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虎林
在春天里培育适于创新的“沃土”
—— 学习尹家绪董事长《春天里,创新正当时》
■ 杨虎林
正如尹家绪董事长文章所言,“早春,是孕育生机的时节,是推陈出新的季节,它象征着活力、创造力、生命力。”春天是播种梦想和希望的时节,是翻“沃土”、施肥料、选“良种”、择“好苗”的季节。春天与沃土、肥料、良种、好苗,加之辛勤耕耘、风调雨顺,构成了完整的创新价值链条,带来的是仓廪的充实、丰收的喜悦。
在新春伊始研读尹董事长的文章,并以文章蕴涵的新理念谋划全年的工作,已成为广大兵工人的一种习惯。《春天里,创新正当时》一脉相承并升华着前三篇文章的改革创新精神,创新发展意识、改革求变意识、市场竞争意识、问题危机意识更加强烈,提出的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更具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引人共鸣、催人奋进。
正如尹家绪董事长文章所言,“早春,是孕育生机的时节,是推陈出新的季节,它象征着活力、创造力、生命力。”春天是播种梦想和希望的时节,是翻“沃土”、施肥料、选“良种”、择“好苗”的季节。春天与沃土、肥料、良种、好苗,加之辛勤耕耘、风调雨顺,构成了完整的创新价值链条,带来的是仓廪的充实、丰收的喜悦。
如果说科技创新产品就像是一朵朵艳丽鲜花,那么包括科技人才、技术数据、测试检验平台无疑是培育它的肥沃土壤。长期以来,军品科研项目多为“型号牵引型”的短、平、快科研模式,部分科研人员承担项目多,只想快速生成“空气铁兰”,难以腾出时间、静下心来积累技术数据、升华有益经验,导致科研项目实物成果带不出学术理论成就,项目投入多,而产品标准、技术规范、学术论文少,科研学术成果的辐射溢出效应不明显,经验共享效果不突出,抑制了组织的持续创新能力。其次是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对科研激励政策认识有偏差,有的科技人员热衷于搞科研、挂项目,不愿意从事基础技术如理化分析、微观检测以及生产工艺、科技情报等“冷板凳”工作,也不想在基础技术理论研究方面耐寂寞下苦功,导致基础理论和作用机理研究薄弱,生产试制、测试检验技术平台不完善,部分科研创新项目无法深耕细作、跟进拓展、成果转化、产业化创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开出的“良方”就是要靠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体制机制,靠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变革,就是落实集团公司新出台的“科技创新改革指导意见20条”,按市场竞争的要求,围绕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改革,把优质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的链条环节,为科技创新培土、施肥、拔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不是凭空而起的,开展科研创新也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及其技术作沃土。综观科技发展史,一些重大发现、发明往往都是从事基础工作的人物完成的。爱因斯坦写狭义相对论的时候,只是专利局的一个小职员;莱特兄弟是修理自行车的,却发明了飞机;坦克的发明者斯文顿中校只是一个军队秘书。可见,创新是基础技术长期积累的自然“溢出”。相对顶层工作的荣耀和实惠,基础工作往往是边缘性的繁杂“小事”,难见直接效益,往往“默默无闻”,甚至被认为是“没人看得见,出力不讨好”,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创新所必要的支撑。重视基础技术工作,就要深刻领会尹董事长提出的科研人员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和毅力,捺得住浮躁、耐得住寂寞,经历“十年不鸣”后,争取一鸣惊人。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容错之度、容人之量,营造涵养包容“十年不鸣”的静谧创新环境,用更加宽容的心态对待失败、以更加客观的态度评判失败。要深刻认识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要知道企业创新发展的“大厦”愈加宏伟,基础工作愈加不可缺失、愈加关键和重要。众所周知,任何产品都经历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一个产品只能维持企业一段时期的运营,即使是军品也不例外。而肥沃的创新土壤能培育、衍生出好多新技术、新产品。只要我们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改革指导意见20条”,一定能耕耘出温热、肥沃的土壤,让兵器新科技的种子生根、发芽,绽放出朵朵耀眼繁花,成就兵器新产品的百花争艳、春色满园。
(作者单位:特能集团晋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