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建筑形式与特色

2017-01-24 15:51:38丁艳飞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5期
关键词:避暑山庄园林形式

丁艳飞

(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河北 承德 067000)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建筑形式与特色

丁艳飞

(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河北 承德 067000)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佛塔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达到了至美天成的艺术境界,是中华民族建园艺术的结晶。文章仅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形式、建筑特色与建筑风格等方面简要做以介绍。

避暑山庄;外八庙;古典园林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佛塔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的建筑形式以及浑然天成的建筑特色,在历史、文化及艺术方面具有极高的成就和代表性。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园林艺术,融合南北风格,以天然山水和人文建筑相结合表现自然美,在中国园林里别具一格。

一、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不论皇帝为明君还是昏君,都或多或少地巡查各地、体恤民情或是游山玩水。清朝时期,由于其独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历史背景,尤其以康熙、乾隆的巡幸为甚。可以说皇帝的巡幸活动直接促使了以避暑山庄为代表的行宫园林的建造。

然而,在分析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内涵时,不仅需要发现其建造的直接诱因,更为主要的是在当时独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历史背景下,挖掘避暑山庄建造的根本原因:第一,在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初期,国内形势由于历经战乱和动荡,国家还未完全统一,以蒙古部落为代表的清朝盟军叛乱频起以及三藩之乱的发生,国内形势未完全安定。第二,除了国内形势的困扰,还加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沙俄在清朝边境不断进行骚扰,甚至发展到一步步蚕食清朝的领土。第三,由于受到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困扰,清朝通过设置木兰围场、皇帝亲自巡幸、举办军事活动等方式笼络以蒙古部落为代表的边境势力,逐步实现边境军事力量的整齐划一。

修建以外八庙为代表的佛塔主要是对巡幸活动和木兰秋狝军事活动的补充,即从宗教和文化两个方面进一步团结蒙古势力,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因此,不管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筑形式分析

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整体建筑形式来看,避暑山庄及其附属建筑物主要包括亭、楼、榭、台等,并在传统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使之与传统园林(如江南园林等)相比更具有时代特色与时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符号。外八庙及其附属建筑物主要包括佛塔等建筑,由于清朝修建以外八庙为代表的佛塔主要是对巡幸活动和军事活动的补充。因此,总体来看其整体的建筑形式与避暑山庄及其附属建筑物相呼应,但又由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两者具体的功能、作用、文化内涵不同又有所差异。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筑主要包括青砂石、红砂石、英武石、大理石、花岗岩、青白石等天然石料,大部分取自承德附近,另有部分运自云南大理、北京房山等地。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两者在建筑屋身方面是一致的。从木材的功能来看,木材主要是安装在木构梁与柱的骨架之间,起着维护、分隔空间、丰富体型和装饰美化等作用,按其实施部位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建筑屋身主要包括栏杆、斗拱、挂落、隔扇等部分。以建筑屋身中的隔扇为例,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筑形式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木质隔扇首先需要满足牢固耐用的要求,以现代观点来看,避暑山庄及外八庙首先需要在建筑质量上有较高的要求,保证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筑质量;第二,木质隔扇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时代环境下的审美要求,这与建筑质量的要求是一致的。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对于审美的要求主要从建筑屋身的选材、雕刻、建造等方面进行完善,并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木匠、漆匠来保证建筑屋身的审美要求,通过牢固耐用的质量要求以及美观大方的审美要求实现了两者的统一,这是其具有独特建筑形式的基础。

建筑屋顶在历史的演变中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六种。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建筑屋顶的设计与建造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进一步在时代背景下融合与创新。建筑屋顶主要包括天花、瓦当、滴水、屋脊等方面。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建筑屋顶中天花的设计与建造同样体现出独特的建筑形式,进一步地,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又由于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清朝政治、军事、文化战略所形成的。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瓦当、滴水细部的造型千姿百态,既是绘画、工艺、雕刻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艺术。瓦的制作方法大致是,将黏土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要求放在不同的木制模子里成形,避免阳光直晒,使其风干,然后放进窑里烧制而成。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瓦当与建筑屋身类似,都存在两方面的要求,即在保证建筑质量、具有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要求具有相当的建筑美,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和内涵的同时融合时代特色,从而使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筑形式别具一格,凸显其特色。

三、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筑特色与风格

气势恢宏、彰显皇家典范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最为直观的建筑特色与风格。从占地面积、建筑形式、建筑数量三个方面来看,其他传统园林都难以与避暑山庄相比。根据资料,避暑山庄的总面积达 8460 亩,比北京颐和园大一倍,是北海公园的八倍。除了占地面积之大外,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筑形式和数量同样彰显出气势恢宏的气势,其对建筑材料的考究是其他传统园林所不能及的,建筑形式的种类繁多也突破了传统园林内部建筑形式的数量。因此,仅从建筑的“质”和“量”这两方面来说,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有气势恢宏、彰显皇家典范的特色与风格。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从选址上来看,囊括了山峰、沟谷、平原、河流、湖泊等地形,独一无二。因此,清朝建造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不仅要求其气势恢宏,更主要的是达到其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战略目的。在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建造另一方面的体现为通过园林囊括国家的河山,以此彰显出清朝的强大实力,同样凸显出清朝不仅有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建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清朝有征服边境部落,稳定边境的能力,同时体现清朝地大物博、国库充盈等现状,让蒙古部落看到清朝的富庶与辽阔。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内部建筑特色与风格的分析同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由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一方面保留了传统园林的许多特点,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融合各民族、各种文化甚至是宗教思想的精华,使之与时代环境所适应,满足了各族人民对于建筑风格的要求。所处独特的地形地貌,更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各种形式的建筑风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自然为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独特建筑特色与风格所做的铺垫。第二,内部建筑特色与风格另一方面的体现为风格的多样性与巧妙性。多样性具体是指建筑形式、建筑类型、建筑内涵等方面与众不同,类型多样。然而,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内部建筑特色与风格更值得关注的是巧妙性。避暑山庄内的一些风景建筑不仅作为山庄整体的一部分,进入其中还是一个独立的小园林,可谓园中有园,景中有景。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内部的建筑特色与风格无不体现着推陈出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指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第二,是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蕴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中的形式创造。不论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整体构造来看还是从其内部细节来看,避暑山庄及外八庙都当之无愧可以称为继承传统。具体而言,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园林建筑的思想或哲学,体现在对自然、社会、民族、文化等方面充分的理解,并从中汲取精华部分纳入到具体的建筑中去。另一方面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更在具体的建筑细节、材料运用、雕刻纹饰、风格特点等方面继承传统,避暑山庄及外八庙之所以成为古典园林的典范,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并未脱离传统建筑文化的灵魂,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正是保留了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价值才能如此之高。

四、结语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集我国造园艺术之大成,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帝王宫殿与皇家苑囿相结合的典范,集我国北方园林雄奇浑厚、古朴幽深和南方园林典雅和谐,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于一身,达到了至美天成的艺术境界,是中华民族建园艺术的结晶。

[1]庞春雨.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J].兰台世界,2013(1):113-114.

[2]王晖.承德外八庙的建筑风格与旅游价值[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120.

[3]缪革新.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建筑设计风格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4):315.

[4]于佩琴.承德外八庙建筑风格及其象征意义[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12-14.

[5]陈长文,金开诚.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6]陈金元.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7]胡允桓.世界遗产之旅皇宫御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K928.71

A

猜你喜欢
避暑山庄园林形式
清代园林初探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北京 避暑山庄里的烟波致爽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20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34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避暑山庄”