾在中央党校指出,所有价值观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不是抽象的,都是有具体的社会政治内容的,也是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历史条件、作用范围及发展方向有清醒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凝聚全体人民价值共识、激发社会发展动能、化解主要矛盾,促进经济社会朝着民族复兴的方向发展。
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我们需要面对许多更加现实的问题。当前,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以更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当生产力、创造力和社会活力迸发的闸门打开之后,如何让这喷薄的洪流奔涌向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既定的渠道?如何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如何使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就需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推进这些改革的进程中,势必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时代关切,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回应。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准确的回应现实问题时,当实践催生新的价值元素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需要继续完善,而它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演进的过程。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它随着文化的传播而传播,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四种文化的发展而演进:
第一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文化中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髓会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意蕴,也会使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二种是中国主流社会文化,我国当前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其中蕴藏着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精神文化。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通过激发和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能够使中国人民的价值理念同国家、社会倡导的价值理念同频共振,能够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内涵。
第三种可以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进的文化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它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这其中必定有可以腐蚀人们精神世界的迷信、愚昧、颓废色彩的,假恶丑的庸俗落后文化,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庸俗落后文化背后的不良价值观进行批判和贬斥。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规范切实融入积极的大众文化时,就会广泛地引领社会思潮,而当积极的、进步的社会思潮产生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第四种是世界优秀文化,世界优秀文化反映了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我们要以广阔的视野、开阔的胸怀、务实的态度、探索的精神、自信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与对话,做到洋为中用、辩证取舍、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大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精心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境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时,必须警惕西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思潮,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辨别这些错误思潮的本质,严防错误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透。
综上,追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如何培育和践行,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5]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3-6.
2017-08-22
北京交通大学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资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态度研究”(L13JB00120);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L17SK00010)
罗莎,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何玉芳,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D64
A
1008-5955(2017)03-0005-04
周建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