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017-01-24 19:49荣文丽赵孝龙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道路历史

荣文丽 赵孝龙

(1.北京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2.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872)

【文化视点】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荣文丽1赵孝龙2

(1.北京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2.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872)

不忘初心,文化自信根植于历史实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历史的选择。继续前进,文化自信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动力、政治改革的生命力、是中国和平外交和构建中国话语权的体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未来发展的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历史;未来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历史的选择,是未来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不忘初心:文化自信根植于历史实践

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选择的道路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这其中既有古代辉煌的传统文化,又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面对苦难而奋起抗争中创建的革命文化,也有在新中国建立、发展和改革中创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因素共同构筑了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族奋力向前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一直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也遭遇到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全面冲击。

面对巨大的社会冲突,一些爱国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大国”的梦幻中惊醒,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反思与探索。他们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就是从中西文化对比、交融开始的。从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广泛搜集中外文献资料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救国主张的魏源,到19世纪60年代,清朝洋务派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看到西方船坚炮利的优势,掀起了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运动,中国人从此无奈的抛下对西方科学技术 “奇技淫巧”的偏见,被动的走上了一条学习西方的道路。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探索,是中国人参照西方的发展模式、在中西文化对比的基础上寻求中国发展道路的尝试,其中既包含西方文化传播的因素,也有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否定和反思。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曾经一度彻底否定自身文化,完全按照西方学习,却没有走独立富强之路,历史证明,传统的西方文化价值观解决不了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大国的独立安全与发展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寻找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以及价值体系以外新的方法和新的道路。最终,中国还是从自身国情出发,结合中国自身文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选择了通向成功的道路。毛泽东在1949年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2]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入侵,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比较、交流和融合中,逐渐产生了文化觉醒和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并构建了自身的价值体系。这是不断思考,融合,并形成自身文化自觉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地打破旧有状态,在持续向外开放的过程中汲取新鲜有益的质素,从而完成对自我的超越。不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是崇洋媚外、亦步亦趋,而是根植于自身历史的文化,才最终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胜利。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完成彻底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探索出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尽快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是党和人民政府的当务之急。面对以美苏两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对抗的国际环境,中国国家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在国内迫切改变落后状态,国际上受到威胁的环境下,中国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实行赶超战略。确保国家拥有强大的资源动员和配置能力,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了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有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了探索这条道路,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命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虽然历经挫折,但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门类,奠定了大国发展的工业基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通过30多年的奋斗,经济规模增长了18倍,4亿多人脱贫,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新中国的历史实践是阐释中国道路、确立中国话语权,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新中国发展强盛的根本原因是在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也积累了宝贵经验。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前瞻性特征的先进文化。

文化的思考一直是各个时代的主题和根基,是一个传承、创新的过程。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文化自大、文化怀疑、文化自觉、直到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植于历史发展实践中,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践,更好地把握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二、继续前进:文化自信是前进的动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保持对文化的思考,从文化中汲取自信,才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3]文化自信是前进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复兴中华文化,保持文化先进性和生命力,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中国人的“自信力”也随之上升。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上层建筑”也会反作用于 “经济基础”,甚至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历史一次次证明,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只有以先进理论和先进文化为导向,才能攻克危机,开拓新路,夺取胜利。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信,如果失去建设自身文化的领导权,中华民族的有机体就被抽去了“精气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无法最终实现。

文化自信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思熟虑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高瞻远瞩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当今是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面对日益多元的社会阶层、错综复杂的利益板结、普遍焦虑的社会心态,凝聚起对改革的社会共识尤为重要和迫切,文化自信的提出的可以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文化自信是政治改革的生命力。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政治改革同样地要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和中国自己的历史传统分不开。中国社会有着与西方社会迥然不同的文化传统,这是推动政治改革的出发点。鉴于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中国政治改革不应该一味地适应西方文化影响产生的政治制度,应摆脱西方僵化的政治话语束缚,特别是所谓“民主与专制”话语的束缚。中国政治改革应该是结合自己的文化传统,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民情,使老百姓有更多的政治参与感和认同感,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政治制度的社会行为。

文化自信是中国和平外交和构建中国话语权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和理论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庸、和谐、内敛。对外的主导思想同样秉承一个“和”字,与邻为善、和谐相处是中国基本的对外政策。当今,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以“和谐”为主基调,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打造国际交往准则。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此外,在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下,坚持中国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打破西方学术话语霸权、通过建立自身的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临的重大而迫切的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在谈到国家治理体系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1]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EB/OL].[2016-07-01].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2016-05-18].http://news.xinhuanet. com/2016-05/18/c_1118891128.htm.

责任编辑:任芃朴

D61

A

1009-0169(2017)01-0035-03

本文为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骨干教师专项课题(2015-jyb-qnjszx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荣文丽(1984-),女,河南安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主要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赵孝龙(1981-),男,山东青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史研究。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道路历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